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城市文旅秀 秀出成都人的生活美学

成都日报 2020-08-08 07:39

1

成都博物馆

展示成都生活美学,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昨日,成都日报推出的“我心中的网红打卡地”互动活动火热收官,微博话题#成都文旅乘风破浪#阅读量超过240万,网友们推荐的数百个网红打卡地遍布成都的各个区(市)县。

7月7日,本报启动“成都文旅谋新路”系列融媒体互动活动,同步推出“文旅一周观察”融媒体报道,吸引市民参与文旅发展,聚焦成都文旅在谋新路上的创意、思考与实干。

接下来,“成都文旅谋新路”系列融媒体互动活动第二阶段活动即将启幕!一大波优惠活动即将袭来,敬请期待!

网友互相“种草”

推荐打卡分享对城市的爱

走在成都街头,一批文旅新地标不断涌现,吸引着市民、游客打卡、分享。留意身边的美,上网给别人“种草”,成为网友们展示生活的新方式。在这些网友中,既有文艺青年、汉服爱好者,也有潮男潮女和大爷大妈。他们推荐的打卡地从成都千年前的“网红”杜甫草堂,到如今的文化新地标城市音乐厅、方所书店等;从充满诗意含蓄传统美的望江楼公园,到凸显科技光影的五岔子大桥……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种草”文化,成为市民重新认识城市的全新途径。“看了微博话题下的讨论,才发现这座城市还有好多值得关注的地方,更让我惊讶的是,成都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热爱生活的内心。”在微博话题讨论中,网友@Encays推荐的就是自己最常打卡的就是新山书屋。她在微博上写道:“阅读区正好在一个落地窗的旁边,天气好的时候坐在那里点上一杯咖啡看书,阳光洒在身上,有一种温暖的舒适感。”从甘肃来成都工作的几年间,她已经养成打卡分享的习惯。“这样的热情是会传染的,我上个月底去了新声剧场听音乐会,回来就赶紧给朋友’种草’。”

打卡地覆盖各区县

“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如今的成都,不只是青城山-都江堰、武侯祠、宽窄巷子这样的全国知名景区才有人气。随着都市休闲游、文化创意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的异军突起,成都的旅游正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这些让人可以享受旅游乐趣的地方,就近在我们周围。

本次的推荐活动中,成都各个区县踊跃参加,为自己“代言”。移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景区、民宿、美食等打着文艺、治愈等标签,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前去打卡。在这些各具特色的打卡地中,天府绿道、川西林盘、特色小镇等成都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正不断打造中。

换种方式打开经典景区,大家发现,青城山下还有世界最大室内滑雪场,龙泉山上不仅有烂漫的桃花,还有桃花源般的民宿;解锁熟悉景区的新玩法,川西林盘中藏着咖啡馆,古镇中也有创意街区;新打卡地推荐,生态公园远离车马喧嚣,沸腾小镇里吃着火锅唱着歌……

熟悉景点有新玩法

展现文化底蕴和生活美学

在“我心中的网红打卡地”互动活动中,读者们争相秀出了他们最喜爱的成都网红打卡地美图,这些美图张张抢眼,个个吸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成都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陈颖评价道,网友在秀网红打卡地的同时,其实也在秀成都特有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美学,成都人对城市和生活的热爱,让人动容。

任何一个经典的景区里边,流动的必然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天府文化底蕴深厚,成都的网红打卡地除靠具有冲击力的外观来吸引游客外,更以文化浸润征服游客。

被誉为全球最酷50个街区之一的锦江区镋钯街,时髦风尚与市井气息和谐共处,如果对镋钯街的认识停步于此,那就太片面了。镋钯街区算得上成都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完美示范街区。它在唐代是大慈寺前的一片空地。据说清代光绪初年,大慈寺的武僧常使用一种叫作“镋钯”的武器,而这条街当时是存放兵器的仓库,故名“镋钯街”。后来兵器库被闲置,这里就慢慢变成生活区,这股岁月累积而来的纯正的老城范儿,默默展示着这条街厚重的历史痕迹。

很多人到都江堰,必到南桥打卡拍照。都江堰因堰而名,因水而兴,李冰治水的故事可以让人跨越到公元前,这样的历史背景,也使得游人有了不一样的联想和体验。

成都的网红打卡地承载的不只是今人的欢快,更有古人智慧的源远流长。

一首《成都》令不少追求“文艺范”的年轻人对成都玉林路的小酒馆趋之若鹜;奎星楼街优雅咖啡与接地气的串串香混搭组合,透出成都包容的气质;西岭雪山里的彩虹滑道,江滩公园里的无边际泳池,这些熟悉景点也有新玩法……一个个“网红打卡地”让成都的生活美学更加立体丰满。与传统的旅游景区相比,“网红打卡地”是一种全域旅游发展的思路。游客可以在城市里面的任何一条街,任何一个咖啡馆,任何一个餐馆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气质。

陈颖认为,成都的“网红打卡地”充分挖掘了城市的内涵和生活美学状态,吸引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纷至沓来,一同融入到这场可感知、可阅读、可欣赏、可参与、可消费的创意新体验场景里。“成都的网红打卡地依托天府文化,再借助全新的城市营销方式,因此与众不同,活力四射。”

本报记者 陈蕙茹 李雪艳 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一场城市文旅秀 秀出成都人的生活美学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