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攻坚年 成都科技创新工作这样干

成都日报 2021-01-22 07:54

重点部署8项重点工作

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规划

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

筹建天府实验室

推动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推进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

培育壮大技术创新主体

优化完善科技创新生态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一盘棋”之下,怎样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如何持续夯实创新基础、壮大创新主体、完善创新链条、建强创新生态,全面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

20日,2021年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1年成都科技创新重点部署八项重点工作: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规划,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筹建天府实验室,推动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培育壮大技术创新主体,优化完善科技创新生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规划引领

抢抓重大战略机遇,我市将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统筹部署,落实国家《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体方案》,制定出台我市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在科技创新顶层设计上,将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对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编制全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加速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综合性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创新平台“四层架构”,引领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

此外,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法律法规体系,推动颁布实施《成都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抓好《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围绕“两区一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点工作优化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制定修订一批专项支持政策。

聚焦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聚焦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今年,我市将加快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修订完善《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推动“一核四区”加快编制分区规划;加快推进重大支撑项目建设,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设施、交叉前沿平台和高能级创新平台集群。

同时,今年将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推动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加大招引和培育力度,联合知名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领域打造“中科系”“高校系”等新型研发机构。

高标准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

促进创新要素向科创空间、产业功能区聚集,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制定出台《高品质科创空间营运管理考核办法》,实施科创空间示范引领工程,聚力打造业态鲜明、功能突出的科创空间样板。

同时,做强创新引擎,促进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将推进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引进建设一批新型科研机构;深化在蓉“2+6”双一流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打造一批示范项目。

加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开展区域创新示范引领。以“两区一城”为重点,引领带动各区(市)县优化科技创新规划布局,突出特色主业,精准开展科技项目招引;深入实施《成都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会同相关产业功能区,打造“三大特色应用场景”和“四大重点应用场景”,带动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加快发展。

加强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

高新技术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做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今年我市将建设完善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库。同时,将持续加强企业研发投入力度。支持头部企业牵头建设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实施产学研联合、产业集群等重大专项,支持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集智攻关,研发创新产品。

聚焦产业提能升级,今年,将打造新能源、无人驾驶、智能制造等领域科技应用场景。同时,还将丰富科技金融产品体系,扩大资金规模和服务覆盖面,探索设立“成果贷”“人才贷”。

加强成渝科技创新合作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科技争先。今年,我市将加强成渝科技创新合作,共同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项目,推动成渝两地高校院所和企业共建创新联盟、产教及科教融合平台,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共享共用、科技创新政策互认。

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科技协同。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进成德眉资科技创新券互认互通试点,以科技创新合作带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建设。

此外,我市还将强化人才支撑,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吸引优秀人才和团队来蓉创新创业。

探索试点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成都一直在创新。今年,我市将深入实施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推动在蓉高校院所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健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容错纠错免责机制,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改革管理制度。

同时,持续开展科技“三评”改革。建立多方参与、市场化社会化科研项目评价制度,完善科研项目专家评审制度等优化项目评审。此外,还将深化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探索试点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重大创新项目设立“首席科学家”、财政科研经费“包干+负面清单”等制度,赋予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本报记者 宋妍妍

编辑:邓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