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民生建真言 聚焦发展献良策

成都日报 2021-02-05 07:15

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昨日,在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上,市政协委员们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等事关成都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建言献策,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建设成渝双城

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

成渝地区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民营企业聚集地,在产业基础、基础设施、科研教育等方面均在西部地区保持领先地位,已形成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为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供应链金融创新规范发展,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两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委员邓菊秋建议,由成渝两地政府主导,两地高校牵头,联合多个具有丰富运营经验的供应链公司、地区代表性金融机构共同建设成渝双城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

邓菊秋建议,依托两地特色资源,通过连续引进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项目,搭建供应链金融知识转移的桥梁,为供应链金融生态圈内的企业提供包括咨询策划、研究报告、活动策划、培训及内训设计、在线教育、资金对接等供应链智慧服务。同时以市场需求为驱动,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先导,以创投基金为支持,促进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与落地孵化,加快推动成渝两地供应链产业链“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形成。

关键词:公园城市

提升乡村营商环境

激发资本市场活力

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是加速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盘活自然资源的生动实践。实施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营造高品质生活场景、新经济消费场景,是充分诠释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重要路径。

市政协委员李明建议,深化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要编制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保障生态修复拓展城乡融合发展空间。尤其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以城乡自然有序生长贯穿规划建设治理营造全过程。同时盘活乡村建设用地,保护城市资本和农民主体权益双向共赢。此外,简化乡村产业审批流程,提升乡村营商环境,激发资本市场活力。

李明还表示,成都可出台新的乡村建设规划技术管理规定,针对乡村不同于城市高强度、高密度连片开发特点,对建筑密度、红线退距、停车位、人防、容积率等细化操作,形成一套合乎乡村形态和提升乡村品质的建设管理规范,并通过出台生态建设修复和价值转换受益主体挂钩的操作细则,明确“生态维护与产业同步建设、生态修复与商业同步经营”。

关键词: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构建便捷的

空地联运公共服务体系

近年来,成都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战略契机,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和国际铁路港的建设,使成都由西部内陆变成对外开放“前沿”。

市政协常委江欣国认为,为进一步改善机场便捷服务水平,提升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城市形象,促进机场与城市、产业互动发展,成都应围绕机场与临空、市区、都市圈、城市群之间的密切关系,构建便捷的空地联运公共服务体系;开行双流机场至空港城区、城市核心商务区、德眉资城市中心的机场巴士专线,促进临空经济、会展旅游、商务酒店的发展;开行双流机场至绵遂乐雅以及省内市州的定制客运班线,为航空旅客提供门到门的直达客运服务;把候机楼旅客服务和商务服务产品前置至成都东高铁站、都江堰青城山景区、德眉资和绵遂乐雅等平原经济区城市,方便航空旅客便利出行。

关键词: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提高老年人

自身的信息化能力

针对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市政协委员石红樱建议,营建全龄友好包容型社会,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提高老年人自身的信息化能力。为此,可在每个居民小区微信群里设置社区教育通讯员,及时通报社区教育课程信息,鼓励老年人就近选择培训点参加信息化普识培训。同时分类施教,针对老年人特点开展教育培训,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切实丰富教学形式。

石红樱建议,以市社区教育联席会作为全市老年人信息化普识教育工作领导机构,组织专业力量,以智能化手机使用为重心,编撰全市老年人信息化普识教育教材,确保内容和形式都符合老年人学习习惯。除纸质教材外,还可开发以音频、视频为主要形式的网络微课,依托官网、APP、微信公众号向公众免费开放,方便老年人随时学习、反复学习。

关键词:疫情防控

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

需要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社区仍然是重要防线。加快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需要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保障疫情防控、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的有力保障。

市政协常委卢勤建议,要加强“全科社工”队伍建设,将网格员、民政专干等职能部门下沉社区力量整合编入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探索“全科社工”运行模式,围绕社区治理需要,建立全科社工知识库,编印全科社工知识手册,开展“全科社工”业务培训、资格认定与动态管理工作。按照“一站受理、一窗通办”标准,实行“一站式”服务,变“一窗一事”为“一窗通办”,将社区专职工作者培养为“全科通才”。要发挥社区沉淀人才专业优势,畅通参与渠道,激发社区医生、教师、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各类沉淀人才通过创新创业空间、项目和活动等参与社区服务的热情,充分发挥沉淀人才的专业优势,实现“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防微杜渐,有备于未然。

本报记者 白洋 赵子君 摄影 胡大田

原标题:心系民生建真言 聚焦发展献良策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