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场景营造为着力点 更好满足居民美好期待

成都日报 2020-12-17 07:05

走进玉林西路,远远地就可以看见一栋通体透明的玻璃房。走近后才发现,这是一家由街区内废弃自行车棚改造而成的社区美术馆,馆内一场名为“量子纠缠”的画展正在展出,来往居民纷纷驻足欣赏,在社区美学空间感受多元文化。

社区美术馆以多元体验为特征的社区生活场景,正引导居民改变生活方式,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社区发展治理活力。

着眼市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城市永续发展,成都以创新场景营造构筑社区发展治理新优势,以完善智能治理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新效能,努力探索现代城市治理新路径,开创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关键词:共建、共治、共享

推动产业社区功能

向综合性维度拓展

如果社区美术馆是传统社区的“华丽转变”,那么位于桂溪街道的月牙湖社区O2S营造空间则是产业社区的创新突破。

据悉,O2S营造空间以产业、空间、服务、共治、智慧等场景营造路径进行打造,推动产业社区从单一的经济功能向文化功能、治理功能、服务功能等综合性维度拓展,以促进产业社区治理和企业发展、员工成长互为支撑、共生共荣。

记者看到,这里不仅配备了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群众工作之家”、自助政务服务等,更有社区联盟单位提供的特色共享办公服务,如会议室、人脸识别储物系统、午休睡眠舱、母婴室等,呈现出产业社区服务的新场景。

“月牙湖社区内多为集商、住、酒店于一体的开放式楼盘,有5300多家企业,所服务的近10万人口中除了居民还有企业员工。O2S营造空间就近设在大家身边,不仅是将服务下沉,更希望通过服务共享的模式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社区共治。”月牙湖社区负责人陈立容说,社区还与街区综合党委、辖区企业、社会组织签订了共建协议,开启送服务进社区、聚资源在楼宇的创新性产业社区治理工作模式。

以场景营造激发社区活力,成都高新区日前还举行了“公园社区”新场景需求发布暨新产品推介活动,现场发布了28个“公园社区”新场景需求,涵盖邻里生活、智慧信息、产业功能、特色街巷、生活绿道5大类,从中可以看到成都高新区“公园社区”建设的未来之景。

“我们希望吸引高新区企业及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社区场景营造,通过布局完善各类公共服务需求,展现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美学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社会价值在社区的充分融合,真正回应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政府推动落地、企业入驻推介、居民参与体验的三方协同,希望释放出“公园社区”蕴藏的消费活力和经济发展巨大动能。

关键词:可进入、可参与

“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打造新经济新消费场景

沿东山大道向东南方向,在跨过鹿溪河的第一个路口右转,顺着鹿溪智谷绿道向内步行约几分钟,一座川西林盘式建筑便出现在眼前。这里便是天府新区鹿溪智谷核心区前不久才正式开馆营业的网红打卡地——鹿溪·馆里。作为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生活场景营造重点项目,天府新区通过对鹿溪智谷原游客中心进行空间重新改造升级,设置图书阅览、儿童空间、文创产品展示、共享办公、文化交流、咖啡服务等区域,将原有建筑打造成新型、开放式复合空间。

当前,各具特色的“场景”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经济和生活,传统社区空间正向融地域、生活、情感、价值等于一体的场景延伸。天府新区坚持公园城市理念,加强商业运营策划,结合新区定位和特点,按照国际化、品牌化的思路,提供有新区特质、群众共享的公园服务,营造出一大批受广大市民群众喜爱的、可进入、可参与的新经济、新消费场景,鹿溪智谷便是其中最亮眼的场景之一。

鹿溪智谷依托鹿溪河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本底,以河道为轴线、湖泊为节点,高水平规划建设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为主要方向的鹿溪智谷高技术服务产业生态带。把“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概念融入到现有的业态布局中,鹿溪智谷将美食旅居、文创体验、潮玩运动和生态空间有机结合,形成完善的商业生态和产业配套,融入品质新经济、新消费场景,打造一个以人文为基底,宜人宜居,产商融合的公园城市新地标。

“努力构建具有世界影响力、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场景,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旅行、工作和生活。我们将加快鹿溪智谷区域整体环境规划打造,精心组织施工,推动区域整体按期呈现。”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与鹿溪·馆里相隔不远,鹿洄·天府川菜文化中心也进入了最后的施工阶段,计划于明年年初开门营业。未来,这里将构建更多消费场景、商业场景,更好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

关键词:乡村社区、产业社区、城镇社区

营造公园城市三大场景

全面提升社区人居环境

社区生活空间作为承担着社会服务和社区生活双重功能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场景的核心组成和社区发展治理拓展延伸的重要阵地和战场。

把场景营造作为深化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着力点,成都正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引领,以大运会城市森林绿化景观建设为抓手,营造公园城市城镇社区、产业社区和乡村社区三大场景,深化公园社区共建共享,推进绿色空间与社区生活有机融合,全面提升社区人居环境,展现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良好形象。

对公园城市乡村社区场景,成都提出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户覆盖率分别达到70%、90%、100%。

对公园城市产业社区场景,成都将编制完善产业社区规划,并实施社区公共空间建设提升行动计划,建设共享空间35个和“上班的路”100条。探索建立产业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县两级责任清单和项目清单制度,结合不同的产业社区类型特征,加快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

对公园城市城镇社区场景,成都市将营造“一社区一场景”,打造国际化社区28个,其他主题社区20个。还将进行锦江公园社区综合整治,打造6条滨水慢行街区示范段,打造8条示范特色街区。实施老旧城区改造,改造棚户区5238户、城中村2127户、老旧院落300个,完成122条背街小巷环境品质提升,打造22条示范街巷,完成“两拆一增”点位1000个。实施社区有机更新,新改建“小游园·微绿地”102个、社区微更新330处,建设“回家的路”100条。实施邻里关系营造行动,培育10个邻里交流品牌。

本报记者 吴怡霏 曹凘源

原标题:以场景营造为着力点 更好满足居民美好期待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