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在科技创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成都日报 2021-03-05 07:40

“两区一城”中的“一城”——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 本报记者 胡大田 摄

阳春三月季,迎逢全国两会时。

“十四五”新征程开启,科技创新将大有可为,下一步应如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代表委员重点关注的热点话题。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亮相第一场“委员通道”的委员,首先涉及的一个词语就是“科技创新”。从航天科技到网络安全,再到农业创新……委员们围绕各自关注的领域,畅谈自主创新及科技能力建设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球化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样成为千里之外的成都声音:

增强创新策源能力,集中突破前沿技术领域,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全球人才集聚服务能力,优化创新生态,强化创新资源集聚转化功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产业创新应用场和开放创新示范区——

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成都底气:

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47位

2021年伊始,好消息传来——科技部近日发文批准在川建设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两家分别为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建设的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建设的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至此,成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增至12家,实现13年来国重实验室“零增长”的突破!

在当今时代以及更长远的未来,科技创新能力,掌握关键领域核心科技的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和长远发展的关键要素。

在成都,创新驱动从来都是这座城市瞄准未来发展的选择与共识。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蜀锦织机的发明,铺展了“互通有无、文明交融”的丝绸之路;纸币交子的诞生,成就了“优雅时尚、商业繁荣”的世界都会……2300多年成都建设发展史,从来不缺少创新基因。

数据显示,去年成都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71家,增长47.5%,总数突破6100家;新增国家级孵化载体2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6家,新建28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市级及以上创新创业载体累计达250家,在孵企业及团队1万余家;新经济企业净增7.1万家;新增苑东生物、秦川物联等科创板上市(过会)企业9家,位列中西部第一……

人才是第一资源。为创新人才提供最优越的发展环境,成都将人才工作品牌化,塑造了“蓉漂”品牌。“人才新政”已吸引超过41万青年人才落户,连续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奖”。成都更是在2020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47位。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原始创新的主阵地。目前,成都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各类高等院校60余所,其中双一流高校2所,双一流学科高校8所。与此同时,建立校院企地“城市发展合伙人”协同创新机制,已与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18所知名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聚一批创新项目落地。

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引领,成都聚焦于把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市场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打通,在全国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率先在国内开展技术经纪职称评定,让“躺在”高校院所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产线。

成都动力:

科技创新的产业成“圈”

3月3日,极米科技登陆科创板,成为成都资本市场牛年第一家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也是成都第6家科创板挂牌上市企业。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之外,科创板的出现,为科技型企业打开了另一扇与资本市场直接接触的大门。

去年以来,多家硬核科技企业陆续在科创板上市:成都先导,DEL技术扎根全球第一梯队阵营,新药研发创新环节的细分“独角兽”;苑东生物,走出高端仿制药到创新药的进阶之路;纵横自动化,中国工业无人机市场的头部企业;极米科技,智能家居投影领域的龙头……

成都活跃的创新力量,从科创板这块“试金石”可见一斑。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只有企业的创新热情得到充分激发,创新之基才得以牢固。近年来,成都拿出真金白银,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仅仅2020年,就通过研发增量奖补引导企业研发投入104.6亿元、增量投入36.08亿元。

科创板企业相继涌现并非偶然,背后是成都不断完善的科创企业成长培育机制,以及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的努力,关注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持续给予相应支持。

企业落户、成长过程中谈及最多的就是城市的营商环境。除了从5天缩短至0.5天,压缩开办企业流程时限等“开办时”的优化动作;企业生产经营中“哪里有机会”的堵点难点问题,推出“城市机会清单”,释放政府、企业两端的供需信息等“经营中”的政策支持。

极米科技所属的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的支柱产业,去年产业规模达到10065.7亿元,是成都首个产值破万亿元的产业。在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极米科技与路维光电、LG化学、深天马、中光电、精电国际、TCL等企业聚集,培育壮大“芯—屏—端—软—智—网”全产业链,发展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产业,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聚集强大合力。

产业生态圈理念在这里得到最完美的诠释——左右相邻的企业就是产业的上下游,前后相连的企业就是产业的左右岸!以创新发展培育新动能,打破传统的承接产能转移模式,成都率先提出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规划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自去年以来,成都不同产业类别的产业功能区,已吸引了全市90%以上新增引进项目,新增市场主体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二。

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产业成“圈”,正是成都与极米故事的一个连接点。未来,还有更多诸如电子信息产业一样的其他产业,也将会在这块土地上成“圈”,茁壮成长!

成都谋略:

聚势赋能 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2月25日,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意见》提出支持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时间回到2020年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装置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中国自主掌握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技术。这是成都“国之重器”建设的一个“缩影”。

不只于此,近年来,多个科技基础设施在成都落地建设——其中,成都超算中心,这个西部地区首个百P级超级计算中心,算力达到10亿亿次/秒。

从重大平台到科研基地,从基础前沿研究到产业技术创新,在成渝科技创新中心高标准布局下,成都正加快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服务新格局。“十四五”开局,成都如何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瞄准下一个5年乃至15年,成都提出,到2035年,创新型城市建设将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上,进一步优化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布局,规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交叉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加快组建天府实验室,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上,将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组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力争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增长9%。在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上,深化技术经纪人职称评定、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实施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重大创新项目“首席科学家”、财政科研经费“包干+负面清单”制度,赋予科研事业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在夯实人才支撑上,将实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深入实施“蓉漂”计划、城市猎头行动计划、“蓉贝”软件人才引育计划,加强与科研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聚势、赋能,成都科技创新,正在加速跑的赛道上……

代表委员说

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

创造更多“从0到1”的硬核科技 实现创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国内外对高层次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需要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人才待遇。”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重点提到了他所关注的人才待遇问题。

他认为,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培育更多科技创新人才,让科技成果为国家发展注入更大力量。不仅是培育人才需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高校开展高水平科研必需的大型实验设备和科研平台,以及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管理都需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我建议,除了科研项目开支的直接成本外,国家要加大对学校科研设施建设等间接成本的支持力度,让学校有能力集中更好的资源和更多的财力来支持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

“当前,成都正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创造更多‘从0到1’的硬核科技,实现创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曾勇认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只有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才能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力蓄能。“聚焦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成都正在加快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同时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等,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设施、交叉前沿平台和高能级创新平台集群,这些都为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报首席记者 钟文 记者 吴怡霏 宋妍妍

编辑: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