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成渝应联手争取 国家重大战略项目落地

成都日报 2020-10-22 07:23

res10_attpic_brief

成都金融城金融麦田 摄影 王勤

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是继今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之后,对该经济圈的再提升和再部署。

《规划纲要》释放了哪些信号?将给成渝地区带来怎样的历史新机遇?就此,记者专访了西南交通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光教授。

问:相比此前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规划纲要》有哪些新变化?

陈光:《规划纲要》体现三个新变化:一是新的发展定位。从“西部增长极”到“全国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到“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二是新的战略研判。从1月到10月,发展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全球产业链重组、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增强条件下,中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立足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包括成渝在内城市群和都市圈就是新格局落地的载体,是双循环得以畅通的关键节点。

三是新的使命担当。《规划纲要》确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发展同属国家重大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被中央寄予新的厚望,承担着构建新格局的新使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被赋予了构建新格局的新使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定位的新变化,根本原因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跃上新阶段,也根源于国家发展的力量消长和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深刻变化。

问:为何说“包括成渝在内城市群和都市圈就是新格局落地的载体,是国际国内双循环得以畅通的关键节点”?

陈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身居内陆、立足西部、辐射全国,其基本定位为,长江上游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因其不临海,要素和创新资源的集聚主要通过内陆地区间的差异性发展来过渡。因此与国内三大经济发展中心形成差异的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聚焦创新链价值链的应用端,除了部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培育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要依靠区域科技存量、战略装备和重大工程技术的牵引、推动、转化和应用,赢得特色发展。身居内陆的成渝地区,比沿海地区或早期通过外循环发展起来的地区,有了更大的循环腹地,也更具有内循环的优势和基础。也就是说,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最重要的实施载体。

问:站在“十四五”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还需哪些关键因素进一步赋能?

陈光:一是要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中国经济地理版图中的定位,作为中国长江流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西向、南向开放、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战略支点,形成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交相辉映的重点区域发展增长极。

二是要在“十四五”规划中详细梳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国家“双循环”中的产业发展重点和任务责任清单。

三是唱好“双城记”,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共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成都、重庆协作发展的高水平样板,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机制、新经验,并在全国复制推广。

四是成渝两地要联手积极争取在“十四五”暨中长期,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实验室、重大科学装置和重大工程在成渝地区新布局;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在区域内实施或计划实施的国家重大工程,建议要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支撑要素范畴,充分发挥国家重大工程关键共性技术溢出、前沿颠覆性技术引领、基础产业技术驱动的积极作用。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原标题:“十四五”期间,成渝应联手争取 国家重大战略项目落地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