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浓缩20多年人生的长褂背后 身残手巧改造旧衣

红星新闻 2020-09-04 07:49

9月3日,56岁的龚大妈和41岁的窦女士作为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代表,在四川绵阳“旧衣服变废为宝300助残计划”第一期总结会上,分别领到了她们的11833元工资。红星新闻记者获悉,该计划是爱心人士捐出旧衣服后,由发起人设计,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属手工制作成其他独特作品,再还给爱心人士的行动。爱心人士支付300元手工费,用于助残扶贫。目前,第二期“旧衣服变废为宝300助残计划”正在筹备。

↑用旧衣服制作的手工作品

①褂子与桌旗

废旧衣服枕套被重塑 成了家中新物品

——“穿上这件衣服,你的所有精彩人生都呈现在面前”

“当我拿到那件褂子时,我整个人都感动得流泪了。”9月3日,谢菊蓉谈起自己将20多件旧衣服拿去参与“旧衣服变废为宝300助残计划”后收到的作品时,有点激动。

去年11月,绵阳牧云轩残疾人居家灵活创业培训基地负责人欧阳曼娘发起“旧衣服变废为宝300助残计划”后,一直参与帮扶残疾人公益活动的绵阳市游仙区博物馆馆长谢菊蓉加入该计划,并在身边发起。

谢菊蓉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比较喜欢收纳,很多旧衣服都舍不得丢弃。在加入该计划后,她将自己20多年的20多件旧衣服给了欧阳曼娘,并支付了300元的手工费。

“每件衣服都是我的一段经历,都代表着我的一个时间段。不过,当时我想的是可能会做成一个抱枕、靠枕,我也告诉欧阳曼娘,这些衣服都没烂,颜色没掉,如果有残疾人喜欢,也可以直接送给他们。”谢菊蓉说。

前几天,“旧衣服变废为宝300助残计划”第一期圆满完成,谢菊蓉收到了用自己旧衣服改造而成的作品:一件长褂子。褂子上有欧阳曼娘用心写的一段话:当你穿上这件衣服时,你所有的精彩人生都呈现在了你的面前。

↑在20多件衣服上分别剪下一块布制作的褂子

“这件褂子,是将我每件衣服剪了一块布料,根据颜色搭配等制作而成,完全是纯手工。”谢菊蓉说,“那些衣服代表着我念书、成家、带小孩、学习跳舞等各个阶段,我感觉就是把我整个工作、生活的历程都穿在了身上。”

在成都工作的鲁晓蓉,最近也收到了加入“旧衣服变废为宝300助残计划”后的作品:一个桌旗。

收到桌旗后,鲁晓蓉直接铺在了茶桌上,显得非常漂亮。她介绍说,她和欧阳曼娘是微信好友,但没有见过面。一天在欧阳曼娘的朋友圈看到了“旧衣服变废为宝300助残计划”后,她将父母20多年前的两幅小枕套寄给了欧阳曼娘。

“都是没来得及扔的,没想到她们竟然做了一条精美的桌旗。真的非常意外,我喜欢喝茶,现在就铺在我的茶桌上,这又会成为我给朋友们讲的另外一个故事了。”鲁晓蓉说。

↑用20多年前的枕套制作的桌旗

②作品与工资

参与“300助残计划” 她领到1万余元工资

——“刚开始做了很多无用功,培训后有了色彩基础和经验”

不管是谢菊蓉的褂子,还是鲁晓蓉的桌旗,除了欧阳曼娘的设计外,全是在欧阳曼娘处工作的残疾人们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

56岁的龚大妈,腿脚三级残疾,早年的离婚,让她既当爹又当妈。把女儿拉扯大后,女儿不幸又患了甲状腺癌等疾病,经过手术,需要长期服药,只能在好时打工挣钱。龚大妈腿脚不便,找工作较难,2018年,她认识了做公益的欧阳曼娘,于是加入其团队。

“刚开始做一些小的福袋,可以在欧阳曼娘培训的地方做,也可以带回家做。但后面订单少,活也较少,不过她都没有亏待我们。去年,她开始发起‘300助残计划’,我直接就加入了。和小窦一组,我们分工合作,一天可以制作好几个作品。”龚大妈说。

今年41岁的窦女士,她的大女儿因为自闭症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随时有人陪伴,家中只有她老公一人挣钱。在一个残疾人群里认识欧阳曼娘后,得知可以居家就业,她也加入欧阳曼娘的团队。

“这个计划从去年11月开始,但后面因为疫情耽搁了几个月。五六月份时,越来越多的单子来了,我们就加班加点做。以前为了节约成本,我自己买布料在家里给孩子做衣服,能踩缝纫机、能剪裁,也能做针线活,所以将旧衣服制作成其他作品,也是得心应手。”窦女士说,“刚开始时做了很多无用功,因为我们发现那些衣服都很好,我都舍不得剪,就做了很多东西。后面在欧阳曼娘实际操作的培训下,慢慢有了颜色搭配等基础,也有了更多的经验。”

9月3日上午,“旧衣服变废为宝300助残计划”第一期总结会上,龚大妈和窦女士分别领到了11833元工资。

③尊重与认可

已培训400多人 将在更多城市发起活动

——“在这里,精神上收获了快乐。真心感召爱心人士加入‘300助残计划’”

那么,什么是“旧衣服变废为宝300助残计划”呢?

绵阳牧云轩残疾人居家灵活创业培训基地负责人欧阳曼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所谓“旧衣服变废为宝300助残计划”,就是爱心人士把旧衣服拿到或者寄到牧云轩后,残疾人团队就会将其做成兔子、猫头鹰、绵羊、抱枕等不同形状的手工作品,然后再还给爱心人士。而爱心人士在提供旧衣物的同时,需要支付300元的手工费,用于助残扶贫。

9月3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牧云轩,这里有专门的工作间,在房间的墙壁上,挂着兔子、绵羊、猫头鹰等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品。

欧阳曼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原本学的心理学,经常在全国各地讲课,“5·12”地震之后,她见到了太多的残疾人需要帮助。特别是在2017年,两名残疾人朋友对她触动很大,让她毅然走上了助残之路。

“他们不仅仅需要心理上的疏导,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可。”欧阳曼娘说。

对于欧阳曼娘的观点,谢菊蓉也非常赞同,她表示,如果直接将300元钱给一位残疾人,可能会让残疾人觉得是在可怜他,但通过“300助残计划”,这样他们就是靠劳动所得,“刚开始制作手工作品的残疾人特别不自信,很多不敢跟我们说话,但现在他们有一种被尊重、被认可的感受,都变得很阳光了。

“在这里,明显能感觉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看到很多人和企业帮助残疾人、理解残疾人,精神上收获了快乐。我真心感召爱心人士加入‘300助残计划’。”龚大妈说。

欧阳曼娘介绍,她启动“300助残计划”的目的,不仅是要倡导大家旧物利用、变废为宝,更重要的是要鼓励残疾朋友不要等靠要,要靠自己的双手把生活过得更好。现在他们已经培训了400多人,做手工的有60多人。下一步,她的目标是找一个大团队订单,争取在“300助残计划”完全成功时,达到100个残疾人居家就业。

目前,“300助残计划”也受到了北京、深圳以及川内部分市州爱心人士的关注,他们也将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发起类似活动,号召大家共同行动起来,为残疾朋友带去温暖和希望。

绵阳市残联副理事长张华雄表示,近年来,绵阳市残联大力推进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通过实施“300助残计划”“云尚行”项目、残疾人手工艺编织等,让广大残疾人朋友不等不靠,积极融入社会,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取得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丰收。今后,绵阳市残联还会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帮助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得到实惠,提升残疾人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红星新闻记者 汤小均 摄影报道

编辑:邓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