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我们的静气从何而来

成都日报锦观 2020-12-11 22:22

12月7日以来,郫都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省、市、区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处置专班,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实施重点区域封控,全面开展联合流调、核酸检测和溯源等工作。面对满屏的“郫都加油”,成都人最多的回应是“大家放心,我们不怕。”

每临大事有静气。成都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市井依然忙碌,商业依然繁荣,表现出沉稳有序的一面。这样的从容态度,体现了成都人特有的文化性格,更来自他们对疫情防控工作切实感受的底气。

这一份静气,来自于对疫情的常态化防控做好的充分准备。疫情发生后,成都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最有效的措施,争分夺秒阻断传播链条,从严从细组织推动排查、检测、封控、隔离、收治等各项工作。截至11日18时,全市已累计完成核酸采样1458900(一百四十五万八千九百)人,累计检测1361105(一百三十六万一千一百零五)人。目前,专业部门根据已有情况分析,确诊病例均是卢某某的密切接触者,此次疫情的脉络比较清晰,属于单一传播源头,及时阻断传播链条至关重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领导小组疫情防控组副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栾荣生表示,通过第一轮对相关密接者精准筛查,第二轮对周边相关接触人员筛查,两轮“包围圈”大概率能够把病毒传播范围“包围”住。

这一份静气,来自于与疫情的对抗中形成的中国经验。当前,我们的防控体系丝毫未变,分区分级的应对方略丝毫未变,闻警而动深入角落的机制队伍丝毫未变,服从大局万众一心的群众基础丝毫未变。在人员齐备、物资充裕的情况下,我们更有能力去应对当下的疫情。华西医院专家梁宗安对媒体表示,本次疫情为聚集性发病,而不是社区传播,所有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都与郫都区的首例确诊病例相关,符合聚集性发病相关联的特征。而对于行动轨迹范围较大的赵某某,已追踪到其密切接触者91名,次密接者130名,一般接触者838名,全部落实了隔离管控措施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医疗保障之外,严格监管冷链食品风险、加强交通口岸防控管理、持续做好社区防控工作……正在全市开展的疫情防控十项基础工作“大体检”,就是为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城市活力依然。

这一份静气,来自于这座城市素有的积极豁达的精神。乐观包容,友善公益,是天府文化浸润下的成都市民最鲜明的精神特质。年初的抗疫经历,让当下的社会心理更加成熟,抗疫知识更加完备,越来越多的人更加相信官方的信息发布,人们也越来越能够识别各种谣言,让理性、冷静与共情并行。检测点旁,商铺彻夜亮起的灯,为附近的工作者们照亮黑夜;操场上,排队等待检测的学生不忘拿起手中的书继续学习;高校师生打开手机闪光灯,列队送别核酸采集医疗队……肝胆相照的善心仁爱、生命至上的人文关怀,正将我们的力量紧紧凝聚。

这一份静气,来自于市委市政府全面动员,各级党委政府沉着冷静、靠前指挥、精准施策、科学应对,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忘我工作,充分展示了勇于担当、落实有力的过硬作风。

今年年初的疫情中,成都精准把握有效防疫和城市正常运行的时效度,得以成为全国复工复产复市最早、秩序活力恢复最好的城市之一。事实证明,我们能够经受住考验。前不久,“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揭晓,成都再获第一。幸福美好生活需要体验,更需要奋斗。当此之时,因时因势、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是有效应对重大风险考验的关键密码;上下贯通、系统高效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系,是维护城市安全稳定的坚固防线;百折不挠、乐观积极的成都人民,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中国疾控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此前在“如何防控秋冬疫情”论坛上表示,总体判断,即使在秋冬季疫情加重,我国不会再出现类似武汉的严重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今年以来,北京、青岛等多个城市应对散发病例的经验证明,病毒传播的大部分途径,通过有效的防控措施均被及时切断。疫情防控需保持灵敏反应,但也不必紧张过度。只要我们更加自觉遵从相关部门的防控管理措施和规定,统筹疫情防控和当前各项工作,不急不躁,从容有序,保持好的状态,就一定能战胜疫情,让城市继续蓬勃发展、向上向好!

程锦坪

原标题:面对疫情,我们的静气从何而来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