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喜欢你幸福的模样

成都日报 2021-02-09 07:09

长长的绿道是成都的绿色动脉

江滩公园沙滩排球场

在兴隆湖畔,一大批“大装置”“国家队”“高校圈”等创新要素不断聚集

天府国际机场蓄势待飞

扭膝、摆腿、拉伸……桂溪公园、锦城湖边,清风习习,璀璨的灯光下,一群年轻人正在绿道上做着热身运动。

32岁的成都市民赵晓,就是其中一员。从小不爱运动的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跑跑族”。

“爱上跑步,因为绿道,也因为这座城市里的公园和这座公园城市!”因为跑步,她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大家在湖边的咖啡馆里小憩,聊运动、聊工作、聊人生。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专程到成都市和天府新区调研指导,强调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绿色正悄然改变着“赵晓”们的生活,改变着千年古都的发展格局。见微知著,城市里最为日常的生活,最为寻常的变化,背后是公园城市理念推动下成都规划理念、发展方式、营城路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的显现——

城市能级全方位提升、发展方式全方位变革、治理体系全方位重塑、生活品质全方位彰显!

时代赋予城市机遇,思想引领前行之路,书写发展答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新发展理念的光芒正照耀蓉城大地!

城市能级提升

新格局下的突围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成都是最受年轻人喜欢、幸福感最强的城市。

春节临近,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室内装修现场依旧一片忙碌的景象。“天府国际机场已经到了最后的建设阶段,今年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我们抓紧时间赶进度。”8日,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目前的进展,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于今年6月正式投运的计划应该可以高质量完成。”

作为成都东部新区腾飞的“引擎”,天府国际机场所在地位于成渝双城中轴线上的成都东部新区。

2020年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都和重庆两座区域中心城市如何引领第四极崛起,成为摆在两座城市面前的“大考”。

成都的城市之变,始于2017年。时年,面临“大城市病”的破解之策,成都坚持以人为本:选择了东进——发展跨越龙泉山,从“两山夹一城”变为“一山连两翼”。东进的最终落脚点是人:让老城区的人们生活更宜居、城市品质更高,让更多聚集而来的新成都人都有自己奋斗的舞台,有让自己青春飞扬的城市机会!

时光荏苒,三年之后的2020年,东部新区正式挂牌。东部新区的版图上,状如“太阳神鸟”驮日飞翔,“蓄势待飞”的天府国际机场,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遥相呼应,“一市两场”,成都也成为中国内地第三个拥有4F级别双机场的城市。

开放是城市能级提升最大的“变量”。截至目前,从成都出发,130条国际(地区)航线覆盖五大洲,开通30条“客改货”国际航线,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第2、全球第8。国际班列链接全球55个节点城市、17个国内城市,累计开行量位列全国第一。

参与全球城市竞争,成都如何把握机遇?近年来,成都不断提升适应CAI、RCEP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供应链服务能级,加快建设面向“一带一路”供应链核心节点和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引领带动中西部腹地向西向南融入国际经济循环。仅2020年,成都经济外向度提升至40.4%,进出口总额上升至副省级城市第4位,逆市增长22.4%。

国际视野、长远眼光——成都更愿意把自己放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去观照。从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再到世界城市——成都从未掩盖发展的雄心。

把“世界文化名城”作为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战略和愿景来谋划,这在中国仅此一城。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说,成都是最受年轻人喜欢、幸福感最强的城市,与其他超级城市相比,得益于源远流长的千年巴蜀文化,成都还是中国少有的具有文化原生能力和文化产出能力的城市。

数据最能证明。2020年GaWC《世界城市名册》榜单中,成都位列全球第59位,是Beta+级中唯一上榜的中国城市,在中国新一线城市中遥遥领先。

城市能级提升,需要“时”与“势”。成都深刻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城市从内陆腹地跃升为开放前沿的历史机遇,以构建亚蓉欧航空枢纽、陆海新通道枢纽为支撑,不断完善城市参与外循环的通道体系,建设国际商品集散和要素运筹中心,加快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成都提升城市能级的益处,不仅能让自身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能更好地发挥中心引领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首席研究员汤继强认为,“成都城市能级的提升,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落地见效的必要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提升城市能级,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平台,加快转型升级,成为新格局下各城市谋求城市突围的重点。

成都亦是!

发展方式变革

新机遇下的发展

香港城市大学成都研究院副院长冯灏:科技创新是很多城市近年来迅速崛起的要素支撑,成都有这样的环境和要素聚集。

一组数据足见成都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版图中的“江湖地位”,成都,为全球生产了70%的iPad和近20%的笔记本电脑。

位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英特尔成都工厂,是英特尔全球最大的芯片封装测试中心之一和英特尔全球三大晶圆预处理工厂之一。从这里运走的芯片,配置在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笔记本电脑上,再到全球消费者手中。

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首个破万亿的产业。

成“圈”,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迅猛发展的缘由。将原有电子信息产业布局的产业园区依托产业集成、资源集聚进行综合的优势,构建起产城融合、功能复合的产业功能区后,以高效协同、开放共享的理念构筑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成都首个破万亿的产业“诞生”。

应对世界大变局、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主动延长和塑造战略机遇期,成都正谋求发展方式的全方位变革。

通过整合112个产业园区,成都已经构建起66个产业功能区和14个产业生态圈,瞄定产业功能区主导产业精准测绘产业链全景图、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名录“两图一表”,引导先进要素聚集和产业配套同城化,推动产业强链补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三年半时间,成都90%以上的新增项目集聚在产业功能区,千亿级产业集群增至8个,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成都新经济企业从24.6万户增至45.8万户,新职业人群规模居全国第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1.5%。

这组数据得益于三年前的一次抉择。当时,为推动城市战略转型、经济变道超车、重塑竞争优势,成都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委。在发展的过程中,成都变“给优惠”为“给机会”,建立城市机会清单发布机制。2020年3月,成都新经济新场景新产品首场发布会召开,成都宣布将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到2020年12月底,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以“城市智慧治理”专场作为收官之场,全年已累计举办10场活动,共计发布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释放城市场景建设项目投资约6400亿元,吸引社会资本约626.7亿元。

从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发展趋势来看,新经济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去年,成都在新经济发展领域诞生了诸多的“大事件”:“成都先导”“苑东生物”相继登陆科创板;总投资约25亿元的成都超级计算中心正式亮相;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建成并首次实现放电……

与新经济一样,引领城市驱动前行的还有科技创新。

在兴隆湖畔,既有一望无垠的湖光山色,也有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吸引了一大批“大装置”“国家队”“高校圈”,还有筑巢引凤招来的“新人才”和“独角兽”。承载着国家战略需求导向布局建设的西部(成都)科学城,未来将是提升城市创新策源能力,书写城市“活力潮涌”生动画面的“承载地”。

香港城市大学成都研究院副院长冯灏在去年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成都的科创环境和要素聚集尤为关注。他认为,综合世界城市发展来看,环境和要素聚集对于城市科技创新的作用很关键,而成都在这两方面表现都很好。

成都对目标的理解简单且清晰,着眼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实体经济国际竞争力,紧扣科技前沿、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此,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导向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突出市场导向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和突出成果转化实效导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都从白纸画图经历了落地见效。

治理体系重塑

新阶段下的探索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祝灵君:成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成效凸显,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得到了检验。

在成华区跳蹬河街道东篱路社区,安排专人值守,做好外来人口登记等工作的春节排班表已经被安排了下去。“春节期间,一定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连日来,记者在全市走访时发现,社区基层一线的疫情防控值守丝毫没有因为春节的来临而有所松懈,在各社区(村)都安排得井然有序。

这样的安排早在去年就经历过一次。

去年疫情防控初期,全市城乡社区(村)迅速动员社区干部、志愿者奋战一线、上门排查、贴心服务,筑牢了社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祝灵君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成效凸显,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得到了检验。”

“如何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是近年来诸多中国探索的一道课题。

——治理体系全方位重塑是“成都答卷”。

超大城市的社会治理风险,一直是对执政能力的考量要素之一。面对服务人口超过2200万、流动人口超过600万的城市,成都探索构建起党委领导下的社区发展治理与社会综合治理“双线融合”体系。

2017年,成都在全国率先成立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五级党组织上下贯通的组织领导体系,统筹20多个部门服务基层的职能职责,打造天府市民云智能终端集成34个部门203项服务,推动城市治理格局由条块分割向统筹联动转变、基层管理运行由权责失衡向规范有序转变。成都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为社区赋能,社区高质量发展带动高效能治理。成都还以共建共治共享推动一核引领与多元共促同频共振,实现党委领导、社会协调、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将城市治理的聚光灯转移到成都网络理政中心巨大的环形屏幕上,整个城市的毫末尽在眼前,这是城市的“大脑中枢”,集成全成都市266个信息系统与近10万路视频摄像、物联感知设备信息。

——这里打通了“城市大脑”与管理末端的“神经”,初步构建形成“全天候能在线监测、能分析预测、能应急指挥”,成都市和其辖区内的区(市)县两级联动的智能城市治理运行体系。

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注重安全与发展相统筹,主动应对超大城市事故灾害风险多、应急救援力量薄弱、风险源实时感知滞后等挑战,着力构建城市安全网;注重应急与谋远相结合,常态化建立公共卫生领域规范化的法治体系、标准化的应急预案体系、高效化的应急指挥体系和坚实的应急保障支撑体系,提高城市快速应对化解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能力;注重高效与共享相连接,探索稳定、安全、高效的超大城市治理动态解决方案,提升政府透明度指数。

成都将在“十四五”期间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占据了很大篇幅。关于愿景,成都将完善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体系,全周期呵护城市安全,用聪明的“城市大脑”实施智慧治理,让智能感知就在身边、安全网络覆盖全域、风险隐患远离市民。

生活品质彰显

新时代下的答卷

联合国人居署城市规划设计处专家赛尔瓦托·芬达罗:作为反映新发展理念的高层次城市发展模式,成都探索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次出差间隙的城市之旅,曾一凡做出了人生一个重大决定——辞去在北京知名广告公司的工作来到成都,入职成都一家新经济企业,当一名“蓉漂”。2020年底,曾一凡正式安居成都,成为“新成都人”。

漫步锦城公园、夜游锦江岸边,是曾一凡和朋友们的休闲之道,也逐渐成为“东道主”招待外地朋友的选择。天府绿道将城市脉络串联起来,成为“曾一凡”们每天丈量城市印记的选择。

在绿道,感受幸福美好生活,已经成为很多成都市民的共享共识。在“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榜单上,成都已经连续12次蝉联榜首。在成都,全球最长的绿道体系,是成都的绿色动脉。它串联起了自然空间、森林空间、郊野公园、公共绿地,也串联起了都市繁华生活。在长长的绿道上,脉动着成都人的幸福感。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专程到成都市和天府新区调研指导,强调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2020年,中央明确要求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示范区”,从理论到实践, 从探索到系统谋划, 成都不断锻造新动能,层层递进。

这一历程,肩负着创构理想城市形态的时代使命,寄托着探索未来美好生活的城市梦想;这一历程,成都市民幸福生活品质全方位彰显,成都城市书写着新时代的答卷。

公园城市建设的过程,是成都塑造美丽宜居空间形态的过程。青山为底、绿道为轴、江河为脉,成都坚持以绿色发展开辟新路径,积极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成都规划建设1.69万公里天府绿道体系、1275平方公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和29条望山廊道、34条通风廊道,构建自然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3大类、15小类、50余种公园体系,初步形成“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城市空间特色。

成都探索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在联合国人居署城市规划设计处专家赛尔瓦托·芬达罗看来,有着深远的意义。赛尔瓦托·芬达罗认为,作为反映新发展理念的高层次城市发展模式,公园城市坚持以人为本,兼顾生态文明,是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相结合的复合系统,集生产、生态、生活空间于一体,融自然、经济、社会、人文于一体。

公园城市的建设过程,是成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成都正坚定践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和使命,从人本体验出发,主动调整工作重心和制度安排,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牵引,以创新公共服务组织和供给方式为核心,提供产业培育的新机会、消费升级的新场景、品质生活的新体验,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市民生活更有质感。

根据远景,“十四五”开局之际,成都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从全市层面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向往,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将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发展成果转化为人人可感可及、普遍受益的社会认同,让人民群众和广大企业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征程之路漫且长,时代之卷人民阅。“十四五”开局的宏伟蓝图已擘画!

如今的成都,正以公园城市为发展目标,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奋勇开拓、砥砺前行!

本报首席记者 钟文 记者 赵荣昌

本报摄影部供图

编辑:邓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