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蓉”耀:大学校长心中的“大运会”
成都日报 2020-09-07 07:57
大运会是“世界大学生”的盛会,广受世界各国大学的关注。明年将于成都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更是聚集了在蓉高校前所未有的责任与热情。8月31日,本报《成都经济观察》推出《青春“蓉”耀:大学校长心中的“大运会”》报道,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的三位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各抒己见,精彩破题“你把成都推销给谁”,以“青春”情怀率先点亮各界关注。
连日来,记者又持续专访了多位在蓉高校校长,邀请他们从产业视角深入观察大运会。今天,让我们聚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体育学院四所各具特色高校校长们的“产业”情怀。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体育馆将作为大运会排球项目决赛的比赛场地
A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 杨丹:
助力成都布局轨道交通全产业链
以高校交流撬动产业投资增量
“在城市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大城市的胜利,可以说是全面的,从政策到资源,当然也包括大学,而面对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大学再次被寄予厚望。”在西南交通大学校长杨丹看来,在各类体育赛事举办方面,成都也可谓是驾轻就熟,但捕捉体育赛事与地方经济产业结合的商机,才是目前最重要的课题。
孵化轨道交通学科公司集群
助推构建成都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
一场大型赛事,是一个系统工程,考验着城市的交通、住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不少城市也借赛事之机,更新机能、发展经济、服务市民。就历史经验而言,为筹备大运会,深圳进行地铁线网加密、环境好转、景观提升等,当地媒体把大运会称为“民生加速器”。另有测算显示,大运会期间,深圳体育产业每产出1元,带动其他相关产业产出增加6.02元……
城市机遇频频,对西南交大来说,借助大运会城市又将迎来怎样的“机会”?未来又将获得怎样的长足发展和助力?杨丹认为,凭借赛事举办和较好的经济发展,城市影响力将不断被“放大”,也使得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要素资源向大城市聚集,高校自然也将受益其中。
“大运会是一个双向交流过程,既向世界展示中国、展示成都,成都也会吸收世界各地好的理念和方式,而这其中,城市产业就是展示的重要组成内容,成都大可以借助‘大运会’在进行城市更新的同时,以高校交流来加强国内外城市间合作,进而撬动产业投资增量。” 杨丹认为,西南交大作为成都市战略合作单位,在轨道交通创新体系建设、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有力助推了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的构建。
具体而言,仅就轨道交通技术本地产业化来看,西南交大已在成都孵化20余家轨道交通企业,形成了以交大设计院、交大铁发为代表的土木学科公司集群;以交大运达、唐源电气等为代表的电气学科公司集群;以艾格机电、西交轨道等为代表的材料学科公司集群。杨丹表示,以此为代表的轨道交通学科公司集群,为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展示运动才华的舞台
也是城市间文化交流的平台
赛事是为城市赋能的绝佳机会,也是城市提升吸引力、扩大影响力的绝佳机会。成都希望通过国际综合赛事进一步提升城市国际化影响力,在此过程中,应该如何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和力量?杨丹认为,大运会是全世界大学生运动员展示运动才华的舞台,也是城市间文化交流的平台。
近年来,西南交大根据中国企业海外优先战略和海外铁路市场布局,根据海外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分专业和跨专业两种方式培养国内派出和国外本土两类国际化人才。杨丹告诉记者,西南交大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根据海外市场实地要求,培养既掌握轨道交通技术,又熟悉海外法律、文化、语言的国际化管理人才,在另一方面,学校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一带一路’国别班”,与埃塞俄比亚科技部共同举办铁路学历教育项目。
举办大运会也是一次提升国际化水平、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快速提升、充分展现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水平形象的极好机遇。杨丹认为,西南交大是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在轨道交通领域综合优势明显的学校,尤其大运会的参赛选手都是来自世界各国的年轻运动员,这也将成为提升成都在全世界年轻人心中影响力的有利因素。
除此之外,西南交大作为大运会的直接参与者,其犀浦校区体育馆将作为排球项目决赛的比赛场地,也是大运会唯一的一块比赛示范性场馆。杨丹透露,为满足国际大体联对大运会排球场地比赛基本功能的改造要求,体育馆该次改造提升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改造场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预计于2021年2月竣工。“作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部分,交大从军事体育到休闲体育,从强身健体到阳光体育,从全民健身到高水平运动员,从群体运动遍地开花到里约奥运会三大球中国唯一裁判我校顶尖的国际A级奥运排球裁判刘江教授,西南交大百年体育为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将依旧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其中。”
西南财大光华校区体育馆作为大运会场馆之一,将承办排球项目的各项赛事
B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卓志:
主动融入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大运会将成为金融创新的沃土
“近年来,成都市的前行步伐亮点纷呈,持续引领高速增长,国内外排名不断攀升。任何世界级的城市都需要世界级高等教育作为支撑,西南财经大学作为国家按区域布局最早设立的四所财经院校之一,长期立足西部、扎根中国、面向全球,为成都市的发展贡献力量。西南财经大学与成都市的关系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同向而行、同心并力、同音共律。”上周,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卓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成都形象的有力传播者
西财让成都“广告牌”遍及全球
“大学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某种同构关系,二者总是同向同行、相互促进,协力共赢。”卓志表示,一方面,西财让成都“广告牌”遍及全球;另一方面,成都亦是西财对外开放的底气。
他向记者透露,伴随着国家和成都的对外开放,西财目前已与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0所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国际声誉明显提升。占学生总人数15%的出国境学生、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部属财经类院校首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育部上万名海外留学生校友和一大批海归教师将学校的美誉度广为传播。在他看来,对成都市来说,这些就是遍及全球的广告牌。
“毋庸置疑,成都市也一直是我们对外开放的底气、开拓进取的锐气和奋勇争先的心气。”卓志告诉记者,西财自2012年起面向世界各国学生举办Discover SWUFE(发现西财)夏令营项目,迄今已历八届。上千名参与项目的各国学生也得以亲历成都,实地感受这座兼具历史古韵与现代气息的国际大都市,以自身经历来讲好成都故事,传播西财声音。这是他所说的“同音共律”。
具体到大运会,卓志认为,西财是大运会筹备的重要贡献者、成都形象的有力传播者、体育精神的积极弘扬者。他透露,作为教育部直属的4所在蓉高校之一,西财曾承办过全运会等大型赛事,也是大运会的直接参与者,学校光华校区体育馆作为大运会场馆之一,将承办排球项目的各项赛事。对此,学校高度重视,积极推进体育场馆建设、配套设施服务、周边环境整治、文化氛围营造等软硬件的改造升级,全力全方位做好筹备工作。改造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将于2021年2月完工。
“本届大运会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对于展示新时代中国良好形象、展示西部大开发丰硕成果、展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公园城市建设崭新成就,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我们将全力以赴,用心用情为远道而来的各国参赛运动员提供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向他们展现气韵生动的巴蜀风貌,给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成都记忆’。”
中国金融的人才库
西财培养金融生力军提供人才支持
“举办大运会为成都市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在卓志看来,一方面,全球视角下,金融中心从来都是消费中心、高品质生活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人才中心和创新中心。如果成都能够利用大运会契机,让世界体会到成都的高品质生活、文化、消费,高素质人才和创新的脉搏,这无疑会增加成都打造金融中心的隐形价值,吸引全世界将更多的目光投向成都。另一方面,大运会本身也是一个需要各种金融支持的大场景。大运会的筹备与运营,也将是金融创新的沃土,必将有效增强本地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提高成都金融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卓志表示,“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的西财,正持续以‘新财经’理念培养金融生力军,助力成都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主动融入成都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是西财的重要战略,也是发展所需。”
他进一步解释说,一方面,学校着力推进中国金融理论创新研究,积极探索将学科人才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与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交子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打造财经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并取得系列应用性成果;区块链服务平台等入选我国第一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名单,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攀钢供应链金融系统每年将为50亿-100亿元规模的融资项目提供金融科技服务;学校的大数据研究中心与滴滴合作开发智能订单撮合系统,已经进入应用测试阶段;学校的金融科技国际联合实验室成为数字货币试点研究的核心团队,在疫情发生后开发的智能预警系统在业界产生重大反响。
另一方面,西财也积极为成都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支持。面向新发展阶段,立足新时代、新科技、新经济,西财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新财经”,并以此为引领,积极布局大数据、区块链、金融科技等前沿学科领域,建立卓越财经人才培养特区,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新专业,开设“金融与人工智能实验班”和“会计学大数据实验班”,主动寻求金融与计算机、统计、数学、法律等学科的深度融合。“相信不久的未来,‘新财经’理念下培养的学生会成为成都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生力军。”卓志期待地说。
C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余曙光:
中医药文化借势走向世界
让世界知道“中医成都”
新冠疫情应对中,“中医力量”收获世界关注。明年即将到来的大运会,不同国家的运动员及观众可能带着“中医为何致效?”“如何运用中医?”“中医有何魅力?”等问题来中国、来成都寻求答案。如何承担好释疑解惑的重要使命?又如何借大运会之势,让中医药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记者专访了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余曙光。
大运会的参与者+文化使者
致力消解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壁垒
余曙光告诉记者,在此次大运会中,成都中医药大学既是参与者,也是文化使者。“大运会排球训练场设定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馆,目前学校正在全力推进场馆改造提升工作;再如成都中医药大学武术高水平运动队在全国中医院校乃至西南地区有较高影响力,在全国各级赛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们也将参与大运会的武术项目比赛;又如成都中医药大学运动康复、中医康复治疗、针灸推拿专业师生将为赛事提供中医特色康复疗法或者体能恢复的志愿者服务工作。”
同时,成都中医药大学还是文化使者。余曙光表示,中医药与武术是中国文化的两大文化名片,学校高水平运动队以及运动康复、中医康复专业师生志愿者都将借大运会平台向世界传播中医药文化,向世界诠释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内涵。
参与者与文化使者的两重身份,让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场馆设施中渗透中医元素、在运动员伤病预防与康复中以科学疗法诠释中医功效、在所有到访者的观光游览中推出独具魅力的中医药文化体验项目。这样的做法,在余曙光看来,就是要通过情感认知、具象认知、经验认知等方式,让来成都参赛的国外运动员和观众了解中医药机理、体会中医药文化的神奇魅力,逐渐消解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壁垒,从而提高中医药国际传播的认可度,促使中医药产业、康养产业走向世界。
借助大运会
探索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成都经验”
成都中医药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历经60余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传播中医药文化,应当注重挖掘能体现自然属性、技术属性等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中医药文化的终极价值,并以合适的方式、恰当的载体去传播它,从而让各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余曙光告诉记者,成都中医药大学已经开始围绕国际社会的关注点及其对成都的了解,丰富和完善中医药文化产品线,希望能提炼出中医药文化中有时代感,呼应人类关切的健康理念,并借助大运会这一国际赛事契机,探索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成都经验”,不仅要让世界知道“音乐成都”“赛事成都”,更要让世界知道“中医成都”。
成都体院艺术体操比赛场馆效果图
D
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校长 舒为平:
站上“体育经济”风口
整合优势对接“赛事名城”建设
在成都体育学院校长舒为平看来,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对于大学而言是未来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对大运会,作为国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院校,如何借力体育经济“风口”,融入成都经济发展,理所当然成为目前最为重要的课题。
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
向世界展示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成都体育学院作为国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院校,经过78年的建设,现已经成为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形成了中专—本科—硕士—博士全链条的体育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了6万余名体育专门人才。在舒为平看来,大运会在成都举办的机会可谓难得,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多年办学实践中积淀的学科专业优势,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年轻人感受到中国风貌、成都特色,提升成都这座城市在他们心中的影响力。
在大运会举办期间,成都体院将承办FISU世界大会。“作为国际大体联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来自五大洲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将相聚美丽蓉城,围绕‘大学体育:相拥多彩的世界’展开交流讨论,聚焦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贡献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共同推动世界大学体育的发展。”
除此之外,舒为平还提到,要整合资源,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记者了解到,大运会期间,成都体院将联合四川省博物院等国内知名博物馆,共同举办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物展。“同时,我们将发挥中医运动损伤治疗方面的优势,在大运村打造特色展示窗口,为运动员们服务,让他们感受中华传统医学的魅力。”
加强“赛事名城”相关研究
提升赛事运营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显而易见的是,体育赛事在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全球吸引力的作用在持续被“放大”。
“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在创新城市发展格局,扩展城市发展空间上积极作为,为我国城市国际化发展先行先试,积极探索。”舒为平认为,2018年成都就提出打造“三城三都”,构建文、体、商、旅、教协同发展的“体育+”产业生态圈,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正是其跻身世界先进城市行列的重大战略选择。”
“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是一所大学的发展重大历史机遇。”舒为平告诉记者,为了对接“赛事名城”建设,成都体院整合优势资源,成立了“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院”,意在加强对“赛事名城”建设体制、机制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升体育赛事运营与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近期,我们还将牵头举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与体育的责任与使命’学术论坛,力争成为推动‘赛事名城’建设的智库。”
舒为平表示,目前,学校已与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并与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构建了学生联合培养体系。而作为成都体院的优势学科——武术、运动医学在国外有广泛影响,每年都有留学生到校交流学习,此次大运会期间学校还将选派外语水平好、懂体育竞赛规则的志愿者积极参加赛事志愿服务。“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成都的举办,必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推动学校的国际交往和合作。”
本报记者 李艳玲 孟浩 图片由受访高校提供
编辑: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