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优势助力区域强势崛起

成都日报 2020-11-13 07:19

繁忙的成都国际铁路港 图片由青白江区提供

2019年12月11日,康佳集团首次布局落子成都,成都康佳多媒体项目落户青白江区欧洲产业城。成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伯禾也从那时候正式开启了“成都—深圳”两地跑的工作常态。

“今年3月31日,首条智能终端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4月底就实现4条智能终端生产线全部投产,6月底实现满产。实在太高效了。”回忆起项目从落地到投产过程,邓伯禾由衷地为青白江速度点赞。

高效的背后,是欧洲产业城高质量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青白江区在“十三五”期间砥砺奋进的真实印迹。“企业投资,最看重的是市场和区域潜力。”从选址说起,邓伯禾对青白江区的发展“做足了功课”。

过去五年,青白江区在沉淀中奋进。当前的青白江,正抢抓自贸区、综合保税区、金青新彭“一带一路”大港区、国家级经开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四区一枢纽”叠加优势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等重大历史机遇,畅通道、促贸易、聚产业、优环境,加快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借力临港优势

一座产业新城崛起于龙泉山下

“去欧洲市场,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合适的方案就是借助中欧班列(成都),最合适的地方就是青白江。”邓伯禾至今仍记得青白江区到企业考察时的介绍,“欧洲产业城具有载体资源丰富、毗邻成都国际铁路港的交通优势,符合企业布局和发展壮大需求。”

和康佳一样,看重欧洲产业城距离成都国际铁路港距离近这一地理优势的还有华鼎国联。“作为最早抢滩登陆欧洲产业城的产业化项目,中欧班列(成都)为产品通达全球提供了保障。”企业负责人说道。

在青白江区,中欧班列(成都)已然成为带动区域经济腾飞的重要“利剑”。根据青白江区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超1600列,增长55.9%,对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起到了重要作用;全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波兰、俄罗斯进出口增长尤为突出,分别增长203.9%和42.9%,其重要原因是成都至波兰的中欧班列开行量达到549列,货运量超4.5万标箱,同比增长82.4%;至俄罗斯的中欧班列开行量达到738列,货运量超6万标箱,同比增长77%。

在今年“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欧洲产业城中十多家做外贸出口的企业,成为中欧班列的最大“受益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欧洲产业城管委会主任沈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从成都国际铁路港管委会要到最新的数据。“成都国际铁路港是青白江区项目招引的名片。”沈伟说,“这也是欧洲产业城在项目和企业招引时最为重点推介的。”

近年来,巨石高性能玻璃纤维先进制造(出口)基地、天马高端轴承智能制造基地等诸多项目相继落户欧洲产业城。一座以承接适铁适欧产业为重点,以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加工贸易为主导的产业新城正在龙泉山脚下强势崛起。

致力筑巢引凤

立足长远发展的项目抉择

青白江欧洲产业城管委会办公的一楼,有一处可以坐着休息的区域。在这里小憩片刻,就可以感受到欧洲产业城的火热。短短一个小时时间,就有7家企业来参观考察。

欧洲产业城从一座白纸画图,平地而起的产业新城,迅速成为企业投资成都的“香饽饽”。“考察了很多地方,欧洲产业城追求高质量筑城,立足长远发展,选择项目时忍痛割爱的抉择让我印象深刻。”邓伯禾回忆说,“优质项目的聚集坚定了我们对功能区未来发展的信心。”

据悉,欧洲产业城重点招引已落地重大产业化项目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和适欧适铁“两头在外”进出口加工贸易企业,实行分类分区导入,坚持“亩产论英雄”,注重提升项目经济密度和质量,着力构建产业生态圈。在这样的坚持下,目前已集聚总投资近630亿元的重大项目18个,其中100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50亿元以上的项目1个、30亿元以上的项目4个、外资项目6个,外资投资近20亿美元。另有大唐高鸿、新松机器人等重点再谈项目18个,投资额达400亿元。目前华鼎国联、中国巨石、康佳电子(标准化厂房)、冶兴润达项目已建成投产,浙江天马、香港天宇等6个项目正加快建设,康佳制造、远洋大数据等6个项目正在做开工前期准备。

“高品质科创空间将成为欧洲产业城的一大亮点。”邓伯禾口中的亮点,是青白江区按照市委对科创空间的建设要求,对标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等先进园区,深入学习准确把握高品质科创空间产业、载体、形态、运营等方面特征,充分结合自身规划格局和开发时序,在北片区确定4.8平方公里核心区,构建“1+N”近20万平方米的蓉欧科创智谷高品质科创空间。戴德梁行、普华永道等专业机构于今年6月底完成高品质科创空间待建板块的规划编制。

在组建高品质科创空间运营实体方面,以蓉欧园区公司为主体,引入专业运营企业或头部企业。围绕企业和服务人群需求,实质运作政务服务e站,出台专项政策,构建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定期发布机会清单,导入第三方服务科创企业发展,谋划搭建各类对话交流平台,就近形成创新微缩生态链,打造政产学研用投一体化平台。

在功能配套方面,加快蓉欧智谷大楼建设,确保2021年2月正式投用。根据企业需求推进400套人才公寓装修,满足高端人才多元居住需要。引入专业公司,运营打造邻里中心,合理布局服务功能,引入创业咖啡和5G等应用场景……“我们期待这些美好场景早日变为现实,到那时,欧洲产业城这片热土将迎来更加强劲的发展势头。”对于功能区的未来,邓伯禾信心满满。

实事说话

抢抓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机遇

一批代表型产业集群雏形初现,连续三年获评“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区”“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区”,成都国际铁路港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十佳产业园区”。

过去五年,青白江区频繁亮相在聚光灯下。今年,在青白江区建区60周年座谈会上,很多退休的青白江人都有一种共识——过去五年,青白江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区域强势崛起。近期,青白江区“十三五”期间的各项“成绩单”陆续出炉。过去五年,青白江区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过2个百亿元级规模,2019年达到525.89亿元,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9.4%,居中心城区第二位,连续8年获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连续11年上榜“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十强”,蝉联“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和“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2019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2.3亿元,人均GDP达12103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64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004元,迈入全省高收入水平行列。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分别下降22.11%、44.43%,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经济发展方式、增长动能持续加快转变。

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在哪?青白江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感同身受。“过去五年,青白江区抢抓国际铁路港建设机遇,大力实施‘蓉欧+产业’战略,围绕优势资源、要素禀赋、产业基础,积极培育产业生态,初步形成以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为代表的产业集群。”说着,他便拿出一组数据向记者作了展示——2019年,新材料、绿色建材、智能制造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16.08亿元、119.18亿元和82.14亿元,较“十二五”期末分别增加85.7%、520.7%和200.9%;2019年全社会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1.3%。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聚集,尤其随着中远海运、菜鸟、满帮等为代表的现代物流领军企业落户投产,临港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态势强劲。

记者手记

坚持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开局之时,五年前的青白江区,正面临着国家战略转型,区域转型的“阵痛期”。但同样在那时候,中欧班列(成都)也正处于“甜蜜期”。

5年时间里,中欧班列(成都)成为区域转型的“内生动力”,也成为了经济腾飞、产业重塑的“燃爆点”。记者依然记得“十三五”开局之年在成都国际铁路港采访时的场景和话语。“高质量发展才是中欧班列的出路,也是青白江区转型的机遇。”这是青白江区的初心。

五年来,初心不变,终有回报。近年来,青白江依托国际铁路港建设,融入国家大开放格局,走出了一条港城融合发展,以通道带贸易,以贸易聚产业的新发展道路。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这一开放窗口,以及欧洲产业城、智慧产业城等产业发展载体,青白江在区域内开启了新的产业布局,即通过明确“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发展定位和“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略,构建“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格局。

编辑:邓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