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抢抓战略机遇 增强极核功能

2020-07-22 08:56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7月15日召开的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谋划的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决策,为成都全面增强极核功能和探索新时代城市发展路径赋予了重大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成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区域发展大局的使命担当,是全面做强极核功能、提升城市位势能级的战略支撑,也是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塑造可持续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处理好“增长极”与“动力源”的关系。“增长极”以集聚效应为主,“动力源”以扩散效应为主。先集聚后扩散符合一般的中心城市发展规律,当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之后,其效应由集聚为主变成扩散为主,其功能由增长极转变为动力源。要在提升成渝“双核”中心城市集聚水平的同时促进扩散效应的充分发挥。通过提升开放水平、建设经济中心等促进投资和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来培育增长极;通过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等提升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覆盖能力,促进“增长极”向“动力源”演化。

处理好“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行政区”和“经济区”是两种不同的区域划分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为了实现效率最大化催生出了跨行政区配置的需求,但现实中地区之间政策标准各有差异,影响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是经济区内政府间为了适应市场一体化发展大势,在不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前提下,让渡一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形成维护共同利益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要加快破除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和政策性问题,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高效流动、高效配置。

处理好“极核城市”与“腹地城市”的关系。极核是区域经济格局和城市空间体系发展演化的结果,极核与腹地构成对立统一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成渝“双核”而言,是扩展经济腹地、重塑经济地理的重大机遇;对腹地城市而言,能够充分利用极核城市人才、技术、资金等溢出效应,共享极核城市发展环境、政策、资源和平台。极核城市及腹地城市应明确各自功能和定位,通过功能分工与互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通过一体化建设、同城化建设提升极核城市和腹地城市之间的联系水平;通过发挥极核辐射作用、聚合作用、平台作用和枢纽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是存量条件下不同主体之间的必然关系,“合作”则是增量条件下不同主体之间的最佳选择。当前阶段成渝地区“竞争大于合作”。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通过“适度竞争”与“有效合作”实现“正和博弈”成为区域经济竞争和发展的主流趋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升城市间的产业协作水平,通过市场一体化建设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规模效应和关联效应增进各方主体利益。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经验表明,区域间交通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市场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以及竞争机制激发微观主体的积极性,优化产业布局和提升竞争力水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使“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调配合。政府应重点做好顶层设计,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打造产业生态圈,营造产业发展所需软硬环境,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引导产业遵循市场规律集中与集聚发展。同时还要提前谋划,通过优化现有空间、开拓新的空间提升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承载力。

以“五大重点”领域为抓手

营城聚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一是遵循公园建设管理客观规律,鼓励社会参与,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为核心,合理规划布局功能完备、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公园体系;二是优化低碳出行方式,增加公交和非机动车专用路权分配,制定分区差别化静态交通政策,完善“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三是推动新型社区建设,构建“社区-街区-地块-建筑”空间尺度管控策略,打造满足特定人群行为方式和价值选择的社区场景;四是根据人们生活偏好和行为轨迹,差异化布局商务中心、文体中心、高端住宅等,优化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布局,保障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公平性与合理协调,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大力推进东进,促进成渝轴线地区融合发展。一是沿沱江流域绿色发展轴和成渝南线,重点加强与资阳、自贡、内江、泸州在临空经济互动发展、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工业转型升级、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等领域分工合作,共同推动以成都东部新区为引领,泸州、资阳、内江等区域城市融合发展的沿沱江流域城市“隆起带”。二是沿成渝北线及中线,推动汽摩制造及配件、轻纺食品等产业向遂宁、南充、广安构成的南遂广城镇密集区疏解,推动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与遂宁、南充等地的通用机场在航空物流、航空旅游等领域的互动合作;同时,加密高速路网,发展陆上通道经济,推动沿线城市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承接成都相关产业疏解的能力。

共建西部科学城,提升创新策源功能。一是以成都科学城、重庆科学城和绵阳科技城为核心,打造创新金三角,以服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中心,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二是依托成都科学城、高新区等核心载体,突出极核原始创新、应用创新能力提升,引领推动原始创新-应用创新-成果转化科学布局,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新生态链;三是坚持“一核四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市发展需求,围绕创新链前端“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动成渝双城联合用力,共建跨区域创新生态链和产业发展载体,共营产业联动发展生态,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以都市圈建设做强成都极核。一是推动以通勤化为目标的交通互联。加快推动高铁公交化改造,开工建设市域铁路;持续加密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密度,清理和打通断头路;强化德阳、眉山、资阳与天府国际机场的交通连接,将成都铁路口岸服务扩大至都市圈范围。二是依托成都东部新区、天府新区和金青新“一带一路”大港区建设,协同打造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和成德临港产业协作带,共同做大产业规模。三是逐步推进公共服务同城化。按照“统一办理、逐步对标”原则,逐步实现成德眉资行政审批跨市“无差别”办理;以交通一卡通为突破口,推动多领域延伸同城服务,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同城化水平。

加强交通基础建设,构建内联外畅运输大通道。一是聚焦“内联”形成经济圈高效便捷交通网。联合泸州、宜宾、乐山等市共同组建多式联运大通道,加强与重庆、万州、江津等沿江口岸城市合作,优化公水联运、铁水联运,推动公转铁、公转水,全面提升多式联运运输服务能力。二是聚焦“外畅”打通多向出川大通道。加快国际航空港、国际铁路港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经济圈物流信息共享,以服务圈内重点临空导向性产业发展为出发点,打造通达全球的优势货运航线,着力提升航空货运服务能力;通过丰富班列开行产品、优化运行线路、深化集拼集运等措施,加强运输组织服务能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都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原标题:抢抓战略机遇 增强极核功能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