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相机下的萌动视界

四川在线 2021-01-20 07:52

据估计,四川全省约有1万余台野外监测红外相机,它们夜以继日地工作,记录下动物世界中一个个萌动瞬间。 这些年,“秘境之眼”都捕捉到了些什么?

眼圈白色,耳朵白色,四肢白色,全身白色。若不是红外相机立功,恐怕我们很难相信,世界上居然有白色的大熊猫。

1月15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对外发布全球唯一一只白色大熊猫野外活动影像。白色大熊猫两次现身的珍贵画面,都是由布控在野外的红外相机拍摄到的。

不仅如此,在工作人员整理的影像资料中,还出现了川金丝猴、小熊猫、黑熊等众多珍稀野生动物的身影。

据估计,全省约有1万余台野外监测红外相机,它们夜以继日地工作,记录下动物世界中一个个萌动瞬间。

这些年,“秘境之眼”都捕捉到了些什么?

雪宝顶保护区,大熊猫

雪宝顶保护区,赤狐

镜头下的“芸芸众生”

大熊猫产仔,大熊猫遛娃,大熊猫耍朋友,大熊猫雪地撒欢……在近年一个个新闻报道中,出自红外相机的一段段视频、一张张图片,原生态展现了大熊猫在四川各保护区内繁衍生息的萌动场景。

其实,不只大熊猫,野外监测红外相机镜头中,是一片光怪陆离的动物世界。

它们当中,有名气爆棚的“明星”——在央视播出的《秘境之眼》节目中,绵阳市平武县关坝保护小区的川金丝猴,甘孜州雅江县格西沟保护区的棕熊,宜宾境内老君山保护区的四川山鹧鸪……只要它们一登场,电视机前就是一阵尖叫。

新龙,水鹿

勿角保护区,大熊猫带仔

也有低调处事的“小民”——在唐家河保护区,相机拍到成群结队出现的羚牛,最大者身高接近两米、体重1吨左右,亚种之一的四川羚牛,总数仅数千头;还拍到黄喉貂,有着“黄腰狐狸”之称的它,胸前有黄色条纹,别看它身材“迷你”,前后肢上的趾爪凶猛无比,可集体猎杀数十公斤重的林麝、小麂、野猪幼崽等。

相机画面中,有幽默风趣的一幕——2020年7月28日凌晨,在关坝保护小区集体蜂场内,一只亚洲黑熊偷偷潜入村民家中,趴在蜂箱上左看右看,企图偷吃蜂蜜,多次尝试失败后,急得上蹿下跳。

也有温馨浪漫的一幕——2017年6月,在卧龙保护区拍到:雪豹妈妈带着三只小雪豹缓缓地走入镜头,三只小雪豹走走停停好奇地东张西望;雪豹妈妈觅食去了,三只小雪豹乖乖地坐在草地上,啃着脚丫玩耍;雪豹妈妈不在,两只小雪豹争抢草皮玩儿。

千佛山保护区,川金丝猴

大相岭保护区,中华鬣羚

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08年8月,就有关于凉山冶勒保护区的红外相机拍到赤狐的报道。照片中的赤狐体长约90厘米,一身赤褐色的毛,似乎正觅食。赤狐主要分布在我国川西北青藏高原区域,这是它首次在四川最靠南段的小相岭境内被红外相机捕捉到。

2019年,栗子坪保护区首次拍到绿尾虹雉;2018年,卧龙保护区首次拍到金钱豹;2016年,芹菜坪保护区首次拍到四川山鹧鸪;2015年,马边大风顶保护区首次拍到金雕;2014年,龙溪-虹口保护区首次拍到林麝;2013年,成都鞍子河保护区首次拍到雪豹……一个个“首次”让保护区,也让网友们“沸腾”了。

“红外相机主要布控在有人管护的保护地中。”长期从事野生动物调查的省林草局研教处副处长古晓东说,其中数据资料主要由各保护地管理机构获取、保存,已成为一座座巨大的资料库。

察青松多保护区,白唇鹿

红外相机拍摄于巴颜喀拉山南麓山地

从“打猎相机”到科研工具

过去,在没有红外相机时,野生动物调查主要是看痕迹,比如动物粪便、足迹,很难看到实体。因此就无图无真相,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调查研究进程及研究成果展示。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在云南、台湾等地使用红外相机,监测野生动物。”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晟介绍,国内的红外相机是从国外引进的。当时叫“打猎相机”,猎人安装在野外察看有无动物经过。

2002年,美国史密斯桑尼研究院、北京大学与原四川省林业厅合作,在四川等地进行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调查,开始在唐家河保护区进行大规模试验性应用。近年来,随着相机购买成本的降低和政府相关投入的增加,川内红外相机逐步向各自然保护区推广。

红外相机拍摄于巴颜喀拉山南麓山地

红外相机拍摄于巴颜喀拉山南麓山地

红外相机能够在不充电的状态下,在野外全天候工作半年左右。在科研工作者看来,其最大的好处是能不间断工作,对动物的干扰小,拍摄量大、精度高。通过设置统一参数,便于开展大范围的调查分析评估。

野外调查工作人员介绍,红外相机主要安装在动物经常活动地区,周边要清理杂草,还要考虑拍摄角度、高度,以便取得更佳拍摄画面。

随着技术进步,红外相机从胶卷变成数码,储存卡容量倍增,续航时间延长,从只能拍图片到也能拍高清视频,越来越便捷。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在阿坝茂县土地岭等地区,通过WIFI、局域网等技术,实现了远程实时查看相机画面。

红外相机拍摄于巴颜喀拉山南麓山地

红外相机拍摄于巴颜喀拉山南麓山地

在雅安栗子坪保护区,以1平方公里为网格单元,共布设了400多台红外相机,为研究大熊猫放归后的情况提供了丰富的监测资料。世界首只易地放归大熊猫“泸欣”成功在野外产仔带仔的画面,就是红外相机拍摄到的。

据初步统计,目前,四川省各保护地有红外相机1万余台,约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2017年,四川率先发布了《四川省地方标准: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技术规程》,从技术上、方法上、储存等方面做了规范,为国家制定相关标准提供了参考。

不过,红外相机也有“短板”。它一般安装在高湿、高寒等极端环境,安装难度大,受动物、气候毁坏几率大。最大的“短板”是,相机的持续拍摄造成海量数据堆积,后期处理任务繁重。为调查200余种野生动物,近日,省林科院在92部红外相机中取回了7万余条影像资料,省林科院调研员刘洋感叹,“从中找出目标动物,如大海捞针!”

红外相机拍摄于巴颜喀拉山南麓山地

红外相机拍摄于巴颜喀拉山南麓山地

此外,由于红外相机中的资料储存分散在各保护区,甚至在某位技术人员的电脑中,不便于资料保管和共享。

为此,省林草局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专门从事数据管理的公司合作,开发了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库,目前已收集20多个保护区的270万条数据。“我们正在建一个系统,将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应用,为相关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系统将接入四川数字林草和熊猫保护大平台,实现更大范围的应用。”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

红外相机拍摄于巴颜喀拉山南麓山地

大熊猫国家公园蜂桶寨片区,四川羚牛

观察生态建设的一个窗口

“红外相机,是观察生态建设的一个窗口。”在李晟看来,有了红外相机,能更好摸清区域内野生动物的本底,推动保护区建立系统化野生动物监测体系,为深入科研提供资料依据。

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调查,在秦岭、岷山、邛崃山、凉山、相岭等山系进行,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建设西南山地红外相机监测网络。为此,李晟团队在区域内设置了5700余个监测点。

通过长期监测,他们分析了秦岭山脉不同管理政策情境下,景观廊道对大熊猫种群间交流的影响,发现了保护区内散放家畜对大熊猫负面影响显著,预测了邛崃山系雪豹对散放家畜的潜在捕食风险,系统评估了保护区分区管理策略的成效,并向政府有关部门、机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部分建议已在实施。

大熊猫国家公园蜂桶寨片区,绿尾虹雉

大熊猫国家公园蜂桶寨片区,金钱豹

他们还发现,大熊猫分布范围内的大型食肉动物分布区相比历史分布区大幅缩减,建议采取扩建保护区群、建立廊道、加强社区放养家畜管理等措施。专家表示,这些措施将大大增强区域内生态系统对外部干扰的抵抗力,从而惠及大熊猫及其同域分布的更多的野生动植物物种。

“从近几年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以及分析三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来看,四川各保护区内大中型食草动物数量增加了。”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长期持续地监测,将更全面掌握动物活动及生态变化规律,为生态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地处青藏高原向平原、丘陵过渡地带的四川,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初步统计有脊椎动物1200余种,约占全国总数的45%以上。守护好这些野生动物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建立各类保护地,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和栖息环境。

大熊猫国家公园蜂桶寨片区,大熊猫母子同框

大熊猫国家公园蜂桶寨片区,川金丝猴

资料显示,自1963年建立首个自然保护区以来,四川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已达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17%以上,全省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90%的野生动物物种得到有效的保护。

“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体系。”省林草局自然保护地处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以来,四川牵头探索试点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目前相关工作稳步推进。国家公园体制下,将更注重包括野生动物在内各物种栖息地原真性、完整性的保护。

借助机构改革的契机,四川推进全省各类保护地管理职能整合和保护地排查。“保护地包括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自然遗产地等。”在摸清全省各类保护地分布、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四川将进一步强化各保护地的保护力度,促进保护地内各类野生动植物物种“住得安心、放心”,把保护地建成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繁衍的乐园。

巴颜喀拉山南麓山地,金钱豹

四川在线记者 王代强

 

(图片及视频来源:四川省林草局、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四川省林科院)

编辑: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