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 盛开民族团结之花

成都日报 2020-09-16 07:10

“真漂亮!”9月15日上午,在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街道吉福社区,参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的代表们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拉孟的唐卡绘画技艺赞不绝口。最近几天,拉孟老师又收了一批藏族学生,目前有藏族、汉族、羌族、蒙古族的学生在拉孟绘画艺术交流中心学画,他们在交往中筑牢情感,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吉福社区居住有藏族、羌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2300余人,近年来,该社区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发动社区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管理,支持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成立社区工作室,从而实现文化传承、创业就业和嵌入式社区的有机结合。

“拉孟绘画艺术交流中心成立于2014年,已经有近700名孩子在这里学有所成。”吉福社区党委第一书记李含荣说,社区通过这样一种交流方式,实现了各民族同胞之间的交往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少数民族群众到城市社区居住、就学、就业,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甚至在交往中产生一些矛盾纠纷。为此,吉福社区成立“民族调解室”,同时鉴于社区藏族群众较多的特点,“民族调解室”主任由懂藏族语言和文化的泽仁卓玛担任。“她从事社区工作近10年,对藏族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都非常熟悉,能更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李含荣说。

此外,“民族调解室”还组建了一支由少数民族代表、专家学者和法律工作者担任“特约调解员”的志愿者队伍,和成都市祥瑞少数民族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调处化解涉及民族因素的邻里纠纷、医患纠纷等问题,同时还参与到成都市范围内的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调解。

位于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街道的欧城花园小区,是一个由18个民族相互嵌入式居住的老旧商品房小区。由于年代久远,居住人员复杂,过去被称作“欧三多”:少数民族多,退休人员多,矛盾问题多。

为此,欧城花园小区探索建立起“1+211”小区自治工作机制——分别代表党组织、业主大会和业主代表大会、业主委员会、小区监督委员会,在实际操作中,小区特别注重发挥党员,特别是少数民族党员的作用。比如,在小区业委会7名成员中,有5人是党员,其中3人是少数民族。

“1+211”小区自治工作机制实施短短一年,就彻底解决了小区安保不完善、停车困难等120多件久拖不决的难题,曾经的“欧三多”变成了现在居民参与多、欢声笑语多、民族团结多的“新三多”。

“吉福社区和欧城花园小区,虽然特点不同,但都为群众提供了更精准的服务项目,特别是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值得学习借鉴。”青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高波说。

四川日报记者 殷鹏 付真卿

原标题: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 盛开民族团结之花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