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详解:成都“十四五”蓝图这样绘

成都日报 2020-12-30 07:37

昨日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就《建议》描绘的蓝图,我市相关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说出了他们对城市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

■推动形成成渝相向发展新格局

■推动形成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新格局

■推动形成区域错位发展新格局

■推动形成“两区一城”协同发展新格局

问:成都围绕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有哪些具体举措?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羽:具体工作可以用“四个新格局”来概括:一是推动形成成渝相向发展新格局。重点是探索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制度创新,以共建现代产业体系、西部科学城、西部金融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为依托,夯实成渝发展主轴发展基础,促进“双城记”走深走实。二是推动形成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新格局。重点是打破行政区划和传统城乡结构,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加快“三区三带”建设,协同构建高效连通的现代交通圈、错位协同的产业生态圈和共建共享的市民生活圈。三是推动形成区域错位发展新格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以东进、南拓新区新城建设拓展高质量发展的增量空间,以北改、中优城市更新优化转型升级的弹性空间,以西控绿色发展强化空间适配完善可持续发展的韧性空间,推动空间格局从大城市向大都市发展演进。四是推动形成“两区一城”协同发展新格局。将成都东部新区建成成渝相向发展的战略支撑,以提升主干极核竞争力为核心,以“两区一城”为主要载体,以创新策源和高新技术服务为主要取向,加大高端要素资源、高能级市场主体、高层次专门人才集聚力度,不断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关键词:科技创新

前瞻布局量子互联网等前沿技术

■着力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培育壮大高知识高技能人才队伍

■大力建设协同创新示范区

问:“十四五”期间成都的科技创新将从哪些方向着力,具体来说又会有哪些“打法”?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小斌:将着重抓好四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着力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构建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为主平台、辐射带动54个高品质科创空间和66个产业功能区的科技创新网络体系;启动建设天府实验室,围绕光电信息、医学健康等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前瞻布局量子互联网、太赫兹通信、合成生物、类脑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原创技术引领性突破,打造创新策源新高地。

二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研发准备金等制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组建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凝聚一批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创投资本;联合金融机构共同设立“成果贷”“人才贷”等金融产品,拓展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健全覆盖科技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体系。

三是培育壮大高知识高技能人才队伍。落实人才新政“2.0版”,启动实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环境友好城市工程,完善创新、创业、就业、户籍、居住等政策保障体系,营造有机会、有温度、有保障的人才成长环境。

四是大力建设协同创新示范区。以“两区一城”为核心,推动区域协同创新、联动发展,促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推动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共同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关键词: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

高水平布局数字新基建

■加快建设高能级产业生态圈,构筑区域经济新形态

■加快建设高水平产业功能区,提升产业发展承载力

■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问:“十四五”期间,成都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具体的工作着力点是什么?

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凯:成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主要有三个方面: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此,将重点从四个方面着力加快推进。第一,加快建设高能级产业生态圈,构筑区域经济新形态。围绕重点产业持续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供应链等交互增值,在要素资源集约集成、产业配套合作紧密、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全球市场供销便捷方面形成竞争优势。第二,加快建设高水平产业功能区,提升产业发展承载力。坚持集约节约、职住平衡,打造高品质科创空间,聚焦产业细分领域强化基础配套建设;提升专业化运营水平,建立效益导向的考核机制;构筑城市动能转换、产业集群发展、管理创新提能的空间载体。第三,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聚焦基础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关键技术攻关突破;聚焦重大产业强链补链,深化产业链垂直整合和产业协同发展。第四,加快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促进生产服务双向赋能,协同发展。高水平布局数字新基建,推动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制造深化发展。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

2021年开通14条全货机航线

■打造链接亚蓉欧陆空主枢纽,增强西向南向开放门户功能

■扩容提能口岸载体平台,营造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提升数智化国际化供应链水平,服务开放型产业体系发展需求

问:全会提出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下一步在推动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塑造国际竞争合作优势等方面有什么工作思路和打算?

市口岸物流办党组书记、主任杜进有: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打造链接亚蓉欧陆空主枢纽,增强西向南向开放门户功能。推动“两场一体”协同运营和航线网络结构优化,确保规划的14条全货机航线在2021年全部开通并持续加密航班频次,形成“中东—成渝—日韩”全货机航空快线网络。加快完善“7+5”国际陆海联运通道布局,深化成渝中欧班列合作,全面构建“欧盟—成渝—东盟”陆路及铁海联运开放通道网络。

二是扩容提能口岸载体平台,营造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加快推动天府国际空港综保区、天府国际机场口岸设施及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建设。

三是提升数智化国际化供应链水平,服务开放型产业体系发展需求。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开放型优势产业集群供应链需求为导向,加快推动“四港六中心”物流枢纽建设,形成一个主导产业匹配数个供应链龙头平台的“一产一链”新体系及一个供应链龙头平台集成多个专业细分领域中小平台的“一主多点”新格局。

关键词:经济工作

统筹推进八项重点任务

■聚焦聚力推进“两区一城”协同发展

■高质量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

■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畅通经济循环

■深化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

……

问: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成都“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的起步之年,成都将聚焦哪些重点工作确保明年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羽:具体将统筹推进八项重点任务:一是聚焦聚力推进“两区一城”协同发展,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支撑。二是高质量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畅通经济循环,积极扩大内需服务新发展格局。重点是扩大有效投资、提升生产服务能力。四是深化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重点打造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五是坚持共享发展推进区域合作城乡融合,加快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六是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七是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城市智慧韧性安全水平。八是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关键词:世界文化名城

力争建成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再规划建设30余个文化场馆,着力建设好天府艺术公园新10大城市文化地标

■在2025年使全市各类普惠性群众文化活动倍增到12万场

■力争建成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问:“十四五”期间,传承发展天府文化,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着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是什么?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李川:将重点实施六大行动:一是遗产保护活化行动。重点将加强文物考古研究阐释,进一步丰富天府文化历史内涵。二是文化载体建设行动。在现有100余个国家高等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专业剧场基础上,再规划建设30余个文化场馆,着力建设好天府艺术公园新10大城市文化地标。三是文艺创作登峰行动。将推动创作不少于50部各类舞台艺术作品,力争20部作品荣获国际国内的艺术奖项。四是公共服务倍增行动。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智能化、供给多元化,在2025年使全市各类普惠性群众文化活动倍增到12万场。五是文旅品牌塑造行动。全力创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力争建成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六是产业能级提升行动。围绕建设世界文创名城、世界旅游名城、国际音乐之都,依托文旅产业功能区,着力招引促建重大文旅产业项目,构建现代文旅产业和市场体系。

关键词: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每年营造示范场景1000个以上

■每年营造可感知可阅读的示范场景1000个以上

■统筹产业功能区和新型社区建设,完善15分钟生活圈

■建成10000公里天府绿道和1000公里“天府蓝网”,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

■每年建成“回家的路”社区绿道1000条,公交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超过60%,半小时通勤人口占比达45%

问:在“十四五”期间,对于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构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方面有哪些考量?

市公园城市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小广:总体概括为“四个新”。第一个“新”是构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城市新空间。“十四五”期间,将推进公园城市示范片区成型成势,每年营造可感知可阅读的示范场景1000个以上;加快TOD引领公共服务体系重构,统筹产业功能区和新型社区建设,完善15分钟生活圈。

第二个“新”是构建绿道蓝网、天清气朗的城市新形态。将持续推进“三治一增”和“五绿润城”行动,构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龙门山生态修复和龙泉山增绿增景,建成10000公里天府绿道和1000公里“天府蓝网”,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

第三个“新”是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城市新范式。开展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EOD)示范建设,建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指标体系,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环境权益交易制度,加快建设“无废城市”。

第四个“新”是营造崇尚自然、节约集约的城市新风尚。将着力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绿色公共交通体系,每年建成“回家的路”社区绿道1000条,公交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超过60%,半小时通勤人口占比达45%。

蒲娇 本报记者 赵荣昌 王琳黎

编辑: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