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指数连续3月全国前三 成都到底新在哪里?

成都商报 2020-08-10 07:20

res01_attpic_brief

成都先导科研人员进行研发

上半年,疫情对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从暂停、重启再到快进,许多城市在危中育机,以至于在全国各地的经济“半年报”集中出炉时,许多省市已经纷纷实现了GDP增速的“回正”。

新经济,无疑是许多城市经济“回正”的加速器。

近日,财新智库和BBD联合发布《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7月数据。数据显示,7月中国新经济指数(NEI)为31.5,即新经济投入占整个经济投入的比重为31.5%,比6月下降0.6个百分点,但仍为2017年9月以来次高。

从国内城市数据来看,依照2020年7月新经济城市综合成本指数调整后的新经济总量排名,成都在国内城市中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成都连续三个月位居排名前三,连续七个月位居排名前四。

前不久,成都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成都经济增速由负转正,上半年实现GDP8298.63亿元,同比增长0.6%,在全国GDP十强城市中排名第7。

可以看出,在新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中,成都经济实现了韧性十足的抗压和又快又稳的增长。那么,新经济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看全国变化 /

新经济行业入职平均工资水平为每月11456元 高于全国平均入职工资6.7%

从2017年起,中国新经济指数开始连续发布。该指数包括劳动力、资本和科技三项一级指标。根据该数据报告显示:

今年7月,中国新经济指数(NEI)比6月下降0.6个百分点,这主要源于资本投入的下降。资本投入指数近一年来波动上升,7月资本投入指数环比下降1.3,其余指标波动并不显著。

分行业看:中国新经济指数(NEI)中占比最大的行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产业,7月为总指数贡献11.5个百分点;节能与环保业排名上升最快,贡献2.4个百分点。

从薪酬来看:7月新经济行业入职平均工资水平为每月11456元,高于全国平均入职工资水平6.7%。

此外,报告分析发现,2015年至今,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二线城市(其他副省级城市)以及三线城市(其他城市)的职业需求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三类城市招聘管理人员的比例均有所下降,专业人员需求占比则有所上升。二线城市专业人员占比增长显著,从2015年10月的3.12%升至2020年7月的5.92%,一线城市专业人员需求占比上升最为缓慢。

这也很大程度说明,除北上广深之外的城市,尤其许多迅速崛起的副省级城市,正在倾注更大精力优化产业结构,向创新、研发使力。

看城市排名 /

成都连续7个月排名前四

连续三个月排名前三

该数据报告专门统计了城市新经济排名情况。其中显示,2020年7月新经济总量城市排名前10名的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成都、苏州、东莞和重庆。

该排序计算每个投入指标在所有城市中的排序百分位,再将百分位加权平均,所体现的是近半年城市间新经济总量排名。

而计算了7月份新经济城市综合成本指数调整后的新经济总量排名,前5名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和南京,成都排名第3。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统计发现,这已经是成都连续第三个月排名位居前三。在此前的5月份和六月份,成都的排名分别是第二名和第三名。

而将时间线拉长,回看今年以来的各月排名,成都已经连续7个月排名位居前四。其中,除了今年4月成都排名位居第四,5月位居第二,其余各月均位居第三名。

GDP增速回正

新经济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所代表的是新经济投入占整个经济投入的占比。也就是说,从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发展趋势来看,新经济都成为了当前整个经济发展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着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成都而言,新经济无疑在城市的发展中正承担着越来越重的作用。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近日,由首科蓉智研究院研究并发布的《关于副省级城市创新创业发展情况对比分析报告》中显示,2019年,成都市新增市场主体数量排在副省级城市中第2位,新增数量为534936万家,是副省级城市新增市场主体均值的1.7倍,已超越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2019年,成都市实有市场主体总数首次突破250万户。其中,截至2019年底,成都新经济企业已经达到36.6万户。

而聚焦到今年上半年,在成都的GDP半年成绩单中,新经济也是其中一项亮眼的加分项。据成都市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成都新经济新动能加快培育,新经济百家重点监测企业营收增长22.8%。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成都在新经济发展领域诞生了诸多的“大事件”:“成都先导”举行敲钟仪式正式宣布登陆科创板;2020新经济“双千”发布会举行,今年将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总投资约25亿元的成都超级计算中心正式亮相……

刚过去的7月,成都的新经济发展也有许多“出圈”的大事发生。

在7月举行的2020年成都市新经济“双百工程”企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上,成都发布了2020年新经济“双百工程”重点培育企业和百名新经济优秀人才名单,成都市从847家新经济企业中,从无人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生物制药、人工智能等16个重点新经济行业赛道,遴选出100家新经济企业,将重点培育。

在刚过去不久的7月29日,27个新经济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成都,计划投资总额达到225.9亿元,项目涉及领域之广,涵盖了绿色经济、流量经济、创意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六大经济形态。

这只是剪影。据成都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疫情爆发的不利局面下,成都新经济发展逆势前进,相继引进了天府数字经济产业园、快手直播电商总部、中科卫创全景地球公园等新经济项目69个,协议投资总额756.75亿元。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原标题:新经济指数连续3月全国前三 成都到底新在哪里?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