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江津 大枢纽大通道助力成渝大开放
成都商报 2020-09-12 08:09
夜幕下的成都国际铁路港
成渝共筑的这条“路”
成都国际铁路港
从青白江出发连通全球
路是人类文明的纽带。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连接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的“丝绸之路”得以形成;秦汉时期,以南海为中心的“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
2000多年以后,中国西部的成都、重庆,复刻“丝绸之路”,再次架起中国连接世界的路。
9月9日,“双城新发现——成渝主流媒体聚焦双城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型专题报道活动成都报道组走进成都国际铁路港,看成渝双城如何构筑对外开放的坦途。
成渝国际铁路 书写西部对外开放历史
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展厅内,有一幅巨大的亚欧地图,不断流动着的光点,讲述着成都与世界的联系。
向西,中欧班列(成都)以波兰罗兹、德国纽伦堡、荷兰蒂尔堡为主节点拓展至欧洲内陆腹地支线网络;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过钦州出海,连通东南亚;向北,经二连浩特全面对接蒙俄经济走廊;向东,与上海、青岛、宁波合作,多式联运连通欧洲及日韩地区。
2013年4月26日,“蓉欧快铁”从青白江集装箱中心站出发,经宝鸡、兰州到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直达欧洲。从此,青白江迎来了新生。
青白江之于成都,就如同团结村之于重庆,共同书写着西部对外开发的历史。
2011年3月19日,第一列“渝新欧”就从团结村站出发,打开了我国中欧班列的序幕。2016年6月8日,以成都为起点的“蓉欧快铁”与重庆为起点的“渝新欧”等全国10余城市开往欧洲的列车更名为“中欧班列”,连通欧洲成为成渝的共同意识。
当今年新年伊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国家战略后,成渝间不仅有共同意识,更有共同目标。
今年3月27日上午,满载电子配件、机械制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成都国际铁路港同时出发,与过去不同的是,列车没有使用过去“重庆”“成都”标识,而是共同使用“成渝”标识。这也是成渝两地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000列的标志。
也是在同一天,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在4个领域20个层面共同推进成渝两大铁路港战略共振、行动同频的融合发展。
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管委会主任郑泉峰表示,成都国际铁路港、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作为西部经济活跃的两个增长极,自中欧班列诞生之日起,双方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一直持续,并推动着两港不断优化运行时效、通关效率。
时至今日,虽然国内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已经超过60个,但重庆和成都的综合竞争力依然居于榜首,累计开行班列数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40%。
提前产业布局
让国际往来货物装满火车
在青白江,火车的轨道从这里延伸至全球。火车要跑得起来,还得靠“身上”满满的货源。成都深谙其中的道义,提早将产业布局在了青白江。在这里,盒马鲜生、菜鸟、远洋资本、苏宁、宝能等重大项目集聚,现代物流产业、国际贸易产业助推着青白江“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建设和成都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及泛欧泛亚门户枢纽城市。
在青白江东南部,一栋栋枣红色的建筑拔地而起,这里是成都的欧洲产业城。2017年9月,欧洲产业城获批成立,成为进出口加工贸易产业集聚区。
康佳集团是最早一批入驻欧洲产业城的企业。总投资100亿元的康佳青白江项目。今年6月24日,成都康佳首批10万台智能彩电下线,即通过成都国际铁路港走出国门。
“选择落户欧洲产业城,就是看中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功能,有利于帮助企业商品出口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康佳经营管理部经理王涛说。
近年来,康佳集团不仅将百亿级项目落户在成都,也将重大战略产业布局在了重庆。2019年8月智博会上,康佳集团与重庆璧山区签约,将康佳半导体光电科技产业园落户璧山。同年10月,投资300亿元的重庆康佳半导体光电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
王涛说,重大产业布局成渝双城是集团的重要战略,两座城市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向上与康佳大力投入5G、半导体、智能化等自主创新领域的发展思路是契合的,协同合作有利于产业集聚发展。
成都国际铁路港产业的发展,不仅是要走出去,还在于引进来。
最近这几天,位于铁路港一侧的亚蓉欧国家(商品)馆正在抓紧内部装修中,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的亚蓉欧国家(商品)馆搭建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品展销、体验及文化交流的开放型双向交流平台。
德国国家馆经过前期装修已经进入试营业,该国家馆负责人苏昶告诉记者,整个馆内三分之二的面积都是用来展示德国文化艺术,只有三分之一是商品销售。“作为开放的交流平台,我们更希望促进两国文化商贸交流,这也是我们选择在此落馆的原因。”
目前,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已签约20余家商品馆,其中德国馆、意大利翁布里亚&托斯卡纳馆、法国巴黎&波尔多馆、荷兰蒂尔堡馆、波兰商品馆等场馆、进口汽车馆已试运营,年内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将正式运营。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张瀚祥 李舒
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
经由西部陆海新通道
只要50个小时
东南亚水果运到重庆
珞璜港位于长江之滨、三峡库区的尾部。秋来洪水退去,江水依然湍流不息,数艘5000吨重载的轮船稳稳吃住江面,青山间老成渝铁路的轨道上传来阵阵火车驶过的声音。
提到江津,老白干和米花糖勾起了川渝人民的“回忆杀”,不过,江津早已不是舌尖上的江边小城。一条7公里长的铁路专线,将珞璜港与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小南垭站)无缝连接。川南黔北地区的矿石通过水公铁多式联运连通世界,东南亚的水果生鲜走西部陆海新通道抵达珞璜,这里是重庆南向开放的“桥头堡”。
9月10日,“双城新发现——成渝主流媒体聚焦双城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型专题报道活动重庆报道组走进江津区,探访江津以大枢纽、大通道、大平台撬动大开放的新生。
东南亚冷链海陆快线 让川渝人民“吃遍全球”
就在记者探访的前两天,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刚刚迎来首趟“东南亚冷链海陆快线”列车。
这趟列车装载约300吨东南亚水果、海虾、芬兰猪肘等冷链食品,从广西防城港发运,历经1400公里到达重庆江津区,历时仅仅50个小时,走的正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而这些生鲜产品接下来要分拨至重庆主要农贸冻品市场和成都地区水果市场,满足川渝人民“吃全球”的消费需求。
“四川和重庆对水果的消费需求大,目前主要依靠广西、云南的进口,通过省际卡车或边境贸易的形式进来,环节多、流程复杂,”江津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唐卫东说,进口水果货量小而散,不利于发挥铁路的优势,综保区找到了川渝地区的水果商协调稳定且量大的货源,以挂载的形式开行了首趟专列。据介绍,“东南亚冷链海陆快线”采取海铁联运方式,从国外的产地农场运输到口岸,再充分发挥陆海新通道优势抵达江津,成本比传统公路运输可节省近三分之一。
“下个周我们还要找川渝两地的企业来座谈,不是简单整合而是全链条整合减少中间环节,压缩在途时间。”唐卫东计划着,要持续优化冷链快线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尽快实现冷链快线常态化运行,这样才能进一步凸显江津综合保税区通道加平台加枢纽的优势,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
重庆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连接点,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枢纽站,珞璜与团结村、果园港一起,共同支撑起重庆作为枢纽的三个支点。大通道的优势,让江津融入了国际物流体系。
疫情期间,越南工厂生产的某跨国品牌液晶面板无法按时走水路抵达,通过广西凭祥进入重庆的江津综保区。 拆箱、风干、整合华南华中的工厂零部件拼装,再通过中欧班列抵达波兰,在规定时限内顺利完成交货。“区港联动一体化为供应链提供服务,开展国际供应链货物过境运输、中转集拼和分拨配送等业务,基本实现了‘一带’和‘一路’的连接,”江津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程伟表示。
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常态化开行,累计开行59列,共到发2988个标箱,外贸总占比为28.53%,总重载率98.53%,超过一半的货源来自四川、云南等地。
大平台大开放
携手发展贸易新业态
江津综保区主动探索尝试“东南亚冷链海陆快线”,背后其实有着发展思路的转向。
去年12月底,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泸州综合保税区和宜宾综合保税区相继获批,同是位于长江上游的综保区,江津在开放的思路和模式上还得与三者差异谋划。
“不做大而全,要做小而精,”唐卫东认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的开行将会更加灵活,比如过去常常是整列发车的模式可以变为两三组也能发,是适应市场需要和供应链畅通。在合作上,珞璜港与宜宾港、泸州港可以联动起来,共同打造长江上游多式联运系统,例如宜宾和泸州港不及珞璜港水深港阔,一定量级的巨轮无法驶向上游区域,货船便能选择在经过珞璜港时加载或减载。
“四川与重庆的保税区数量相当、布局相当,为开放引领一体化联动起到支撑作用。”唐卫东特别提到了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的获批,在原有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基础上,拓展了加工和贸易服务的功能,还能把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放在综合保税区,“对青白江、对成都的平台枢纽口岸建设都很有意义,会提升开放发展的水平。”
依托平台建设,城市产业正在更新。据了解,江津综合保税区共计划招引80余个项目,大部分为外向型进出口业务,德邦物流西南总部基地就是其中之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德邦物流第一个自建的产业园区,建成后将成为其西南总部基地。这意味着,德邦物流西南区域的所有货物,都会在此中转分发,服务范围辐射重庆、云南、贵州、四川部分地区。
重庆远郑温控供应链产业园,依托江津综保区的区位优势及水公铁多式联运的物流大通道优势,将建成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温控冷链综合产业基地。园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打造“成渝冷链物流圈”,实现两地周转一天送达,助力成渝一体化发展。
从通道延伸到产业和贸易,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上一座城市的更新。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彭祥萍
原标题:青白江 江津 大枢纽大通道助力成渝大开放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