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成都人的“生活圈”这些场景营造示范点位承载市民的诗意和远方

成都日报 2020-12-18 07:52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随着工业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推动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回归生活导向,传统社区空间正向融地域、生活、情感、价值等于一体的“场景”延伸,一个个社区场景拼接了生活的全貌和图景、承载着梦想的诗意与远方,场景营造作为深化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着力点,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经济和生活。

成都着眼于市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城市永续发展,以创新场景营造构筑社区发展治理新优势,以完善智能治理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新效能,努力探索现代城市治理新路径、开创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一批初显成效的示范点位已经悄然融入成都人的“生活圈”。

望平滨河街的几何书店,为市民提供了休闲阅读的体验空间

望平滨河街的几何书店,为市民提供了休闲阅读的体验空间

A 成华区猛追湾片区

老成都、国际范的社区文化生活圈

很多住在附近的老成都人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望平坊的“变迁”——老成华国税局的办公楼,已然变成了集“猛追湾故事馆”“几何书店”“共享办公”于一体的功能复合、形式多元的体验空间;人民纸箱厂老楼3层新设了梅花剧社,不卖票,只需花十多元买杯茶,就能看戏听曲儿;长约1000米的滨河商业街,以时间为线索,记录1953年至1998年成华区工业发展史上的10个“第一”,并以光影装置和互动装置呈现。除了景观提升打造,商业街还引入了30余家网红轻餐甜品。

近两年的猛追湾,在市井和小资生活混搭下,迎来了一次有成都特色的“逆生长”——老的记忆和故事从未改变,新的元素在不断加入融合,区域活力迎来升级。

猛追湾的蝶变,背后更有着成都在社区场景营造中的诸多探索。记者了解到,通过率先采用“EPC+O”模式引进专业公司作为主体,按照“设计、施工、运营”全链条商业化逻辑,大力实施优质资源“收、租、引”,对项目实施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商业运作。

此外,还通过街区综合党委发动商户开展国际化社区建设,通过万科专业化运营资源,形成街区商户由被动到主动参与城市微更新的良性互动模式。聚焦市井特色与国际时尚,打造业态丰富的消费场景。推出“滨河文化体验+原创设计+轻餐”最美网红甜品聚集区、“地道美食+梅花川剧+冰人皮影戏+复古老茶馆”天府文化共融区等,坚持锦江夜游、高塔夜秀、美食夜市、酒吧夜娱、民居夜宿“五夜联动”,围绕滨河文化、川剧文化、美食文化、熊猫文化等本土文化品牌,策划开展街头艺人秀、沿河光影秀、音乐秀、望平滨河市集等100余场具有显示度和影响力的活动,营造出老成都、国际范的社区文化生活圈。

hyperlane超线公园(效果图),将打造城市景观长廊和多元社交平台

hyperlane超线公园(效果图),将打造城市景观长廊和多元社交平台

B 新都区hyperlane超线公园

城市上空打造一条2.4公里的景观长廊

开车驶入新都学院路一侧,四川音乐学院的对面,便会看到一段长2.4公里的道路旁地块已经分段打围。很多新都市民都对这一片区的未来充满着期待。

“这里未来将呈现一个设计理念前卫的hyperlane超线公园。”新都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hyperlane超线公园不仅是一座引领潮流时尚的商业中心,同时也是辐射新都全区的文创产业中心,而且还是一个与公园城市理念融合的城市空中公园。”

据项目方负责人介绍,超线公园是在城市既有空间上构筑一个复合建筑、景观、街区、空间、艺术、社会的多维城市集群,地面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有滑板公园、音乐飘带公园、涂鸦公园、互动艺术装置等城市休憩功能,在城市上空打造出一条2.4公里连续性的城市景观长廊,同时项目还将依托四川音乐学院优势资源,规划文化艺术空间、艺术教育基地、国际化现代青年公寓、新潮流空间等,打造一个符合网红、创客、潮流、社交等互联网商业元素的多元社交平台。

“选址于此,主要看重川音的高校优势。”hyperlane超线公园项目总经理陈雷道出心声,“靠近学生生活区,周边年轻人群对潮流时尚、富有视觉艺术的社区生活方式有着强烈向往,为场地打造集文创产业、美食文化、全龄艺术教育及复合商业为一体的多维产业和社交聚集群提供了思路,营造多种生活化特色街区场景。”

新都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新都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hyperlane超线公园将以校园经济为内核,衍生文创、全龄艺术教育、数娱经济等多维产业集群,服务四川音乐学院、西南石油大学、成都医学院约7万师生,辐射区域约10万城市中产客群,24小时全时段经营,着力夜间经济,实现都市生活和消费体验的全面升级。

C 青白江区革新社区

服务做在前头 社区治理向小区外延伸

“我很喜欢来这里,放松身心,享受闲适。”青白江区革新社区居民张勇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的特色功能空间——蓉欧风情会客厅赞不绝口。

一个入住人口不到4000人的社区为何要占用2层房子,精细打造10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呢?社区党委书记李波道出缘由:“我们得把服务做在前头。”

公共空间的打造成为服务做在前头的“第一步”。走进党群服务中心一楼,整个大厅整洁明亮,可为居民提供集咨询、办理一站式服务。从楼梯拾级而上,承载着时代变迁的老照片陈列在楼道间。二楼,一个国际范儿十足的蓉欧风情体验厅让人眼前一亮,大厅主体形状是一个火车头,寓意着中欧班列带领大家驶向幸福生活。

如何将服务外延?革新社区从公园绿道上“做文章”。

“这里有很多健身器材,社区还专门设置了休息区,服务搞得好。”记者采访时碰到正在同华大道绿道打乒乓球的小张说,他家就住在革新社区海布斯卡小区。小区内活动场所有限,好在社区将小区外的空间进行了合理利用,感觉特别方便。

“针对居民需求,我们整合资源,利用绿道开辟运动场,方便居民健身活动。”李波说,社区创新思维,将社区治理向小区外延伸,设立“凤凰里·小憩”革新驿站,打造“林海竹缘”居民休闲点,为辖区居民提供休息、充电、饮水、志愿者积分兑换等生活服务,增强群众对城市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社区治理,以人为本。如何在服务居民的细微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呢?青白江区委社治委负责人介绍说,革新社区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旁边是金科小区大门,针对居民入住后的生活需求,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开了一家超市,为陆续入住的居民提供“门口购物”的便利;再比如革新社区不拘泥于辖区内资源,而是强化片区化思维,按照公园城市理念,将文体中心、凤凰湖、水街、绿道等一并纳入视野,统筹谋划社区场景,形成了可借鉴的示范经验。

林倚晗 本报记者 赵荣昌 文/图

原标题:来看看成都人的“生活圈”这些场景营造示范点位承载市民的诗意和远方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