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下涧槽社区治理的标本价值

成都日报 2020-10-09 08:02

下涧槽社区的华丽转身,是成都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三年多来的一个缩影。

国庆中秋长假的前一天晚上,一场献礼新中国成立71周年的社区嘉年华文艺演出在成华区二仙桥街道下涧槽社区文体活动中心举行。高水平专业化团队的演出让居民大呼过瘾,社区群众用自编自导的舞蹈献礼祖国,致敬美好生活。

社区居民眼里的美好,也是心里景致的投射。

在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实践中,这个占地面积0.72平方公里、居住着5373户、14782人的大型国有企业老旧生活区,紧紧围绕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目标,坚持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探索建立了党建引领、政企联动、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工作机制,使老旧小区实现有机更新,老邻居体验新生活,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20天前,中组部研究室相关负责人率队走进这里调研,对当地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及老旧小区治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下涧槽社区的华丽转身,是成都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三年多来的一个缩影。

如何把“夯实基层基础”提高到党领导城市工作全局来统筹,如何把“大城善治目标”聚焦到城市基本单元来落地,如何把“党建引领治理”压实到党的基层组织来推动,如何把“城市转型发展”延伸到微观空间场域来驱动,如何把“人民至上理念”具化到创造品质生活来落实?

近日,记者来到下涧槽社区进行实地探访,从多个维度探寻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区域化党建链接共建资源

政企联手,70岁老旧院落有机更新

改变,从“破面子”开始。

“正在拆改,春节前就可以交钥匙。”吴大姐惬意地指向正在改造中的旧居。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来到成都机车车辆厂后,此后40多年,吴大姐都工作和生活在下涧槽社区。她见证了这里的火红岁月,也看着它与自己一起走向“暮年”。

吴大姐所在的5栋,是社区内原中车成都公司宿舍改造剩下的最后一栋楼。作为曾经在小区“破墙”改造中“闹得最凶的那一个”,吴大姐和邻居们如今也成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伴随着下涧槽社区“破墙”开始的,是成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的破题。

时间回到2017年下半年,随着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的召开,下涧槽社区被确立为成华区3个市级示范社区之一,一场酝酿已久的改变拉开帷幕。

“先自治再整治”。下涧槽社区开启改造的“破冰之旅”。

社区党委书记李平清楚地记得,社区组织社区规划师团队,与居民小组长、网格员、议事小组成员、楼栋长等一起,前后发放了2600多份调查问卷,并根据线上征集来的2000余条居民的意见建议,最终确定了党建引领、政企联动、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改造模式。

2018年开始,成华区与中车成都公司共同投入2.7亿元,按照“拆墙并院、空间再造、保留记忆”的改造思路,对生活区及周边环境进行有机更新。

“我们主要负责院落内部的‘三供一业’改造和院落整治,成华区政府进行院落外部的道路整治、公共服务空间打造、特色街区提升等工程。”全程参与院落改造的中车成都公司社会事务部党总支书记侯卫东印象深刻,在他看来,政企携手在实现老旧小区改造提速的同时也更加专业化。

站在小区内的“一坪”,看着原有的13个院落拆墙开院打造成如今眼前的这个大院落,社区居委会主任程进感触更深,“党的组织功能把资源链接起来构建城乡社区的治理共同体。”

在成都,4000多个城乡社区也是4000多个发展治理共同体。

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中,成都健全市、区、镇街、村(社区)、小区五级党组织纵向联动体系,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向城乡基层治理各领域拓展,向小区院落等治理末梢延伸,以党的组织覆盖和功能链接整合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发展治理。

老小区换新颜、老邻居品新生活。

党组织、企业、居民、社会组织等形成合力,在2019年春节前就让社区焕然一新:拆除的500余处1.5万平方米违建,变成新增的1.2万平方米绿地和5000平方米的公共服务空间;改造后的126栋居民楼、284个单元和5373户老房子中的新立面、铺设的水电气新管道,带来美丽宜居社区的新形象,群众美好生活的新体验。

多元化参与拓展共治渠道

高品质便捷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改变,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是关键一招。

秋日的早晨,社区主院落里道路整洁有序,左邻右舍见面微笑致意,党群服务中心内,志愿者带领小区居民正在练舞,就连散落在小区门口的几辆共享单车,也被整饬得锃亮。

去年开始,曾经搬离的老邻居们又回来了。从搬离到搬回,见证的不仅是社区“面子”的变化,还有“里子”的改变。

“左手边的党群服务中心可以办社保、处理车辆违法、办护照,还可以修补衣服,理一次头发才7元。”居民姜长盛每天上午都会来到主院落的户外活动中心喝茶聊天,“出门斜对面就是文体活动中心,我爱人是社区唯美舞蹈队的,现在既有免费排练场所,还有专业老师指导,好方便嘛,都在楼下几分钟步行范围之内。”

社区发展治理的用户是居民,要让居民满意,离不开多元参与、多元共治。姜长盛看到的改变,来自于“群众性”和“专业性”的有机结合。在成都,3.2万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与社区结对共建,释放党群携手共建共治活力,引导全社会和广大市民共同建设美好生活家园。

李平告诉记者,围绕居民需求,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发展治理支持中心资源整合、孵化培育、供需对接、社区服务作用,引入社会企业社会组织39个、发动居民组建自组织21个、与12家驻区单位合作,通过项目活动开展,有效推动社会力量服务到社区建设中,形成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广泛发动社会组织、社会企业、驻区单位、两新组织代表及辖区居民参与社区营造项目规划,用规划激活居民参与热情。”

随之而来的是,作为社区公共服务的“主阵地”依次得到营造:党群服务中心、市民文体活动中心,新建“邻里月台”社区营造中心,打造“岁月厨香”社区助老服务餐厅……

最近,居民杨先武参加了邻里月台里的社区邻里互助项目“义仓”:通过链接辖区爱心邻里和企业资源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支持。“都是老同事、老邻居,为社区做点服务和贡献让我退休之后又找到了归属感。”这里也是社区居民最喜欢的一处地方,居民手工艺品格子铺、市民会客厅、社会组织工作站、志愿者驿站、共享微剧场等功能空间一应俱全。杨先武告诉记者,这里定期举办攀牙非洲鼓队和有容剧社的驻演,“还有成华区图书馆分馆,闲来看看书、看看表演,退休生活很丰富。”

主院落的正中央,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是我们社区党建的‘物化’依托,也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组织‘化身’,我们在这里主要开展党群服务、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三大类服务,让居民充分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感受到党组织的‘身影’。”

一个点位集成多项服务。对此,中组部调研组给予充分肯定,“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非常接地气,实现了服务居民无距离。”

在成都,4000多个社区正进行以“去形式化、去办公化和改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全覆盖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的党组织活动阵地和服务空间越来越多,集成提供党群服务、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把高品质便捷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社区发展治理的“初心”,是让市民共享幸福,社区正成为市民的“美好生活共同体”。

供给创新与服务提质精准匹配

行政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转化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

改变,社区“活”了起来。

“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把各种资源调动、整合、运用起来,在改造社区环境和营造公共服务空间中尝到“甜头”的下涧槽社区将这一“绝招”用到了公共服务提供中。用成华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的话来说,就是“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政府兜底为保障,以市场补缺为突破,以培育各种社会组织为载体”的创新服务管理模式。

“依托基层党委的组织能力,融合进大量优秀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社区发展治理,这是非常有益的经验。”调研期间,中组部调研组再次给予肯定。

“政府引领、社会参与、市场化运营。”社会组织“爱有戏”负责人刘飞道出了如何将行政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转化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的关键所在。

在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童晶看来,下涧槽社区“党建引领、政企联动、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改造模式是成都构建 “城乡社区治理共同体”的经典范例。“充分体现了成都社区治理独有的‘五线工作法’:凝聚‘党员线’,强化党建引领;健全‘自治线’,突出居民主体;壮大‘社团线’,推动多元参与;发动‘志愿线’,聚焦供需对接;延伸‘服务线’,着眼精准高效。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机制新场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全方位需求,建设高品质生活的宜居之地。”

2018年,二仙桥街道通过政府投资500万元,以场地资源换服务的方式,撬动社会组织“爱有戏”投入社会资金15万元,采取“集中孵化+个性培育+专向引育”模式,对区域社会组织、社区企业进行系统培育和扶持。“目前,引入社会企业1家、社会组织71家,孵化培育了各类自治社群组织38个,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矛盾纠纷化解、邻里互助活动等超过10万人次。”

用资源换服务。

走到社区灯光球场前,李平告诉记者,在社区党委的引领下,“爱有戏”利用原机车车辆厂的文化楼、灯光球场等现有资源,创新推行“一元租金、资源换服务”“公益+低偿”的方式,引入院坝文化公司对文体活动中心进行管理运营,导入四川省歌舞剧院等30余家优质社会组织和企业,集成推出可满足市民多层次需求的各类社区服务“套餐”。

“我们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免费指导和体验的同时,每年为群众提供25场公益演出,营收的5%纳入社区公共服务基金。”灯光球场运营方四川院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刚介绍,去年灯光球场进行了50场以上的公益文化演出。“截至今年8月,累计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文化等5类14项专业文化服务,每周开展文体活动、公益培训、沙龙聚会等20余场。”

紧邻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的是社区与企业合作打造的176平方米的社区助老餐厅。“总体上是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出一点、基金贴一点、市场挣一点’的原则。”程进告诉记者,每人每天政府补贴12元之后,午餐7元,晚餐5元,就可以吃到两荤一素。

以需求为导向精准精细的服务供给体系,实现供给创新与服务提质精准匹配。记者了解到,成都的4000多个社区,正通过领办社区社会企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引进品牌社工机构等方式提供专业化、社会化高品质生活服务,推动居民自组织向功能型社会组织转化提升自我服务能力,激发党建引领、社会协同、群众参与、多元供给的内生活力。

由外至内,“活”起来了的社区,让城市更有温度,让市民生活更有质感。这是成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最初起点,也是最终落脚点。

□本报首席记者 侯初初 记者 李颖 文/图 

编辑: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