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代表谈民生实事:实实在在感受到成都可喜变化

2021-01-15 11:15  来源: 红星新闻网  

成都全景图。图据成都日报

成都全景图。图据成都日报

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慧颖 王玲)1月15日报道 “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去年有幸成为民生实事市民代表对我市民生实事进行监督检查,实实在在感受到作为成都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来自青羊区的草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罗红艳感慨到。今天,成都市2020年十大民生实事完成情况汇报会召开,市民代表在现场表达了这一年来的所见所感,并根据自己的专业提出了希望与建议。

守住居民“健康门” 夯实基层医疗网底

“通过实地走访市公卫中心扩建、社区消防站、安全社区改造、老旧院落加装电梯、地铁建设等重点民生实事,让我切实体会到成都在城建、交通、医疗、教育、养老等方方面面的可喜变化。”罗红艳说到。

“从年初的全民抗疫到现在的常态化防疫,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层医疗机构也发挥了巨大的社区联防联控网底作用。”罗红艳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结合实际,就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夯实基层医疗服务网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罗红艳透露,目前全成都市有40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在疫情之前,基本没有设置“发热哨点诊室”。现在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必须规范设置,改造难度较大。建议加强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标准化建设,将“发热哨点诊室”纳入规划、设计中。同时罗红艳也提到关于人才队伍建设建议。“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平台低,职业发展有限,导致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医生难招、难留的情况较为突出。建议加大基层公共卫生医生的培养力度。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参照基层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模式,探索开展基层公共卫生医生转岗能力培训,通过对非公卫医师转岗培训,增加基层公卫医师人数,解决基层公卫医师不足的问题,提升基层公共卫生专业能力。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广开就业门路

“民生无小事,2020年我感受最深的一是就业、二是教育。”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江源说到。

在李江源看来,就业,一头牵着千万家庭,一头连着经济大势,是民生之本。“尽管受到了疫情影响,但2020年就业形势整体呈现出企稳回升态势,不仅就业规模扩大,就业结构优化,就业质量提升,而且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就业政策服务体系完善。”教育是民生之基。“2020年成都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8万个;新建、改建中小学40所,新增学位5万个;实施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培育市民‘家门口的好学校’30所,很好地坚持并发挥了公益性原则。很好解决了学位短缺的问题,老百姓的满意感、幸福感、获得感是进一步增强的。”

面对新的一年,李江源作为市民代表围绕就业和教育工作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教育上第一个就是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第二个我希望进一步优化教师编制,实现由师生比向班师比过渡,消除‘大班额’。同时希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能进一步融通,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大力开展学徒制的探索。”

对于就业李江源也提出了“稳住现有就业、积极提升新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三方面的建议。其中特别提到强化政策激励,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和岗位,努力做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扩大各类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规模,增加“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中的用人规模,多措并举推进就业见习工作,给予相应政策扶持。“加强跨区域劳务协作,落实返乡创业政策,支持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开辟更多新的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空间。”

成都文创产业已占GDP比重约10%

“今年是成都市建设世界文创名城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成都已经建成近千万平方米园区载体,文创产业占GDP比重约10%。”四川旅游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文佳才作为市民代表提出了关于建设世界文创名城的几点建议。

2020年,文佳才参加了成都艺术家许燎源的第4季创造力发生器训练营,包括从新西兰留学归来的年轻人鄢璞等人选择了在成都梵木创艺区开始设计创业历程。这也让文佳才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成都文创为什么能吸引年轻人来此创业?和其他人讨论交流之后,他们一致认同的是,相对其他一线城市,成都是新一线城市中的宜居之城、艺创之都。同时,成都日新月异的发展能为文创人才提供安居、 乐业、 创意、 创新的环境。

“成都拥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持下催生出了蓬勃发展的文创产业。2020年是成都市建设世界文创名城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成都已经建成近千万平方米园区载体,文创产业占GDP比重约10%。”文佳才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民生实事工程中已经完成了一大批有内涵、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项目,未来建议从发展“小社区、大文创”、文创名城文化先行、进一步强化文创人才体系建设三方面继续发力,建设世界文创名城。

“小社区,大文创”方面,街道和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建议把文化创意产业意识进一步推进落实到社区及郊县镇村,深耕挖掘社区中的文化名人及历史传承,形成各社区镇村的文创亮点;社区镇村的文创不宜一刀切,社区文创建议从小处入手,凸显成都的“生活化、烟火气”,用成都品牌结合产业发展,吸引更多年轻人聚集成都创新创业。

文创名城应文化先行方面,在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方面,建议在已经形成和提倡的“天府文化”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巴蜀文化”研究,以经济互通交融促进内循环建设为身,以巴蜀文化历史传承及发展为魂,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通过文化研究及交流,形神兼备,活力焕发,把成渝一衣带水、血脉相连的精神文化价值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创造国家战略典范。

在进一步强化文创人才体系建设方面,整合西部高校资源,探索川渝两地高校深度融合之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服务现代设计、时尚艺术、动漫产业等专业建设,为世界文创名城城市品牌储备人才资源。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