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 满足市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成都日报 2021-02-21 07:24
生活在一座拥有高品质的教育、健康、文化、体育服务的城市,人人向往、人人期盼。广大市民群众这种最朴素的想法、最简单的愿景,成为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文明进步不断加速的直接动力。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不仅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工程、增强城市发展战略优势的筑基工程。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更大范围、更高质量、更深层次上保障市民的教育、健康、文旅、体育等公共服务权益,更好满足市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未来五年,将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重大项目布局,从优化空间规划入手,大抓重大项目招引,大抓重大功能建设,推进多元供给,强化宣传营销。”近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推进组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将完成35个重大项目建设,到2025年,建成高能级新标杆项目100个,努力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和幸福之城做强公共服务支撑。
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
今年将新增学位10万个
实施学位供给增加、优质学校培育、素质教育提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五大行动,办人民满意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加大项目促建督建力度,增加学位供给,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支持在蓉高校“双一流”建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到2025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400所,新增学位30万个,高品质幼儿园数量在2020年基础上翻番,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优质学校覆盖率提升到70%;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10所,新增研究生培养单位4—6所,新增进入“双高计划”市属高职院校1—2所;培养市级以上名优教师3000名。
今年,新增学位10万个,培育出60所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申创5所省级示范高中,推选出市级名优教师650名。
更优良的健康服务——
今年将新增4家三甲医疗机构
实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医疗机构内涵提升、公共卫生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卫生健康改革创新五大行动,主要健康指数进入高收入前列国家城市的行列。
到2025年,规划建设未来医学城等78个重大项目,建设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新增全国临床重点专科10个;新增三甲医疗机构10家以上,实现三级医疗机构区(市)县全覆盖,建成50家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全域提升公共卫生水平,新增三级乙等县级疾控中心5个以上,重大传染病疫情有效处置率100%;深化分级诊疗,创新医联体国家试点示范,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现代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和医疗保障改革,推进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创建健康细胞1000个,床位数9.5张/千人,医师数4.5人/千人,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82.4岁以上。今年,新增4家三甲医疗机构,成华区、龙泉驿区疾控中心达到三级乙等,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40%,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到55%以上。
更美的文化新场景——
今年将建成文化地标10座
实施文化地标建设、文化阵地提升、文旅场景打造、文化精品生产、文化供给倍增五大行动,优雅浸人的精神活动体系更加发达。
到2025年,国家高等级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剧场、音乐厅等达到130座以上;新增基层文化中心示范点和社区美空间465个,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精品范例500个,书店和城市阅读空间达到4000家,文化街区和天府绿道“沉浸式文化空间”100个,推出“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400个;建成4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引进国际国内精品舞台艺术、音乐演出、美术展览年均增长20%,文艺创作“攀原登峰”精品生产年均增长10%,群众性文化活动年均增长10%。
今年,建成天府艺术公园等文化地标10座,开工建设东华门遗址公园;新增实体书店和城市阅读空间100个,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精品范例、基层文化中心示范点和文化美空间等272个,推选出“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80个;文旅融合场景更加丰富多样,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共享可及。
更多的运动健身新空间——
今年将新增50处体育消费新场景
实施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品牌赛事引进培育、全民健身活动拓展、青少年体质提升、休闲运动产业发展五大行动,建设“三级三类”体育设施体系。推动赛事市场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实施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搭建体育产业发展新平台,引进新项目新投资。
到2025年,实现区(市)县“一场一馆一池两中心”全覆盖,每个社区(村)建成1个“运动角”;体育场面积2.5平方米/人,“社区健康师”3名/千人,居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93.5%;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300处,天府绿道新增健身新空间1000处,人均体育消费突破3600元;举办30余项国际赛事。
今年,建成东安湖和凤凰山体育公园、22个智慧场馆、50处“社区运动角”,新增50处体育消费新场景,办好大运会等30余项大型赛事,全民健身和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突破4000场次,培训首批“社区健康师”200名,到公共体育场馆锻炼人数突破400万人次,城乡居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93.1%。
观察员“说”
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首批市民观察员、喜马拉雅四川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夏涌:
借助新技术 让文旅资源“活起来”“动起来”
“开年大会,吹响了未来五年幸福成都建设号角!”拿到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首批市民观察员聘书的夏涌这样说道。
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中提出,要打造优雅时尚的文旅新场景。对此夏涌认为,文化场馆、文旅景点的运营要资源聚合,常变常新。线上尝试将分散建设、各自为政的产品、渠道和宣传进行有效整合,探索建设“一部手机游成都”智慧化、集约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形成可溯源、可视化的文旅融媒体资源管理系统,线下展陈、展示多采用互动性、参与性更强的AR/VR、全息等数字技术,让优秀文旅资源借助新技术“活起来”“动起来”,让市民游客毫无障碍、流连忘返。
在文化空间、文旅场景打造上,要树立用户思维、需求导向,线上线下紧密互动。比如线上借助天府市民云、网络理政、新媒体等平台业已形成的庞大用户基础,开通、用好“幸福成都大家谈”网络音视频专栏,实现了解民意、增进沟通、纾解矛盾、凝聚共识的价值功能,线下采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整合数字资源,推进数字阅读进入公共空间,营造市民愿意来、留得住、体验好的文旅消费新场景。
“文旅产品要大力推进IP化、高端化。”在夏涌看来,成都是全国的网络文学、动漫游戏重镇,《哪吒》等优秀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要切实开展版权保护,推动版权登记、流转、交易和开发等线上化、可视化;要在产业链上补短补缺,强化原创内容、创意设计、发行渠道等建设,提高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形成与城市气质高度相适宜的生长环境。
市民声音
谛达诺科技创始人许波:
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 可以有更多“科技”元素
城市最核心的还是人,如何向城市常住人口提供现代化、国际化、智慧化和均衡化的高品质公共服务就变得非常重要。作为资深“蓉漂”,许波认为对于城市发展来说,高品质公共服务显然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年轻人来成都工作和生活。
许波认为,要实现高品质公共服务,关键在于“优质普惠,共享可及”。这些离不开科技元素的有力支撑。如果说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那么基于先进技术的高品质服务则是城市的灵魂。无论是教育、医疗、文旅和运动等场景,都需要科技工作者同城市建设运营管理方一起紧密合作,通过科技赋能场景,提供老百姓更满意的服务。
“谛达诺科技就是一家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硬件等技术应用于学前教育场景的高科技公司,打造的托幼服务就是高品质公共服务的一个代表性场景。”在许波看来,成都还有很多像谛达诺科技这样的企业通过科技赋能帮助城市打造更多更好的高品质服务。“未来,成都将更美好,成都居民将更幸福。”
本报记者 王雪钰
原标题:满足市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