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金字塔顶端之困:“猪芯片”路在何方?
成都商报 2020-09-06 08:06
天兆猪业武胜核心场
9月2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成为科技圈“头条”。原因来自当日他的一个观点:现在原种猪很多靠进口,这种格局必须改变。养种猪就是做“猪芯片”,现在必须冲上去自己解决。
刘永好的观点,让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朱砺颇为欣慰,“大家都在问我‘猪芯片’这事,我看到这种变化很高兴。”
事实上,朱砺为原种猪焦虑已久,他透露,研究表明,过去十年,四川每年进口外国原种猪2500头左右,总价值1亿元。在川内大部分地区,一头8公斤重仔猪售价1500~2000元,但这些仔猪90%属于洋猪的后代。
而在养猪界,“猪芯片”蓄力已久,除了新希望集团,德康等大型公司也开始涉足种猪选育。
金字塔顶端之困:
四川一年进口原种猪约2500头
养种猪就是做“猪芯片”,夸张吗?对四川天兆猪业股份有限公司育种部相关负责人来说,一点也不。从事种猪选育十余年,经验告诉他,“整个生猪养殖金字塔体系的顶端就是原种猪,若没有塔尖,下面都无从谈起,说是‘猪的芯片’并不夸张。如果光引种,没有核心种猪场,自己不做选育,就会陷入‘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的循环。”
再往前一天,9月1日凌晨2时34分,来自丹麦王国的1040头种猪漂洋过海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这是正邦集团四川宜宾广联养殖有限公司计划引进2200头种猪的第一批次,9月4日第二批入境。
“初步估计,过去十年,四川每年通过各种途径进口外国原种猪2500头上下,总价值1亿元。”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朱砺透露,调研表明,本轮川猪复产最大的“拦路虎”之一是仔猪不足。在川内大部分地区,一头8公斤重仔猪售价1500~2000元,但这些仔猪90%属于洋猪的后代。
工作人员取出用于配种的冻精
“猪芯片”背后的“亏本生意”
周期长、投入多、见效慢
天兆猪业上述负责人解释“猪芯片”缺失的缘由,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过去育种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另一方面是因为原始数据的积累量和准确性不够,“育种工作投入高、见效慢,远不如直接进口来得快,这也导致我国的种猪长期依赖进口。而且由于育种体系的不完善,即使引来了好的种猪也无法有效保种、改良。多年来,不断引种也使得我国商业化种猪的群体留下大量血缘不清的杂种,导致本土的一些地方良种混杂,甚至消失。”
该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从散养大国发展为集约化养猪大国。相对于环控、营养、防疫和管理工作,猪的育种工作与国外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我国优秀种猪目前仍然主要依赖于进口。之所以说“养种猪就是做‘猪芯片’”,是因为基因这个“芯片”不好,环控等其他方面再好也有限,只有基因才决定了种猪性能表现的上限,也只有通过育种才能打破养猪行业的天花板。
朱砺的观点类似,“优质不优价,而选育种猪本身就像发芯片,周期长、投入多、见效慢,谁又愿意去做呢?”他介绍,不同于国外完整的遗传评估和销售体系,国内种猪并没有一个准入门槛。与其花钱费时间选育,不如直接从国外引种,再“炒种”卖个好价钱。所谓“炒种”,就是把钱花在销售宣传上,周期短、见效快。
格局
之变
从规模到思路
越来越多行业巨头布局
刘永好说:“这种格局必须要改变。”
事实上,格局已经悄然改变。
天兆猪业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川内已有不少企业在做种猪选育。“通俗地说,就是保持引进的这张‘猪芯片’的性能,甚至有所提高,形成种群,国产化,不需要再引进”。
“大家都在问我‘猪芯片’这事,我看到这种变化很高兴。”朱砺表示,近些年,随着生猪养殖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思路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新希望、德康等大型公司都在自己做种猪选育。企业规模变大的同时,种猪选育的基数也在增加。“以前可能是百里挑一选好的基因,现在规模起来了,可以做到万里挑一,选育的品质自然也跟着提高了”。
行业内掀起“猪芯片”热,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最好诠释。
“选育技术本身我们和国外差别已经不大了,差的就是大数据的积累。”朱砺表示,种猪选育就是需要一代一代猪的进化,必须把时间熬够,没有捷径可走。“像种猪选育的强国丹麦已经有上百年的积累,而我国目前只有20多年。”
路在
何方
博士养猪是大势所趋
研究从单个基因转向基因组选择
未来四川的种猪选育会走向何方?朱砺表示,目前大型育种企业都非常重视种猪选育“猪芯片”研发,“四川在这方面不敢说是全国第一,但一直都是最先行的试点省份之一”。
在朱砺看来,校企联合研发的模式是四川一大优势。目前朱砺团队的种猪选育包括三个方向:首先是从国外引进的原种猪的国产化。“经过选育,原种猪不光能够实现不退化,部分性能还能更好”。另外就是本土地方猪品种的选育,包括保种和改良。以成华猪为例,首先需要保存足够的种群,使其原始性状得以延续。同时由于成华猪比较肥,正在和其他猪种进行杂交和持续选育,以培育出肥瘦适中的改良品种。“猪基因组大概有两万多个基因,之前我们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少数单基因,现已转换到了全基因组选择,从这个角度说,‘猪芯片’的说法并不夸张,养猪是实打实的高科技产业,博士养猪是大势所趋。”
更多企业也将目光瞄准“猪芯片”,新希望集团有生物工程研究院,刚刚又成立了专门的公司进行育种。同时新希望成立了数字化的养猪研究院,专门进行数字化养猪,用上万台的高清晰摄像头、传感器和物联网体系,在云上进行管控。
四川天兆猪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年从加拿大先后引种加系纯种优质种猪886头,2017年从法国引种法系优质种猪975头。为了适应中国各地不同市场需求,公司调整了选育的性状和标准,对核心群种猪进行基因组测定。十多年来,引进的种猪获得了稳定的遗传进展。
“国内很多同行,如温氏育种公司、赤峰家育、武汉天种等都在本土化驯化,独立育种体系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天兆猪业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扩大和丰富群体资源,继续现有的测定工作;同时会开展天兆系的专门化品系认定申报、胴体屠宰和肉质性状改良、抗病分子育种研发、性别选择研究、冷冻精液生产体系建立等一系列工作,不断完善育种体系。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林聪 图片据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破题金字塔顶端之困:“猪芯片”路在何方?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