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产大会蓉城论剑 首发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机会清单

2020-11-26 16:43  来源: 红星新闻网  

IMG_20201126_152907

红星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11月26日报道 体育赛事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与城市互动发展?成都体育产业发展情况怎样?今日,2020世界赛事名城发展大会暨成都市体育产业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以“蓉聚体育力量 共建赛事名城”为主题,进一步推进成都大运会筹备,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成都高标准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并在会上首次发布了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机会清单。

专家聚焦世界赛事名城建设

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主办,成都市体育局承办的2020世界赛事名城发展大会暨成都市体育产业大会全新升级,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赛事、产业和城市的话题进行思想交流、智慧碰撞。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副主席、成都大运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于再清表示,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下,世界赛事名城发展大会的召开非常不易。他认为,成都提出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愿景高远、路径明晰。近年来,成都市举办多项国际体育赛事并取得一定成果。于再清在肯定成都体育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提出更高希望,成都在办好赛事的基础上,要通过营销赛事取得经济效益,在经济、文化、精神文明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院长、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提出,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首先要跳出体育看体育;其次要推动成都体育“两个发展”并重;第三,创建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第四,完善国际赛事之都的赛事体系;第五,推动“体卫一体、体医融合”;第六推动体旅文商农融合发展;最后,要推动体育场景化、数字化建设。

体育赛事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与城市互动发展?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林显鹏建议,成都打造世界赛事名城做好顶层设计,对成都及周边的县城、卫星城进行定位,这个定位要放眼到成渝城市群,要放眼到长江经济带。就具体措施而言,第一,要利用东安湖体育公园打造城市商业综合体;其次,打造夏季项目与冬季项目平衡发展的体育名城;第三,大力推动职业体育落地生根,恢复金牌球市的美誉;第四,要推动体育主题公园的建设。

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机会清单发布

近年来,成都市积极转变体育发展理念,主动走出去,从“我们要什么”向“我们有什么、还需要什么”转变。会上,首次发布了“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机会清单”。

IMG_20201126_150715

此次发布的世界赛事名城机会清单包含了赛事活动合作、体育消费场景建设、文旅体融合、项目投融资建设、产品和服务等五大类别,共141个具体合作项目。其中:第一类赛事活动合作项目37个;第二类体育消费场景(场馆)建设及运营项目53个;第三类文商旅体融合类项目17个;第四类投融资建设类8个;第五类是产品及服务类项目26个。

“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机会清单”的发布有助于成都“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双相结合,为全球投资者、企业和人才提供了在成都发展体育的入口和机会,更好的助力成都体育事业和产业“引进来”和“走出去”。

体育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为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精神,成都坚持“谋赛”“营城”“兴业”“惠民”相结合,积极构建与世界赛事名城定位相匹配的体育产业发展大格局,全力推动世界赛事名城建设。

从2015年的体育产业收入392.24亿元,到2019年成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732.6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约258.7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1.52%。成都市体育产业发展强大动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并驶入平稳快速、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近年来,高标准举办第18届世警会,成都马拉松成为首个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成功申办大运会、世乒赛、男足亚洲杯、世运会等顶级赛事,大量的国际体育赛事形成了成都和海外的信息流,提升了成都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成都在全球赛事影响力城市榜单跃升至28位,连续12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成都国际体育赛事指数位居全国第二位,这些已成为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信心”和“底气”。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