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 成都旅游缘何能C位出道

成都日报 2020-10-10 07:54

 

太古里、锦里等成为国内国庆中秋假期热度最高的旅游景点 本报记者 胡大田 摄

一组数据

■携程自由行数据:成都假期人气榜排名位居全国NO.2

■马蜂窝旅游大数据:成都高居假期年轻游客最关注的旅游目的地城市NO.1

■高德数据:成都假期夜游热度位居全国NO.1

■驴妈妈旅游网数据:成都入围黄金周热门客源地TOP10

……

在刚过去的国庆大假中,成都成为最具人气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在充分保障假日安全和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成都成功实现文旅经济强劲复苏发展。传统文旅IP、新业态新产品、文旅发展大环境等因素让成都在今年国庆中秋旅游中异军突起,C位出道。

有资源

构筑传统文旅大IP 彰显天府文化魅力

“成都本身就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也是联合国评出的中国唯一的‘美食之都’。这些品牌价值就是成都的金字招牌,这对于黄金周吸引游客有着其明显优势。”成都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陈颖博士认为,成都文旅资源禀赋优越,这也是近几年成都文旅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大熊猫文化、三国文化、古蜀文明等天府文化IP,塑造了成都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在此次中秋国庆长假中,这些成都传统文旅IP成为了重要“吸睛磁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包括文物区、西区及锦里)共接待观众48万余人;杜甫草堂(含浣花园林区)1-8日共计接待近30万人次。根据携程自由行数据,成都假期人气榜排名位居全国第二位;根据马蜂窝旅游大数据,成都高居假期年轻游客最关注的旅游目的地城市第一位,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宽窄巷、太古里、锦里、天府绿道等成为国内国庆中秋假期热度最高的旅游景点;根据高德数据,成都假期夜游热度位居全国第一位;根据驴妈妈旅游网数据:成都入围黄金周热门客源地TOP10;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驴妈妈旅游网、美团APP等平台均排名全国热门景区前十……

除了传统文旅IP,正在成都博物馆举办的“光影浮空:欧洲绘画五百年”展也在假期期间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这场高端的展览汇聚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60余幅油画珍品,以免费的形式向观众开放。在每日限流1.5万人的措施下,成都博物馆的入馆人数依然每天达到峰值。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展览吸引到了众多石刻爱好者的关注。

成都博物馆假期吸引大量游客 本报记者 李冬 摄

有创新

新业态新产品 业态创新促使市场回暖

成都积极抢抓国庆中秋假期文旅消费高峰期和机遇期,回补疫情对文旅消费带来的冲击影响。成都文旅业界更加注重游客感受、精品打造和需求体验,以刺激假日文旅消费推动文旅产业加快复苏发展、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平稳发展。文旅产品结合文旅消费需求更趋品质化、多元化和主题化的特征,聚焦乡村游、绿道游、生态游、民宿游、街巷游、数字旅游等潜力业态和新兴业态,积极打造更有温度、有品质、有创意的假日文旅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有力带动文旅消费强劲复苏发展。

据了解,成都市文广旅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策划推出20条国庆中秋旅游线路,涵盖林盘古镇、休闲乡村、美景美食、亲子游乐、公园绿道、非遗文化、网红“打卡”等不同主题,既串联起独具特色的川西林盘、天府古镇、绿道点位、特色街区等文旅资源,丰富了旅游产品类型和活动内容,也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参与体验感和出游吸引力。

成都全新打造假日民宿游产品,充分依托龙泉山、龙门山丰富的山地资源、森林资源,在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蒲江县、龙泉驿区等区(市)县打造独具特色的假日民宿游产品。

在锦城湖公园、青龙湖湿地公园等绿道公园举办2020成都公园城市生活节、文化演艺季、时尚生活展、美学花园集市等文旅活动,在假期掀起绿道游“打卡”热潮,成为拉动假日文旅消费的重要动力,充分彰显出成都作为“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的独特城市魅力和文创活力。

此外,成都还大力发展数据文旅新经济和沉浸式体验业态,鼓励引导景区借助区块链、5G、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手段,积极发展在线导览、虚拟旅游、线上展览等数字文旅经济。

根据锦城绿道公司智慧管理系统热力图显示,国庆期间绿道旅游约81.5万人次;大力发展假日夜间游业态,持续推进以“锦江故事卷轴”为主线的“夜游锦江”项目,在锦江沿岸精心打造“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节、夜宿”六大主题夜游场景。通过文创集市、文创展会等文旅活动,将周边特色剧场和文创夜市等浸入式文旅消费纳入夜游项目,为市民游客展示了充满诗情画意的锦江故事。

陈颖分析说,成都着重打造新场景,发展新经济。不管是川西林盘的打造,绿道网红“打卡”地的塑造,还是发展夜游经济,这些举措都发掘了成都新的文旅资源,打破了原有旅游资源的限制,吸引了新时代的游客。他透露,从统计数据来看,“90后”“80后”是文旅消费的主力。这些新场景、新的旅游资源成为成都文旅在国内领先的原因。

在发展的同时,对于文旅保障我市也毫不松懈。据了解,在此次假期期间,成都针对假日文旅消费全时段的市场特征,进一步全面推广错时延时开放制度,鼓励引导文化服务机构加大向社会免费开放力度,在安全等保障条件允许的基础上,鼓励景区景点适当延长游览开放时间,推出延时服务,为来蓉游客提供了更加温馨精致舒适的文旅服务体验。

锦里古街,一位游客在自拍 本报记者 李冬 摄

有助力

成渝双城联手 形成文旅“大融合”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出扩大了成渝地区,特别是成都地区文旅的吸引力,促进成都文旅业的发展。在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川渝文化旅游合作已有较好基础,先后签订了合作协议,搭建了会商会研机制,在共同打造国家级红色旅游示范带及精品线路、开通川渝旅游直通车、文旅联动推介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有益探索。川渝两地还将着力深入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将更加有利于持续巩固双方前期合作成果,进一步发挥两地优势领域的协同共振效应,切实形成川渝文旅“大融合”,共创川渝文旅“大发展”的生动局面。

陈颖预测,在未来,成都将培育更多高等级旅游品牌,如5A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这些高等级旅游品牌的培育也会使成都旅游品牌的宣传力更广、品牌影响力更大、市场竞争力更强。可以预见这能够使成都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国内重要旅游目的地的位置。本报记者 王嘉 

编辑: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