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7天一个温暖故事 你有没有被“成都式善意”感动过?

成都商报 2020-09-25 08:08

  

暴雨中送伞的环卫工唐洪成 

  

成都瑜伽馆老板用隔离带和立杆划出区域保护燕子巢

今年,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的“成都善·平凡之善——寻找身边的成都温度”2020城市公益宣传系列活动再出发且全面升级。3年来,“平凡之善——寻找身边的成都温度”公益活动以平均7天一个温暖故事的频率,展现“成都式善意”,为鼓励善行义举专门定制的“平凡之善卡”,也已发放3000多张。

“成都善·平凡之善——寻找身边的成都温度”2020城市公益宣传系列活动,就是鼓励市民践行、发现、传播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善举、小善大爱,积极传递“成都温度”,用身边榜样的力量引导市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唱响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旋律,在全社会深入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注入丰富的道德滋养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成都善·平凡之善

是爱上成都的理由

成都的平凡之善,是爱上这座城市的理由。一个个发生于日常岁月、寻常巷陌中的平凡之善故事,在人与人的交集联结中形成“链式反应”,善行和善心层层传递、放大,汇聚成这座城市的温度。

今年6月,成都董家店路71号,两家店铺之间的一个围栏火了,在围栏上方,有一个燕子筑的巢。这背后,是三个成都人的暖心之举。

今年3月中旬,瑜伽馆老板郑玉看到店门外面经常有鸟屎,发现是两只燕子在店招灯箱配电表上筑了巢。郑玉和店员们并没有打扰燕子,反而多了一项工作——清洗地面。5月,两只燕子还孵出了四只小宝宝。

瑜伽馆隔壁是一家面包店,店老板田宇为了防止鸟屎拉在路人身上,花了200多元买来4根支柱和红色隔离带,支起围栏,再到文具店打印告示。

打印告示时,文具店老板雍皓岚觉得这是件好事,自己想了文案,并帮忙免费打印好。6月5日,贴有爱心告示的红色围栏支了起来。

支起围栏、贴出爱心告示之后,有些家长路过时,会专门停下来,让孩子从小学会爱护动物。

这一幅人与燕和谐共处的优美画卷,怎能不让人心生欢喜。这个平凡之善故事被“成都善·平凡之善——寻找身边的成都温度”2020城市公益宣传系列活动发掘报道后,人民网、北青网、四川在线等媒体纷纷跟进。网友们纷纷感叹:“这是成都公园城市生动的宣传片!”

从瑜伽馆到面包店到文具店,一个人带动一群人,“护燕三侠”的故事再次生动诠释了“成都式善意”。一个个鲜活的平凡之善故事,于细微之处点亮道德之光,用凡人善举托起文明高度,引领着温暖动人、欣然向上的社会风尚。公园城市里不仅有绿道雪山、飞燕鱼虫,还有与之匹配的优雅善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成都迸发出时代风采。城市之美、人心之美,共同构成了爱上成都的理由。

成都善·平凡之善

源自天府文化的滋养

成都的平凡之善,源自天府文化的滋养。这座拥有4500年文明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孕育出“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成为成都善最源远流长丰富深厚的滋养。

9月8日早上6点40分,家住青羊横街的彭先生像往常一样出门晨练,途经浣花溪公园附近时,3个环卫工人正在呼救,说有人掉到桥洞用于网垃圾的网兜里……

彭先生和另一位热心市民,马上脱掉衣服,几乎同时跳进河里,向落水者游去。不一会,又一位热心市民下水,把落水者抱住,准备配合营救。“接到!”正在这时,桥洞上方有热心市民抛下来一个拴了绳子的救生圈。彭先生接住后向落水者游去,顺利将救生圈送达。

经过三人合力,加上围观群众从侧方齐心协力拉拽绳子,终于将落水者救上岸。而当民警准备登记时,几个救人者已悄然离去。

后来,记者联系上参与救援的彭先生,为他送上“平凡之善卡”。彭先生很低调,认为自己只是和现场的热心市民一道,做了一件“成都人遇到都会做的事”。他说,把人救起来后,围观群众又是鼓掌又是欢呼,让他觉得特别温暖。

见义勇为,是身体力行“平凡之善”;鼓掌欢呼,是对善行的褒奖,也是善意的传递。浣花溪畔、成都街头的温暖故事千年流传,生生不息,是市民传承创新天府文化的生动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都表达,是成都城市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外化诠释。

千年底蕴耀今古,善意流转是成都。

成都善·平凡之善

是涌向全国的暖流

“成都式善意”,不仅是成都市民的日常,也在新媒体时代,迅速涌向全国全球。

7月30日,“网友发文向送伞环卫工道歉”登上微博热搜,“平凡之善卡”获得者、成都环卫工唐洪成和市民赵女士的故事让人感动。

原来,7月23日早上,成都市民赵女士因遇暴雨,无法出地铁站。这时,环卫工唐洪成手里拿着雨伞和两件没有拆封的雨衣走了过来。

周围的人和赵女士都以为唐洪成是卖雨衣雨伞的,没有去接。看到一直没人要,唐洪成把伞直接递给了赵女士,说“赶紧拿着”,转身就走了。赵女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担心大家淋雨才送伞和雨衣,却被自己误会了。7月25日,赵女士专门找到唐洪成,道谢加道歉。

即使遭到误解,也不冷却善意。成都善,已然成为成都递给全国的一张人文名片。成都温度暖了网友的心,全球全国的网友也正在用“打卡”、“蓉漂”等各种方式,回应成都。

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崇德是必备的特质;一个与世界对话的都市,友善是最美的语言。走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征程上,我们需要与之匹配的城市文明为城市凝心聚力。像成都人那样生活,不仅有让人惊叹的成都速度,还有直击人心的成都温度。成都式善意,让成都更柔软,让成都更有力。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实习记者 王培哲

编辑:邓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