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地瓜蔓”连起城市社区温度: 一头是生活 一头是生意

成都商报 2020-12-13 07:51

  

地瓜社区咖啡厅 

  

售楼部改造的社区共享客厅 

  

北门书会将收藏的8000本书拿出供居民借阅

12月8日上午11点半,天气寒冷,路上行人不多。曹家巷地瓜社区内,颜世平坐在一把老式方竹椅上,身旁一个小木桌上摆着一个竹编暖水壶,沏着一杯热茶。门外一棵树下,颜世平的老伴儿肖英守着糖油果子的小摊,正忙碌着。

颜世平今年63岁,糖油果子卖了33年。很多老成都人都把他家店招——“成都小时候的糖油果子”,称作成都最“资格”的糖油果子。就在上月初,停业3个月的糖油果子店在地瓜社区重新开张,价格不变,5块钱一串。“这次开店不是以赚钱为目的,是想保留一些传统的成都技艺,关一家就少一家。”颜世平说。

“十三五”期间,一起在店里“复活”的,还有成都的盖碗茶。

纽带/ 通过社区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颜世平的糖油果子店,是地瓜社区的“门面”。穿过约30平方米的空间,打开一扇玻璃门,就是一个以红砖、铝合金等元素组成的空间,里面错落分布着咖啡厅、小酒馆、剧场、自习室、瑜伽室等。一门之隔,门外的老人围坐在木桌竹椅旁,喝茶谈天;门内年轻人喝着咖啡,带着笔记本或自习或办公。新老之间,在这里形成奇妙融合。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地瓜社区创始人周子书是颜世平开新店的重要推动者。颜世平说,两年前他就认识周子书了。2018年,支付宝全力赞助“小时候的糖油果子”摊摊改造,提供设计支持的就是地瓜社区。地瓜社区受金牛区政府邀请,打造曹家巷社区综合体功效空间,把闲置空间改造为居民共享客厅,恰好颜世平住在附近,他的店就成为一个孵化项目。“我们的核心是让居民在家门口实现价值。茶馆恰好是成都最早的社区活动中心,我们希望通过颜叔叔的店,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成都地瓜社区店长李俊岐说。

颜世平的店铺甚至桌椅,都由地瓜社区提供。“在我眼里,这就是成都的普通家庭。未来,这里还会建一个老虎灶。”他笑着说。

蜕变/ 售楼部变最美社区共享客厅

地瓜社区源于2014年由周子书发起的花家地地下室改造项目,目前在北京已有4家。在成都,曹家巷的地瓜社区于去年开始打造,上个月月初进入试运营。

打造前,周子书曾组织20名设计学院学生来曹家巷进行调研,形成初步方案后,再由社区居民自己投票决定。

为什么选择曹家巷?

提起曹家巷,老成都人都不陌生。曹家巷修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处在成都一环,当年是成都市首批楼房,都是三层红砖房。

拆迁时,曹家巷人提出了“居民自治改造”这个新模式,摸索出了“依靠群众去做群众工作,依靠多数群众去做少数群众的工作”的“曹家巷工作法”,成功破解了困局。

其中的关键,是让老百姓自己参与到改造工作中,按自己的愿望改造城市,自己做决定。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营造。

正因如此,周子书接受了金牛区政府的邀请,把地瓜社区的理念带到成都,依托曹家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金牛区驷马桥街道办事处、曹家巷社区居委会共同打造了曹家巷地瓜社区,为当地百姓提供新的社区服务,用“地瓜”来打造最美的社区共享客厅。

这个逾2000平方米的空间,改造前是一个售楼部。现在,蜕变成聚合政府居民办事大厅和社区居民共享空间的地瓜社区,既是供居民玩耍休闲的天地,也是居民自主创业的孵化园。

社区赋能/ “产消者计划是地瓜社区的核心”

“社区的英文是community。小时候住大杂院反而有社区的感觉,邻里之间互相联系,有社交机会。现在,关起门来,谁也不认识谁。”李俊岐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地瓜社区看上去是在做空间改造,实际上是社会关系营造,其本质是共享与产消一体。“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技能交换到一个理想的价值。”他说。

“产消者是地瓜社区的核心。”Masa是地瓜社区产消官,负责产消者整体运营工作,她告诉记者,“每个个体都能成为一个品牌,现在我们正和曹家巷居民一起,创造有温度的在地的品牌。”目前,地瓜社区有Mamaland麻麻地女性品牌,用瑜伽、普拉提、心理疏导、互助会等形式,帮助修复女性身体和心理问题。此外,为了激活母亲角色对自我的关注,在未来还会帮助有技能的妈妈在社区落地创业项目,为没有技能的母亲提供技能培训、场地实习、工作推荐等。

除了Mamaland麻麻地,地瓜还与曹家巷社区居民张鹏和张伟兄弟,合作创立了北门书会品牌。后者将收藏的8000本书拿出,供居民借阅,同时,以读书会、文化对谈、书展的形式进行文化输出,激活曹家巷的在地文化。

李俊岐既是店长,也是一名产消者。他大学专业是古典音乐,两年前从兰州来到成都,希望借地瓜社区平台向民众普及古典音乐。他在这里已做过2场古典音乐赏析会,这里的居民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超出他的想象。“这位社区居民本职是程序员,但对古典音乐非常热爱,很了解莫扎特和贝多芬。”他指着一张活动照片说。

Masa说:“除了有技能的人群用自身技能‘激活’其他人,对于没有技能的居民,我们后续会通过‘职业技能包’为他们创造技能,比如培育咖啡师、瑜伽老师等,引导他们去开发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此外,青羊区西体路也正在打造以教育为主题的地瓜社区。李俊岐说,社区营造是地瓜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把项目做好做精后,再把‘地瓜’的藤蔓延展激活城市的社区活力。”

采访快结束时,几位社区老人来到地瓜社区的咖啡厅,他们坐在咖啡桌旁谈笑风生,面前摆着咖啡。“他们是地瓜社区的忠实粉丝。”李俊岐说:“成都的包容性是全民的,男女老幼,都愿意拥抱新事物。”他笑着提起一件事——咖啡馆第一天开业时,第一批办理咖啡月卡的社区居民不是年轻人,而是6位阿姨。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摄影记者 吕国应

编辑:邓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