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携手,向“第四极”攀登
成都商报 2020-09-14 07:21
带着一种使命,百转衷肠,万般情感,踏上了成渝双城记采访之路。
千里为重,广大为庆。广袤的重庆城乡,“行千里,致广大”的标语随处可见。或许是巧合,我们从成都出发,一周时间,行程千里,采访遍及城乡、企业、园区。
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内心深处不由升起一种“足行千里,致敬广大”的情愫来。
打开中国经济版图,东有长三角,北有京津冀,南有粤港澳,三大城市群已经构筑起了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三大增长极。
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在哪里?2020年伊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至国家战略。半年来,国内围绕双城经济圈热议不衰,川渝围绕“双城记”动作不断。
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共同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已然成为两地共同心声。
很高兴地看到,所到之处,无论是座谈会上的政府官员,还是工业园区的企业大佬,站在田园深处的乡村干部……“成渝一家”正融为一种强烈的共识。
成渝人谈论更多的,是如何捏成一个拳头,摒弃那种无序的竞争;成渝人说得更多的,是“我们的不足”,共同发展之情,跃然纸上。
这是彼此不见外的话。这是一家人说的话。这是坦诚相待的心里话。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难怪重庆朋友私下坦言:“成渝这次的融合力度,比哪一次都要强,是真正的全方位‘融’。”
作为成渝中人,同样感触尤深,感慨良多。
“硬实力”的发展要素当然是我们此次采访的重点,而我,却把更多的余光,放到那些“软”的元素当中。我以为,这是一种看不见的“软实力”,对成渝而言弥足珍贵。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是一种共识,对于成渝这对“冤家”而言,能取得这样一种共识十分难得。
以前,只要成渝人坐在一起,总有一种情绪涌动:我如何好。我比你强。彼此较劲。泾渭分明。不好好说话。15年前,我曾专门写过一本书分析这种现象,书的名字就叫《成渝口水仗》。在“不是冤家不聚头”的序文中,我写有如许文字——
成都是喝茶的地方,重庆是喝酒的地方;成都崇尚茶馆文化,重庆崇尚码头文化;成都是文人的坛场,重庆是商人的码头;成都就是一个大茶馆,重庆就是一个大码头。
巴人的图腾是虎,虎是山中之王,多好斗个你输我赢;川西平原的人崇拜的是天,靠天吃饭,自称天府之国。或许就是两地性格最大的区别。
如同一对长相厮守的恋人,相处得久而久之了,彼此的习性表情呼吸脉搏,及至一个细微的眼神,都心领神会了如指掌。
喜欢一座城市就如同喜欢一个人,虽然有很多很多理由,其实最后是无需理由的。一座城市就像一双鞋,我们就是穿着城市这双鞋的脚,一生都在赶路,随时关注还有没有更吸引我们的鞋子,如果有,换一双再走,直到生命尽头。这鞋不管叫重庆也好,叫成都也罢。
成渝一起,一刚一柔,刚柔相济;成渝一体,兄弟齐心,血脉所至。
仔细分析,这种“德比现象”不止成渝。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相同的背景。摒弃成见,求同存异。将政策层面的物理反应,化为从内心出发的化学反应,才能真正同心同行,成渝一体。
成渝携手,媒体先行。
先跑马观花。一周走了6个区域,看了数十个点位,马不停蹄,只拉开了一个帷幕;后下马看花。采访间隙又在深入思考,深感媒体责任重大,大有可为。
我们记录,我们见证,我们思考,我们践行。我们既是旁观者,我们更是参与者。
机遇已经到来,千万不要从我们指缝溜走。
无论是发现新双城,还是双城新发现,一个“新”字已经摆在我们媒体人面前,需要我们抒写新的双城记,需要我们描绘新的“第四极”。
(章夫)
原标题:成渝携手,向“第四极”攀登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