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级由辐射西部到经略全球 成都构建时代新坐标

成都商报 2020-12-24 07:24

屏幕截图 2020-12-24 072355

开栏语

一年岁末,如期而至。2020即将画上句号,这一年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是“十三五”的尾声。

五年乘风破浪,五年砥砺前行。我们看见成都的城市格局实现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跨越,我们记住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旗帜从意大利那不勒斯来到成都的一刻,在青龙湖的鸟叫声中我们听见公园城市的韵律,在家门口的网红美食街上我们闻到了幸福城市的烟火气。

站在“十三五”迈向“十四五”的历史节点,下一个崭新的五年即将落笔。从今日开始,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将推出“2020·定义成都关键词”系列报道,以此记录2020、答卷“十三五”,开启崭新的“十四五”。

今日,我们聚焦的关键词为:能级。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看成都的最大变化,“能级”是这一年、这五年绝对不容忽视的亮点。

曾几何时,成都紧紧贴着一张“西部城市”的名片。五年前,成都的城市功能定位还是区域中心城市,五年后,看着成都的空间格局、发展质量和区域辐射力、国际影响力,实在很难用“西部城市”来局限它的定位。

2019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012.7亿元,比肩全球排名第42位的芬兰;在GaWC世界城市排名中,从“十二五”末期的166位上升至“十三五”末期的第59位,位列内地城市第5位,保持在新一线城市中的领先地位。一系列的数据,被外界解读为成都城市能级的“暴力拉升”。

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重新锚定在全省、全国、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坐标,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五年目标。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

必须“跳出成都看成都”,以开放格局和国际视野重新审视成都发展的“势”与“场”。此后,成都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更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组织方式,更重人本化和生态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引领成都不断超越、赢得主动。

到“十四五”启幕之际,成都已然站在向世界城市进发的新坐标上。此时,再度从全省、全国、全球城市体系来审视成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QQ截图20201224075510

视角1

高质量发展路上的“主干城市”

12月22日召开的德阳市领导干部读书班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提到了“成都优势”,“要把德阳打造为成都的‘昆山’”会议明确提出,要借“成都优势”来激活“本地优势”。

即使是在四川省内,成都的城市能级也展示出与过去不一样的辐射力。2018年四川省明确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主干”成都与市州开始共建“水涨船高”的利益共同体。“主干”越茁壮,“枝叶”越繁茂,成都也有了更多跨越。

最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在经济发展方式上的变革。2017年7月开始,成都在全市统筹布局产业功能区,以集中集约的形式提高经济密度和投入产出效率,以精准化差异化定位主导产业细分方向,实现错位协同发展。

目前成都已建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66个不同产业类别的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了54个高品质科创空间,以科创空间为载体,推动科创资源向功能区集聚,打造发展动力源,最终实现85%以上的产业配套在功能区内解决。今年以来,这些产业功能区吸引了全市90%以上新增引进项目,新增市场主体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二。

产业协同之下,一个个产业生态圈在同城化范围内开始布局。四川省同城化办创新产业组相关负责人说,组建成都都市圈区域产业发展联盟是今年的重点工作,目前已成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医药健康和商贸产业生态圈联盟。

今年10月,51个成德眉资“三区三带”产业协作带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646亿元;上半年,成都外环铁路及市域铁路成德S11线、成眉S5线、成资S3线形成共建共管合作协议,S3线计划年内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72亿元的“成德眉资打通同城化城际‘断头路’行动计划”,让山水相连走向民心互通。

成都的能级跃升释放出的区域影响力和带动力,推动四川在高质量发展上由一枝独秀向百花齐放转变。

视角2

构建支撑国家战略的功能体系

“十三五”时期是成都多重机遇叠加、多重红利赋能的大变革时期,也正是因为紧紧抓住了国家政策的机遇,成都不断勇闯“无人区”,在许多领域开了全国城市先河。

2017年9月开始建设的天府绿道体系,是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探索路径。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成都招才引智的“独门武器”。2017年先后成立的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和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是成都分别跳出经济发展惯性和城市治理惯性的“破冰之作”。

如果说这些探路的举措还是成都主动以“第一方阵”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理念来要求自身,那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的提出,则是对成都新坐标的一种“官宣”,给成都的定位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使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成渝将是中国经济的‘第四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认为,成都要发挥出“极核”功能,需要构建起支撑国家战略、完成国家使命的功能体系。

何以承载全国的发展要素?一方面,成都通过加快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区一城”建设,构建高能级平台体系,形成生态融通、开放包容、活力迸发的创新策源牵引动力。另一方面,成都持续优化城市形态,重塑城市的比较优势,打造让人向往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2017年人才新政颁布以来,超过30万本科生落户成都,证明了成都与日俱增的吸引力。

现在天府国际机场民航航班机的首次试飞进入倒计时阶段。2020年上半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全国排名第一,起降架次连续两月居全球第一。“疫情之下,人货向成都空港、陆港集结出境,成都因此摇身变为对外贸易的运输物流中心。”不久前,有媒体观察到成都国际空港、铁路港“双枢纽”格局初步形成,并认为“成都引领内陆城市崛起”。

的确,在新发展格局之下,成都承担起国内循环回旋空间和国际循环门户枢纽作用,稳稳支撑着国家战略,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全国视野中的成都。

视角3

加快迈入世界先进城市行列

在2018年制定的新一轮城市总规中,“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仅仅是“三步走”目标中的第一步。还有两步为:到2035年,全面建成泛欧泛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其实,过去的几年,成都始终追逐着许多世界城市的发展脚步——

从芝加哥到东京,高规格的国际赛事总是能为举办城市增添属于世界城市的亮彩与荣光。成都以大运会为突破口,激发营城活力,2017年以来,先后承办了53项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成为城市提升全球竞争力的突破口。

从迪拜到上海,是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标杆。早在2017年,成都市就提出推动城市发展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实施消费升级行动,促进生活性服务业转型提质。从“绿道经济”到“夜经济”再到“首店经济”,每一种新业态、每一个新场景的出现,都是最生动的映照。

从伦敦到纽约,告诉了成都如何在科技革命深刻改写全球竞争规则、重塑世界创新版图的时代大势之下,通过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实现勇立潮头。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加快筹建天府实验室,推动成都超算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落地建设……今年以来,一大批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的布局,被视为成都创新策源的引力。

如今,成都将加快迈入世界先进城市行列的步伐。今年11月20日,成都市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会召开。成都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全球服务资源配置战略枢纽、世界服务经济优选城市。三个定位,均为成都首次提出,这也意味着成都建设世界城市的方向将回到世界城市的最初定义,那就是世界经济的关键地点、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关键中心。

由辐射西部,到经略全球,成都构建着时代新坐标。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原标题:能级由辐射西部到经略全球 成都构建时代新坐标

编辑: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