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应如何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专访四川大学教授赵英

成都日报 2021-01-03 07:43

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会后,就如何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英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对城市的发展而言,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将给未来的成都带来什么?

赵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成都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可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四川省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的价值是全局性的,对一个国家是如此,对成都这样一座城市来说同样也不例外。成都提出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这是一个新起点,意味着成都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愿景将更为宏大,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也将驱动成都进一步提升发展的质量与实力。

记者:就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而言,成都具有怎样的基础和特点,和其他地区相比,有什么独特的优势?

赵英:在我看来,成都有以下一些特点和优势。

成都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的姿态,积极拥抱国际科技交流,未来将在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对话中,提升成都科技创新在中国乃至全球的辐射力与影响力;

成都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正在加紧对5G、高端制造、大数据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布局,以占领中国科技创新的高位;

成都的科技产业正在快速优化与升级,譬如芯片制造、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产业未来将得到快速提升,而这将为成都的科技制造及科技服务业注入新活力,进而加速成都高质量发展的速度;

成都在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已经具备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形成了规模化的人才梯队,在全球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记者:对成都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您有哪些建议?

赵英:科技创新不同于依靠开发资源进行的创新,主要靠人才的智力、脑力去开拓新的领域和创造成果,所以要以引进人才和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为主要工作重点,给大学和科研院所提高研究经费投入的金额,对科学家的项目和工作条件上给予足够的支撑,把人才吸引到成都来,并长期地在政策、资金配套、关爱等方面投入。

此外,科技创新应该是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这就意味着不是单个或者几个企业就能完成。成都需要思考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展,遴选和培育一批重要企业和重大项目,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在国家层面去争取重大项目和投入。

为了快速打开科技创新的局面和推动落实实施,建议在政府部门的考评中增加科技创新的考评比例。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创新,在税收方面给予创新企业优惠政策等。

与此同时,以科研成果为导向,建立资本投入的激励机制,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动力。科学家能投入到经营和管理工作中的精力有限,而其科技成果的后期转化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团队和基金来推动,才能快速有效地转换成生产力和创造社会价值。需要在产业转化的引导和科技成果的奖励等方面多加思考,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本报记者 白洋

原标题:成都应如何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专访四川大学教授赵英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