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力争2025年初步建成国家向西向南开放门户枢纽城市

成都日报 2021-01-02 10:00

2020年11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功完成首次校飞 本报摄影部供图

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目标:力争到二〇二五年,初步建成国家向西向南开放门户枢纽城市。

蓝图绘就,路径明确。塑造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成都要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积极融入、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要加快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塑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从“内陆腹地”到“开放高地”,提高门户枢纽能级,更大范围集聚先进要素资源,持续提升开放对经济的贡献度,成都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止。未来5年,立足开放这一最大变量,加快实现发展能级跃升,成都将如何作为?在专家学者、部门负责人、市民和市场主体的展望中,看看开放的成都是何“模样”。

关键词:通道

打造链接亚蓉欧 陆空主枢纽

2020年末,天府国际机场首次校飞完成,空管工程正式通过竣工验收……一系列准备工作意味着天府国际机场2021年正式启用进入倒计时阶段。届时,成都将成为中国内地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拥有4F级双机场的城市。

数月之后,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旅、货物将从这里起飞、落地,国内外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将加速汇聚成都。

便捷、高效的对外交往通道加速构建。2020年1月至10月,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二位,开通30条“客改货”航线;2020年1月至11月,成都拓展7条国际铁路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亚蓉欧国际班列已连接55个境外城市、18个国内沿海沿江城市。

全会明确要着力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完善高效联通国际主要市场的立体大通道体系,增强促进双循环的综合运输能力,打造国际供应链枢纽。

打造链接亚蓉欧陆空主枢纽,增强西向南向开放门户功能,陆空通道能力至关重要。市口岸物流办党组书记、主任杜进有在解读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现场介绍,未来将推动“两场一体”协同运营和航线网络结构优化,确保规划的14条全货机航线在2021年全部开通并持续加密航班频次,形成“中东—成渝—日韩”全货机航空快线网络。加快完善“7+5”国际陆海联运通道布局,深化成渝中欧班列合作,全面构建“欧盟—成渝—东盟”陆路及铁海联运开放通道网络。

关键词:平台

形成拉动外贸持续增长的新动能

2020年1-11月,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监管货值达225.8亿元,同比增长2.5倍,位列全国保税物流中心第一。此外,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达236.14万单,同比增长3.1倍。

2020年12月25日,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国家验收,为逆势增长画上圆满的句号。

升级为综保区后,今年铁路港将瞄准发展智能家电、物流智能装备、电脑外设保税加工等先进制造;同时,配套发展以跨境电商及“适欧适铁”大宗商品为重点的国际贸易,以平行车及汽车零配件等为重点的保税物流,以机电检测维修、艺术品保税展示、国际结算为重点的保税服务。

“升级为综保区,将有助于在原有产业优势基础上,释放选择性征收关税等更多政策红利,开展保税加工跨境电商等更多业态。”成都海关自贸处处长雷率此前介绍说,这有利于进一步叠加综保区和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形成拉动外贸持续增长的新动能。

全会提出,要全面加强开放平台和能力建设,发挥自贸试验区等战略平台的牵引集成作用,持续提升国别合作园区建设运营水平。

推进开放平台拓能升级。杜进有建议,下一步重点是扩容提能口岸载体平台,营造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加快推动天府国际空港综保区、天府国际机场口岸设施及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建设。市委外事办主任姜斌也明确表示,将积极推动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不断提升成都开放型经济水平。

关键词:产业

大力发展航空经济和适欧适铁产业

“‘十三五’时期,中欧班列在数量、线网、质量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在日前的全会分组讨论中,杜进有提出,如何把通道能力转化成产业发展能力,把通道优势转化成为产业优势,是需要“十四五”时期来落实的。

依托国际铁路港经开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平台。“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成都将大力发展离岸研发、航空金融、智能制造等航空经济和适欧适铁产业。同时,全会还提出要提高投资消费辐射能力,加快培育“在成都、链欧亚、通全球”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拓展“买全球、卖全球”的消费供给网络。

在杜进有看来,“十四五”期间,对成都来讲有一个非常大的契机,就是“一市两场”投运。他认为,天府国际机场的投运对成都和四川来讲,也会起到一个引擎性的作用,为航空的相关产业提供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通过成都国际铁路港的通道、平台建设统筹金青新大港区、整个“北改”区域,以及辐射德阳区域的产业发展。

将通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青白江国际铁路港管委会主任郑泉峰则表示,将进一步强化亚蓉欧陆海空战略大通道以及大开放平台的整体形成,强化“走出去、引进来”,更好地用好班列、用好口岸来服务成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服务开放型产业体系发展需求,国际化供应链水平至关重要。杜进有说,成都今年开始还将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开放型优势产业集群供应链需求为导向,加快推动“四港六中心”物流枢纽建设,形成一个主导产业匹配数个供应链龙头平台的“一产一链”新体系及一个供应链龙头平台集成多个专业细分领域中小平台的“一主多点”新格局。

关键词:合作

加快推动国际对外交往中心建设

2020年10月,智利获批在成都设立总领事馆,成为首个在蓉开设总领事馆的拉美国家。12月,智利农副产品推广活动在成都举行。

活动现场,智利驻华大使路易斯·施密特透露,今年1月“新的智利驻成都总领事即将到任,到时候总领馆还会内设一个商务处,商务处的主要职能就是致力于推广‌‌智利的优质农产品,同时加强与四川以及广大内陆地区的合作。”

不断拓展“朋友圈”,吸引高端国际要素聚集。近年来,获批在蓉设立领事机构的国家不断增加,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总数达到104个。

全会明确,要吸引更多世界500强企业、国际组织落户。此外,“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成都要充分发挥外国驻蓉领事机构、国际会议、主场外交等对国际高端资源要素的集聚吸附作用,强化国别合作园区等产业平台示范引领,打造国际产能合作新样板。

全会小组讨论时,姜斌带来了两个“计划”:实施“国际资源引入计划”和“全球友城优选计划”,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吸引更多的国家在蓉设立领事机构、商务代表机构等,并与更多“重量级”城市结好。

同时,姜斌谈道,还将争取成都加入更多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用好国际机构资源,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不断讲好“成都故事”。加快推动国际对外交往中心建设,切实将国际资源转化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动力。本报记者 李颖

编辑: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