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以高质量运营筹备迎接大线网时代

成都日报 2020-12-19 07:58

成都地铁,生活一脉

昨天,成都地铁五线同开,创下世界纪录。5线7项目216公里开通后,成都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558公里,成为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第四城”。

不仅运营里程创纪录,2020年的开通项目全部以“最高标准”通过专家评审,充分体现了成都地铁线网运营筹备的高质量与高水平。

这些成绩背后,是成都地铁运营人的艰苦付出,他们以担当、智慧与汗水,书写成都地铁时代华章。

突破常规机制

攻克多样化线路同期筹备难题

5条新线同时开通,涉及里程达到216公里,线网筹备与单线路筹备有着本质的不同,背后的运营筹备工作千头万绪,困难可以想见。

犹如面对命题作文第一步需要“破题”,面对这项前无来者的高难度工作,如何破解?

首先是机制搭建。成都地铁运营公司一把手亲自挂帅,抓新线筹备工作。公司成立多线路保开通领导工作组,各业务分管领导按板块包保,每周组织例会推进各项工作;由职能部门牵头成立线网筹备统筹小组、自建项目管理小组、联调实施小组、验收消缺小组,负责下发任务清单、卡控重要节点,当好裁判员,做好“统”的工作;同时,由负责各新线运营的分公司成立五个筹备小组,分公司副总担任负责人,每个小组“包干”一条线,为共同的开通目标比学赶超,将各项任务化大为小、分层协调、挂图作战、逐项落实。

“科学的工作机制,成为各项工作的基础,为新线筹备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为打赢这场难度极大的新线筹备‘硬仗’,打下了重要基础,提供了关键性保证。”成都地铁运营公司新线部副部长张自鹏说。

接着是有序筹划。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应对多线同期筹备的巨大压力,公司着眼于5条新线开通后的558公里大规模线网的运营管理,从2017年就开始进行全面筹划,通过每年开通的新线锤炼队伍、优化流程,让新线筹备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也对关键人员进行筛选和储备;2018年起,持续开展了人员储备及培养、线网指挥调度、客运服务提升、设备智能运维、应急管理体系、线网资源共享、物资管理优化等7个大线网筹备课题的研究,为今年5条新线的高水平开通提供了内部支撑。

最后是攻坚克难。针对2020年开通线路的各具特色以及全自动驾驶、高速市域快线、超长线路、大线网筹备等难题,公司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开展差异化筹备工作研究,形成了全自动线路68项运行场景、快慢车混跑运营组织、超长区间的疏散及维保组织、交流供电电磁兼容、24个换乘站扩能改造等40余项差异化研究报告,并通过运营前置将所有的研究成果在设计施工阶段予以落实。

成都地铁9号线智能导乘屏

打造智慧地铁

迎接成都地铁全自动时代

在集中开通的多条线路中,9号线无疑是最为特别的,它开创了成都地铁全自动驾驶的先河,是成都无人驾驶地铁首线。

谈到这条线路的运营筹备,张自鹏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很难!”作为全国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成都地铁9号线没有先例可以参照,系统如何设计、岗位如何设置、调试怎么开展、人员怎么培养……所有的问题都环环相扣、亟待破解。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该条线路的高质量开通,公司聘请了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的专家进行前期技术咨询;成立了全自动驾驶专项筹备组,通过外出调研、经验借鉴、自我创新等方式,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成都地铁的全自动线路组织架构;以信号系统总牵头,统筹车辆、通信、综合监控、站台门等核心系统承包商,基于场景研究开展功能设计和调试组织;在成都轨道学院设置了全自动线路模拟培训中心,作为新员工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为了争取宝贵的筹备时间,从去年3月开始,9号线就在新津车辆生产基地开始了异地调试。“我们以空间换时间,在异地调试中,五大核心系统进行了45项功能的全接口调试,调试骨干人员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为了实现高可靠性的要求,9号线在建设了中央OCC的同时,还设立了全功能复制版的备用OCC。其他核心系统也按照“一主一备”的标准进行设置,一旦主设备发生问题,“备用版”立即以最快响应切换、上场。

成都地铁快线司机

主动创新加压

以高质量高要求完成新线筹备

在积极应对全自动运营时代到来的同时,成都地铁运营公司还自加压力,不断创新,以更好地为乘客提供精细化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提高运营质量,匹配大线网运力与运能需求,公司提前组织专业人员对5条新线周边客流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客流情况精准制定行车组织模式。在此次开通的线路中,6号线最长,达到了68.88公里,首次采用了“三交路”运行模式。“简单来讲,就是客流大的车站密发车、多发车,客流少的车站适度调整发车频次,以减少客流密集区域乘客在站候车时间,提高共线区段运营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常态化满足沿线乘客的出行需求。对于乘客而言,需要看清车站显示屏信息,或者向车站工作人员进行询问。”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四分公司客运分部部长欧阳德胜表示。

在这次新开线路中,凡是具备条件的车站,都升级设置了“一键开关站功能”。该功能在既有线“一键开关站”功能的基础之上,优化了开关站的联动项目和流程,将原来需要人工前往现场开启或关闭的电扶梯及车站卷帘门联动至一键开关站的全流程,同时升级了自动售检票系统、门禁设备自检功能和人机操作界面,工作人员只需在综合监控工作站操作一键开站或关站控制指令,便可开启或关闭车站环控系统、照明、导向、电扶梯、卷帘门等设备,实现了远程化、智能化的车站运作新尝试,续航智慧运营新模式。

一毫米一毫米地调试,确保达到交付标准——这是此次新线筹备中,6号线地铁信号检修工彭昭工作的一个环节。信号灯,被称为“地铁红绿灯”,在黑暗的隧道内,为列车提供通行信号。彭昭和团队的同事们,必须将每一个信号灯调试到标准状态,以保证6号线的行车安全。转辙机的安装、调试关系到地铁轨道的变换,精度精确到毫米。转辙机安装好后,信号检修工需要不断检测、调试。转辙机的重量并不轻,380斤的“大家伙”,需要2-3人同时调试,一毫米一毫米地调试,确保达到交付标准。工期紧、内容多,每次到作业区间,彭昭和他的同事都会尽可能带上所有工具,保证随时解决遇到的任何问题。背负着加起来接近50斤的全套工具,他们与深邃的隧道为伴,与冰冷的钢轨为伴,也与背后重逾千钧的责任为伴。

不仅黑暗轨道中的工作精益求精,对于高朋大道站的值班站长李坤而言,车站工作亦是如此。作为新线与既有线的换乘站,这里是新站筹备叠加开通站工作。为保证线路的顺利开通,她带领车站人员比照既有线标准,结合换乘站的特点,对高朋大道站各项设备设施、导向标识等进行排查,梳理隐患,提报问题库,并督促施工人员整改。有时候,她还需要与施工方一起对未接管区域进行接管前检查,完成筹备进度展板内容更新及问题库筛查。碰到物资到站的情况,即使是平时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女子,也要亲自上阵搬运整理,摇身一变“女汉子”……

定位世界坐标

剑指国际轨道交通先进城市

新线开通标志着筹备工作的结束,也宣告着开通试运营工作的开启。

面对大线网时代的到来,成都地铁又将有哪些新谋划?“下一步,成都地铁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紧紧围绕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战略部署,科学规划、专业运营,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城市轨道交通。”成都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落实在具体路径上,将把科学规划作为高质量运营的逻辑起点,牢牢牵住规划这个“牛鼻子”,以关键领域为切入点,全面开展科学规划、精准规划,确保在线网规划阶段,实现运营需求的满覆盖。

立起“硬标尺”,把乘客优先作为高质量运营的根本遵循。创新“运营前置”模式,一体化推进规建运管。在项目准备、工程建设、新线筹备阶段,运营单位全面介入,坚持运营关键系统自主建设,形成以运营为导向的新线建设工作机制。

开启“加速器”,把智慧运营作为高质量运营的有效路径。搭建智慧化信息支撑体系,按照“同规划、同标准、同设计、同建设、同运维”的原则,形成“一中心、三体系、五平台”的系统架构。创新智慧化客运服务体系,通过开展智慧车站建设试点、构建客运管理信息化平台等加快推动客运服务智慧化。健全智慧化设备维保体系,以智能检测监测为主要抓手,智能分析为依托,智能管理为导向,着力构建业务智能联动、资源智能配置、决策智能支持的运营保障体系,提升设备本质安全。

用好“金钥匙”,把轨道经济作为高质量运营的动力引擎。紧扣打造“一流轨道交通综合运营商”战略目标,加快在“轨道+”方向资本布局,以“轨道+物业”反哺轨道运营、以“轨道+商业”挖潜线网经济、以“轨道+产业”延伸价值链条,充分发挥轨道经济“金钥匙”作用,强力开掘超大线网下轨道交通经济潜力和附加值,将人流、信息流高效转化为资金流、财富流,为线网运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智慧型的线网指挥中心

结语——

从一条线到一张网,再到一张超大线网,成都地铁运营以超速度展示其成长“热度”的同时,更以“以客为尊 用心服务”情怀主导开创的诸多人性化服务,将“成都地铁,生活一脉”的贴心“温度”传递给每一位乘客。

站在成都地铁实现500+的今天,成都地铁运营公司交出新线筹备的高分答卷。放眼未来,在打造智慧城轨赋能城市发展的新征程中,成都地铁运营将对标国际先进运营范例,科学规划意识先导科技赋能,高位求进持续奋进。

原标题:成都地铁以高质量运营筹备迎接大线网时代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