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赋能城市未来

成都日报 2021-02-04 07:58

开栏语

“十三五”已收官,“十四五”启新篇,中华民族已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党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各领域,着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成都深入学习、坚定贯彻,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加快建设以创新为新动能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以协调为新形态的融合性发展先行区、以绿色为新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先行区、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双循环发展先行区和以共享为新局面的人本化发展先行区,着力在站位新阶段、践行新理念、服务新格局上走在前列,助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值此市两会召开之际,成都日报推出“成都观察·两会时间”系列报道,围绕唱好“双城记”、服务“新格局”、建好“示范区”、办好“大运会”四件大事,聚焦“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走进项目一线,连线代表委员,深度解读新发展理念引领的“成都实践”。

成都科学城一隅 本报记者 吕甲 摄

成都科学城一隅 本报记者 吕甲 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语出汤之《盘铭》,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旨在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创新不已。“创新”一词滥觞于此。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新精神的民族,以伟大创造能力著称于世。这是对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最好写照。

创新与发展,彼此支撑,相互策应,譬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并举则兴,偏废则废。

都江堰无坝引水工程的修建,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蜀锦织机的发明,铺展了“互通有无、文明交融”的丝绸之路;纸币交子的诞生,成就了“优雅时尚、商业繁荣”的世界都会……2300多年成都建设发展史,也是一部改天换地、创新创造的奋斗史。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今天的成都,传承创新创造的天府文化,正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把握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十四五”期间,成都将努力建设以创新为新动能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让创新成为这座城市的品格和风尚。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重大平台打造、创新主体培育等取得重大突破,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成形成势,以新经济为牵引的创新应用场景加快构建,“两区一城”成为创新主阵地和转型新动能,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战略支撑。

关键词一

职务科技成果改革的成都经验

1月13日上午,作为在轨道交通领域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总数位居全国第一的高校——西南交通大学,联合中车公司、中国中铁等单位协同攻关研发设计、自主制造的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正式启用,设计时速620公里,标志着我国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从样车、试验线再到实现量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在这条路上大步迈进,干劲十足。”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世春说,得益于西南交大从制度层面明确了职务发明人对职务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将职务科技成果从“纯粹国有”变成“国家和个人混合所有”,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内生动力。

事实上,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西南交通大学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先行者,形成了一套调动职务发明人积极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质效的体制机制,被誉为科技领域改革的“小岗村试验”,一子激活全盘棋。

先行先试,创新基因推动着成都快步向前。成都在全国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成都的改革经验获得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在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复制推广。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成都持续“加码”。2020年12月,被誉为“升级版”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成都30条”——《深化科技成果权属改革促进科技成果在蓉转化实施方案》印发,成都将进一步探索技术类国有资产差别化管理,强化知识价值导向的分配方式。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目前,成都已建立校院企地“城市发展合伙人”协同创新机制,累计签约高校达18家。

此外,成都还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向产业功能区汇聚各类科技创新要素。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4所高校成功入选国家职务科技成果改革试点,占全国试点单位的10%。

更进一步,成都还出台了《深化科研项目评审、科技人才评价、科研机构评估改革方案》,着重聚焦科研项目管理、科技人才激励、科研机构管理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诉求,推动科技“三评”工作市场化改革、多元化参与,加快构建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评价体系。

关键词二

“两区一城”的高能级发展共同体

新年伊始,继独角兽岛启动区项目全面呈现之后,坐落于兴隆湖畔鹿溪智谷核心区的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也正式验收竣工。

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能级平台的支撑。“十四五”期间,成都将推动形成“两区一城”协同发展新格局,建设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高能级共同体。

作为“两区一城”的主体之一,天府新区自诞生之日便肩负着国家级新区创新策源地的使命。

2014年,天府新区获批成为第11个国家级新区。如今,这里已成为四川面向全球配置高端要素的重要平台。

2020年挂牌成立的成都东部新区在“十四五”期间,将做强链接全球的门户枢纽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着力打造国内循环的产业腹地和国际循环的流量链接。

去年6月,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首度亮相,明确要努力在前沿医学、区块链、能源互联网、航空航天等领域形成策源能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功能布局中,坐落于天府新区兴隆湖畔的成都科学城正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核”。

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引领,近年来,成都科学城充分聚焦核能与核技术、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集中布局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交叉研究平台10个、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14个、西南天然药物与临床转化综合研究平台等科教基础设施25个,成都超算中心建成投运,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国家成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目前已经初步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创新体系。

“‘两区一城’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发挥各自区域的优势和长处,对于天府新区来说,强化科技使命担当,不仅是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要义,更是四川推动发展转型、加速能级聚变的时代要求。”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东部新区相关负责人也有过如此的表述。当前,成都东部新区正按照“两区一城”协同发展的要求,坚持红利共享,着眼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标识度,谋划未来五年发展路径。“划定天府奥体公园核心呈现区、丹景湾新镇示范区、机场北城市门户区、龙马湖CAZ起步区四大重点发展区域,3年内策划实施重大项目133个,计划总投资约2614.65亿元。”该负责人说。

刘任远 本报记者 张青青 摄

刘任远 本报记者 张青青 摄

【代表委员说】

市人大代表、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 刘任远

担当科技自立自强时代使命 高标准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成都)科学城,是四川践行中央重大要求的政治之责、融入国家战略的时代之需、彰显科技优势的顺势之为、推动高位求变的必由之路,也是四川“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制胜之道。

刘任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天府新区正坚持“四个面向”,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实验室“四位一体”创新平台建设,系统落位“一核四区”空间功能布局。“天府新区将秉持‘创新策源地’基本定位,突出‘五大抓手’,全力提升西部(成都)科学城发展能级,坚定践行科技自立自强时代使命。”

围绕高标准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刘任远表示,天府新区将建强“实验室”。以天府实验室为抓手,聚焦空天科技、生命科学、先进核能、电子信息等领域,切实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布局“大装置”。在成都超算中心纳入国家超算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超高通量多功能堆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纳入国家规划,“十四五”建成Z箍缩驱动混合能源装置等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更多抢占制高点的川版“国之重器”。

此外,还将依托四川发展优势,发挥中科系、中核系、中物系科研机构聚合功能,加快引聚国家级科研机构及研发型领军企业,集聚彰显国家实力的科技力量。

拓展“高校圈”。加快投运即有的43个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加紧落地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校创新平台,跨行业、跨学科、跨领域整合科技资源,快速做强科技创新生态链。

发展“新经济”。以“数字经济特区”建设为抓手强化创新赋能,持续完善高技术服务业生态体系,进一步畅通转化渠道、助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让科技创新成果充分融入产业链、贯穿价值链。

王凯 受访者供图

王凯 受访者供图

市人大代表、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凯

着力产业创新锻长板补短板提能力 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构成一座城市创新力的众多要素中,产业创新更接近应用层,也能更大规模地带动相关项目、人才、资本的集聚。过去的5年里,成都着力产业创新,工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端通用芯片、柔性显示、液晶面板等实现创新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位于全国前列。“十四五”期间,先进制造业在成都以创新为新动能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将展现怎样的担当作为?成都将如何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做强先进制造业支撑能级?

王凯表示,成都工业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机遇,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主攻方向,积极锻长板补短板提能力,抢占发展新赛道,增强竞争新优势,深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不断增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一是构建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新体系。持续壮大5大优势产业,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氢能源、生物技术等先导产业,超前布局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推动工业在GDP中的占比、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占比“双提升”。

二是培育支撑城市崛起的增长新动力。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发挥“两场一港”和自贸区、保税区优势,建设高水平出口加工基地;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激发供需两端潜力。

三是构建参与全球竞争的产业新生态。加快重点产业集群成势、重点产品贯通成链,促进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建设走深走实;推动专业化标准厂房、高品质产业空间和新型产业社区加速成势;引育一批头部企业,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培育高素质企业群落。

四是发展引领时代特征的制造新模式。全面推进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构建数字新基建支撑体系;建设智慧园区,提升城市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建设绿色制造体系。

五是塑造集合区域优势的空间新格局。突出发展“两区一城”和北部片区,统筹产业、功能、空间有机协同;促进市州产业优势互补,加快发展成都都市圈,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发展。

汪文勇 受访者供图

汪文勇 受访者供图

市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汪文勇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要建好更要用好

“成都是一个从来不缺乏创新的城市,近年来,大量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成都布局,为成都基础创新能力的建设带来了非常大的机遇。”市政协委员汪文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蓉布局成都超算中心、天府实验室等众多重大科技基础创新平台并非刻意为之,而是伴随着城市发展的需求顺势而为。对于整座城市的创新来说,建好平台固然可喜,更重要的是用好平台。

“以成都超算中心为例,‘算力’是创新型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用好这个‘工具’,对于企业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会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是否所有的企业都能用得起这个平台呢?这就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汪文勇表示,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创新策源环节,所以一定要与本地科研创新需求相结合,发挥出最完整的平台功能,真正意义上服务于成都强化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为成都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好基础。

专家声音——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 吴垠

成都建设科创中心不能走“寻常路”

在积极融入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高水平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等战略背景下,成都把创新作为城市战略转型的关键核心的系统谋划,既是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是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

“成都建设科创中心不能走‘寻常路’。”为此,吴垠提出一个建议,必须坚持以成都创造引领高质量发展。

落实到具体操作上,吴垠建议道,要坚持高水平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构建成渝协同创新共同体,深入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联合开展重大科研活动,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避免科创同质化。科创项目制要充分发挥“国家队”和“民创团队”的各自优势,从内部挖潜科创项目,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创中心内生发展。

吴垠认为,从成渝地区现有科创发展格局看,还存在国家重大项目较少、科创链条不完整、高精尖项目孵化不够、产学研集成度不高等问题。短板存在正说明传统科创园区模式已经走到瓶颈期,所以建设“科创中心”需要更多改革创新与突围转型,以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动力。

为此,他建议,围绕科创链布局产业链,形成创新极化效应。成都可以此平台聚焦拔尖创新的“突起点”,依托关键领域突围带动科创高质量发展;提高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本地、实用、商用化水平。通过“重点突破”推动传统产业优势和新兴技术优势融合,形成良性的科创-产业循环路子,构建出以良好营商环境为支撑的产业创新链;切实推动成都科创治理模式的革新。创新已成为成都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治理模式,必须走出堆积传统要素资源的发展模式,通过质量型科技创新赋能城市竞争力,通过协同创新拉升科创辐射面,通过尖端创新带动科创平台转型升级。

此外,吴垠还建议,成都应该推动重大科创平台先行试点示范,构建创新合作网络,改革科创体制;创建集基础研发、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商业营销为一体的全能型科创组织机构;推行产学研服务体系质能化转变,提高科创人才的服务保障能力等。

本报首席记者 钟文 程怡欣 记者 赵荣昌 宋妍妍 曹凘源

原标题:创新 赋能城市未来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