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与《草堂》:成都文学并蒂莲

成都日报 2020-12-02 07:07

小学生在杜甫草堂诵读诗歌 本报资料图片

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上,外国诗人朗读诗歌

从2015年至今,《青年作家》强势崛起,《草堂》诗歌读本一鸣惊人,两份文学读本,犹如向中国文坛吹进的两缕清新的风,也成为成都两张闪亮的文学名片。

纯文学的编辑团队

扭转文学刊物颓势

成都市文联主席梁平回忆,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青年作家》以其鲜活的、青春的气息,曾与《萌芽》《青春》《丑小鸭》共同被誉为中国文坛的“四小花旦”。随着文学热潮的退去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青年作家》慢慢没落。

《青年作家》的遭际,让梁平很痛心,他向成都市委市政府建议,把《青年作家》收回文联,让她回归一本真正的纯文学刊物。

2015年7月,《青年作家》回归市文联,曾长期担任《星星诗刊》主编的梁平亲自担任《青年作家》主编,并请具有丰富纯文学期刊编辑经验的熊焱兼任副主编。2018年9月,熊焱正式调到《青年作家》杂志社,担任执行主编。

梁平说,“要做好一本文学刊物,有三个方面必不可少,一是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第二要具有较好的文学判断力、鉴赏力,以及执行能力强的文学编辑队伍; 第三,办刊人要有眼光、有格局、有胸襟,要有能够为文学献身的职业精神。”优良的文学编辑团队,具有成熟的办刊思想和丰富的办刊经验的办刊人,无疑为《青年作家》的再次崛起创造了基础条件。

文学刊物的栏目设置,总体来说离不开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四大板块,但编辑们还是力争在每一个板块做出差异化和独特性。在栏目设置上,也注意层次和结构。比如“中国经典作家访谈录”栏目,访问的全是有标杆意义的、在全国举足轻重的大作家,像莫言、贾平凹、铁凝、刘恒、阿来、余华、苏童、格非、王安忆等等。这样的名家访谈并不好做,作家们不愿意过多地接受采访,但编辑们还是想办法、下功夫,与名家对话交流,做出了有深度的专访,呈现成熟作家最新创作风貌,展示他们的人生经历、生活态度。

《青年作家》在小说栏目上也进行了区分,既展示国内名气大、影响广的优秀作家作品,也注重发掘年轻作家,助力他们尽快成长。比如势头正旺的大学生作家渡澜,最早就是由《青年作家》推出的。

“我们还设置了一个‘海外华语作家’栏目,展示在海外用华语写作的作家最近的精品力作,这个栏目在全国的文学刊物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搭建起一个在文字上对外沟通交流的写作平台,呈现海外华语作家的写作状态和写作面貌。同时最新的外国文学作品,我们也通过翻译引进刊登。”

一刊一奖一营

《青年作家》用五年找回旧时荣光

内容质量是最重要的,是一个刊物的生命线。《青年作家》狠抓文本质量,编辑生产高品质的文学作品。从2017年进行大改版以来,《青年作家》每年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等重要的文学选刊转载的稿件数量达三十篇,其中主要是小说。

“虽然文本内容是第一位的,但刊物要做好、做活,还需要活动、奖项来提升刊物的影响力,打出刊物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力,从而团结一大批作家、写作者和读者。”熊焱说。

2016年,《青年作家》杂志社创办纯文学写作奖项“华语青年作家奖”,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有潜质的45岁以下的青年作家,比如石一枫、肖江虹、双雪涛、班宇、孙频等,其中石一枫和肖江虹在后来还获得了鲁迅文学奖。

同时《青年作家》也奖掖了一批极具才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青年作家,比如徐则臣、张楚、田耳等,徐则臣在后来还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熊焱介绍:“华语青年作家奖选拔的是被大家公认的,有无限可能的青年作家,他们中已经有一部分成为了中国文坛的重要力量,还有一部分正在成为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现在,华语青年作家奖的含金量、权威性、评选眼光、前瞻性,已经获得了文坛的公认。”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著名作家李敬泽对于该奖几次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这个奖(华语青年作家奖)越办越好了,已经表现出它独有的特点,展现出了自己的个性,在众多的文学奖项中,凸显出它的特色来。”

“这个奖一直在成长,经过五年的洗礼,它越来越有自己的格调,自己的态度……这个奖的奖励对象,正是这样一种向着未来的、青春的、勇敢热情探索着的文学精神。”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阿来评价说。

“华语青年作家写作营”则是为年轻创作者搭建的文学平台,“青年作家有机会聚集在一起相互碰撞交流,打破观念壁垒,探讨文学写作的多种可能,将成为他们写作道路上重要的人生经历和青春记忆。文学是寂寞的事业,同龄人相互的搀扶、鼓励和温暖,将陪伴他们一起走过漫长的文学道路。”熊焱说。

一刊一奖一营,得益于这一全方位的办刊理念,《青年作家》杂志在四年多的时间里迅速崛起。今天,青年作家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中国作协副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评价说:“毫无疑问,《青年作家》是我国众多文学刊物中一家富有活力的刊物,多年来一直把培养青年作家作为神圣的职责。在今天纯文学逐渐回暖的时候,《青年作家》又以它开放、多元、先锋的精神一直走在改革的前列。”

李敬泽认为,《青年作家》已经成为一种现象,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为文学期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团结引领广大青年作家提供了启示和经验。坚持下去,必将有力带动成都乃至四川的文学繁荣。

《人民文学》主编、著名批评家施战军评价:“活力丰沛的青年心、实力雄厚的作家群,热力四射的好杂志、眼力敏锐深远的大编辑——非《青年作家》莫属!”

《草堂》诗歌读本

为天府文化走向世界搭建平台

在《青年作家》杂志迅速崛起的同时,2016年5月,成都市文联创办了《草堂》诗歌读本。

梁平说,杜甫草堂是成都的地标,是诗歌的千年圣地,而《草堂》诗歌读本,则是行走的诗歌符号。

1000多年前,大诗人杜甫栖居成都西郊,在这里留下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春夜喜雨》等诗篇,也留下了关怀民生的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今日的《草堂》,办刊的宗旨之一,就是传承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引导诗人写出关怀民生、关注时代的现实主义作品。

当下,诗歌刊物多不胜数,“在今天众声喧哗的时代,想要让一本刊物脱颖而出,你得与众不同,得有自己的特色。”梁平说,《草堂》诗歌读本得到了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狠抓内容质量,在高质量之外,印刷、排版、设计与众不同,有品格有品位,制作精良,呈现出高颜值。《草堂》一推出,就受到诗人的认同与读者的热烈追捧。

《草堂》刊发了大量好诗,被专业选刊《诗选刊》以及各种诗歌年度选本所转载的诗歌也无以数计。

在栏目设计上,《草堂》也沿袭了《青年作家》的成功模式,每个栏目都独具匠心,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非常现实”栏目,专门发表关注社会现实的诗歌作品。

每年《草堂》都会有一个评论主题,《草堂》有意识地以评论引领、探讨、发现当下中国诗歌的问题。

为了提高影响力,《草堂》也举办了自己的奖项“草堂诗歌奖”,目前已经举办三届,既褒奖了在中国诗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成熟的优秀诗人,同时也发现扶持具有潜质的青年诗人,其中,年度青年诗人奖一项,奖励的全都是90后诗人。“草堂诗歌奖”迅速得到了诗坛的肯定和赞誉,成为中国当下最具含金量的,权威性的诗歌奖项之一。

《草堂》最为人瞩目的,是它所举办的活动——成都国际诗歌周,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国际诗歌节之一,邀请来自全世界的诗人、全中国的诗人,给成都这座城市写诗。目前,国际国内诗人已经为成都留下了上百首诗篇, 这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除了成都,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够做到。成都国际诗歌周也受到了媒体的强势关注。

以活动提升刊物影响力是《草堂》和《青年作家》的办刊理念之一,成都国际诗歌周活动在客观上促进、提升了《草堂》诗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熊焱介绍,每次成都国际诗歌周结束后,组委会都会收到世界各国诗人的热烈反馈,他们都对成都国际诗歌周交口称赞,成都国际诗歌周已经成为成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平台。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先后如此评价《草堂》:“目前在中国的众多诗歌刊物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有特点的、有分量的重要刊物之一。《草堂》诗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草堂》诗刊所显示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为天府文化和成都诗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搭建更为宽阔的平台和载体。毫无疑问,它以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在诗坛独树一帜,并引领着当代诗歌风尚。

现在,“草堂诗歌奖”“华语青年作家奖”以及成都国际诗歌周,都得到广泛的认同与肯定。《青年作家》《草堂》两份文学读本,就像绽放的并蒂莲花,已经成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两张文化名片。

本报记者 汪兰

原标题:《青年作家》与《草堂》:成都文学并蒂莲

编辑: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