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唐燕:将四川打造为“中国会展业区域中心”

成都商报 2021-03-11 07:43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更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要节点,如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唐燕带来的两个建议也均与对外开放相关,一个是支持四川打造中国会展业区域中心,另一个则是支持中国(四川)自由贸易区深入探索差异化建设的建议。在她看来,四川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带和战略发展带,是迅速崛起的中国西部对外开放高地,未来5年,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争取国家层面的更大力度支持,既要全面发力,也要重点突破。

第四极优势如何激发?

打造“中国会展业区域中心”

支持国家级重大外交活动选址成都举办

“会展业是促进消费、带动产业和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唐燕告诉记者,据国际组织测算,会展业对经济拉动效应约为1:9。虽然在过去的2020年,受疫情影响,会展业按下了暂停键,但四川及时出台一系列扶持举措,全年举办各类会展活动1500余场,特别是成都国际车展交易额68亿元,较2019年增长25.8%,促进消费和拉动经济回暖复苏效果明显。

“四川会展业基础良好,领跑西部,是西部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产业。”唐燕特别提到了会展核心区域成都市,《2019中外会展业动态评估研究报告》显示,在200余个世界主要会展城市中,成都居第43位,在榜单上的中国城市中居第4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在中西部首位。“仅在2019年,成都市展览活动数在国内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增幅排名第二,展览面积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二。”唐燕说出的这组数据,都透露出“四川已经成为中西部会展产业核心集聚地”这一讯息。

为此,她建议将四川打造为“中国会展业区域中心”,构建西部地区会展新版图,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极支撑”。

具体怎么做?“要持续支持举办西博会等重大展会。”唐燕告诉记者,比如已经举办了十七届的中国西部博览会,目前四川省已全面启动西博会各项筹备工作,建议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四川办好2021年第十八届西博会,持续做强品牌。

同时,唐燕还建议支持四川承办更多国家级重大活动。“成都已成功举办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日韩工商峰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等重大国际性展会,今年还要举办大运会,建议支持更多的国家级重大外交活动选址成都举办,全面提升四川的国际影响力。”就成都而言,唐燕还建议支持成都建设国际会展之都,并鼓励天府新区把会展产业作为核心产业,以展会一体的西博城为核心,打造国际一流标准的会展产业示范区。

四川自贸区如何打造开放新高地?

探索差异化建设

将天府国际机场纳入扩区范围

自贸试验区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也是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平台。作为内陆开放新高地,四川自贸试验区如何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关于支持中国(四川)自由贸易区深入探索差异化建设的建议》是唐燕提交的另一份建议。

唐燕介绍,自2017年4月1日正式挂牌运行以来,四川自贸试验区以不足全省1/4000的面积,贡献了全省近1/3的外商投资企业、1/10的进出口、1/20的新增企业,实现“三年三步走”跨越。“当然,对标先进,四川自贸试验区还在开放能级、制度创新等方面存在差距。”聚焦四川自贸试验区探索差异化建设,唐燕建议支持将天府国际机场和泸州、宜宾相关机场空港口岸纳入四川自贸试验区扩区范围,打造内陆开放“升级版”。

之所以提出这一条建议,是鉴于“位于内陆的四川自贸区,更需加强空港等开放通道建设,提升开放平台能级”这一现实考虑。唐燕说,目前,成都双流机场已有130条国际航线,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后,成都将是全国第3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同时,叠加上毗邻四川自贸区泸州片区的云龙机场和宜宾五粮液机场,优良的区位条件将联动成为链接全球的枢纽,四川自贸试验区扩区范围,也将让“内陆自贸区”升级为“开放自贸港”。

同时,唐燕还建议支持四川自贸试验区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账户体系试点,成为金融改革开放“试验田”,并在基于四川自贸试验区内天府软件园等具备的产业、贸易、创新基础,建议国家层面赋予四川自贸试验区更大的开放权、探索权,支持四川自贸试验区扩大服务业开放,成为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的“探路者”。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编辑: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