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在直升机上拍出绝美画册 成都摄影家再夺“平遥国际摄影奖”
红星新闻 2020-09-22 21:07
9月21日晚,2020第20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颁奖盛典在平遥古城内隆重举行,揭晓7个奖项,共有37名摄影师和策展人获奖。其中,成都摄影家、四川省艺术摄影协会副主席王琦的摄影画册《高原·水源》荣获“平陶杯”凤凰卫视优秀摄影画册奖。这是王琦继2015年获得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风光类优秀摄影师之后的又一奖项。
颁奖现场(左为王琦)
据了解,本届摄影大展共展出14000多幅作品,出自俄罗斯、德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75所摄影院校的2400多名优秀摄影师之手。“能够获得这个奖项很不容易,历经7年,走过了川藏、滇藏、青藏、新藏线,每次拍摄都是和飞行员一起坐上直升飞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手动拍摄。”王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没有想过自己能第二次获平遥国际摄影奖,作为一名从平遥这个大展走出来的摄影师,在其20周年时再次获奖,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记录全球变暖后的自然变化
唤醒人们对环保的关注
2010年起,王琦便坐上直升飞机,在西藏航拍,他将镜头从高空瞄准了大地的血脉——水。然而,通过七年的不断拍摄,王琦看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全球变暖,冰川退化,喜马拉雅山脉的冰雪渐渐消融。“我仿佛听见了大地的呻吟。” 王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高原·水源》画册中的作品
谈及拍摄《高原·水源》这组作品的原始冲动,王琦表示是受法国著名摄影师、《鸟瞰地球》作者杨·阿尔蒂斯-贝特朗的影响,“这位从80年代开始拍摄全世界自然环境变化的大师,多年来通过镜头关注人类的居住环境和生存环境。我认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摄影师,不仅要用镜头来记录某种现象,更多是通过镜头唤起人们对社会、自然的关注。”
王琦还记得白郎县的多庆措第一次出现在他眼前时,他和机上所有人都被这绝美风光惊得目瞪口呆:湖水湛蓝清澈,水鸟游弋飞翔,山水相映,宛如仙境。他不禁陷入沉思,“今天我记录的这方净土上的水景,若干年后还会这般壮观吗?”于是,王琦开始用镜头,记录下青藏高原山川湖泊的变化。
《高原·水源》画册中的作品
“《高原·水源》画册中,除了俯瞰拍摄青藏高原的山川湖泊、地形地貌等自然风光外,更重要是通过反映雪山、水源的变化来聚焦环保问题。”王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评委们全票通过这组作品,除了作品在视觉层面的张力之外,拍摄方面还采用了抽象化的结构形态这一前沿的表达手法,令其最终脱颖而出。”
手持相机高空航拍
他曾与“死神”插肩而过
“太危险了”是采访过程中王琦多次提到的一句话,《高原·水源》画册中的作品是航拍,却并非通过无人机遥控拍摄,而是他将安全绳系在自己腰上,然后或弯着腰、或蹲在舱门旁,几乎将自己吊在半空中进行的手动拍摄。直升机随气流抖动得厉害,噪音也大,常常拍一天下来,王琦的整个膝盖都被磨烂,腰也非常难受,“所以我一直注意加强锻炼,就为了能在空中把稳相机。”
《高原·水源》画册中的作品
王琦印象中最危险的一次经历,是飞往洛扎曲峡谷拍摄时。“那天遇到强气流,直升机开始剧烈抖动,而上面还有高气压,飞不上去也无法降落,很危险。”还好飞行员经验丰富,最后安全落地。事后飞行员告诉他,“人生中,这个地方只来一次。”
为什么不为了安全考虑,用无人机拍摄呢?王琦说,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很多放大后精度不够。摄影师亲自手持专业相机拍摄,就可以通过曝光、对焦等拍摄手法,加入个人的情绪在其中。所以他每次拍摄都会带上3~4个镜头,以配合自己的拍摄目的。
目前,王琦正在拍摄“大美成都“系列摄影作品,围绕公园城市主题,记录成都美景,“现在已经有一组很不错的作品,明年估计会在成都呈现一次大型的展览。”他说。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曾琦 编辑 乔雪阳 图据受访者
原标题:吊在直升机上拍出绝美画册 成都摄影家再夺“平遥国际摄影奖”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