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天府文化的DNA从这里开启

红星新闻 2021-03-26 11:20

20年前,在成都市西郊惊世而出的金沙遗址,震惊海内外。其出土的大量文物不仅填补了古蜀研究的大量空白,甚至改写了成都历史和四川古代史,被誉为“中国进入21世纪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

20年后,金沙遗址不仅从曾经的考古工地变为市民家门口的博物馆,更在不断推进遗址研究的同时,凭借在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展览展示等方面的创新,成为国内遗址类博物馆的标杆。

金沙20年,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朱章义感受颇深:“我从一个满头黑发的年轻小伙,变成了满头白发。”作为博物馆馆长,朱章义认为馆长首先要管理好博物馆,深入研究其深厚的文化内核,同时还要讲好文物的故事,让经历了时间沉淀的文物活跃在市民的生活中,“按照单霁翔院长的说法,他以前是故宫守门人、博物馆讲解员,也是博物馆的组织者。所以,我认为馆长的角色就是看门人、讲解员、组织者、研究者四位一体”。

朱馆长.png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朱章义

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朱章义首次公开了一张1986年,他在三星堆实习时,站在考古挖掘现场的一张照片,他感叹道如今考古挖掘技术快速发展,其实也为文物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回溯金沙20年

2001年2月8日,金沙遗址被发现。在那之前,三星堆博物馆已经修建完成,所以,当朱章义看到金沙遗址下面土出大量文物时,考虑最多的是金沙遗址会不会建成一座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没想到,我们国家对遗址的保护,以及金沙遗址后来的发展,超出我的预期。”朱章义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从2004年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始修建,到2007年建成开放,这个建成速度对比全国同类遗址,可谓非常快。

金沙遗址的发现,要从一个施工现场说起。2001年早春午后,一群建筑工人正在成都西郊苏坡乡金沙村施工,突然间,泥土中透出耀眼的白。随后,成吨的象牙、成千的金器、精致的青铜、无数的玉器出土,沉睡三千年的古蜀金沙遗址毫无征兆地重见天日。

金沙遗址祭祀区大型象牙坑发掘场景.jpg

金沙遗址祭祀区大型象牙坑发掘场景

金沙遗址出土的铜牛首 

金沙遗址出土的铜鸟 

经考证,金沙遗址分布范围约5平方公里,是商末至西周时期(距今约3200年~2650年)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国的都邑。考古学家在遗址范围内,发现了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大型祭祀活动场所、生活居址区、大型墓地等重要遗迹,并出土了世界上同一时期遗址中最为密集的象牙、数量最为丰富的金器和玉器。

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金面具.jpg

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金面具

回溯金沙20年,朱章义感叹这20年考古工作的迅速发展。他翻开一张照片,是在三星堆拍的。前面一排站着11人,那时还在三星堆实习的朱章义站在最右边,如今,照片里的人大多成为了文博界翘楚。他们的后面,是用三根竹子支撑,竹席、塑料薄膜包裹的三角形简易发掘篷,帐篷下面就是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现场。

朱章义年轻时.jpg

右一为年轻时的朱章义

朱章义说,“我们那时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发掘。再回头看今天三星堆的发掘、金沙遗址的考古现场,已经有了高新技术的设施设备。所以这20年当中,设备硬件在不断更新变化,我们考古发掘人才也在不断增加。”

朱章义认为,考古发掘更重要的还是要将大量的科技手段融入考古学,让考古学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对古代文化遗存信息的提取更为丰富,才能更精准地对古代先民们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有更多的了解。“从单一的文物保护,到更广泛的研究。”是朱章义认为的这20年来考古学发展的根本变化。

金沙遗址:天府文化DNA

从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中,除了数千件金、玉、铜、石器,还有数以吨计的象牙、数以千计的野猪獠牙、鹿角等,甚至还有大型建筑基址、祭祀活动场所、一般居址区等重要遗迹。

金沙遗址出土的各种陶器

此后的研究证实,金沙遗址是一处3200年前至2600年前的古蜀文化遗址,这也将成都市的建城史从距今2300年提前到距今3000年左右,这对提高成都市作为世界文化名城的知名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金沙是成都城市之根,天府文化的DNA。”朱章义说,金沙遗址最关键的贡献是解开了三星堆的去向之谜,并为成都找到了历史根源,完善了四川先秦考古学的文化序列。

“天府文化的DNA”这个说法有历史文物为证,金沙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有中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本土文化的元素,可以证明那时的金沙已经非常开放包容,和如今天府文化中“开放包容”一脉相承。此外“创新创造”的天府文化也可以从金沙遗址出土文物中看到,与三星堆出土文物相比有一定区别,甚至独树一帜,如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不仅造型独特,美观大气,蕴含的丰富文化精神内涵在全球而言都属唯一一件。

太阳神鸟.jpg

太阳神鸟金饰

金沙20年展望

从2001年金沙遗址破土而出,到2007年金沙遗址博物馆在遗址原址建成开放,再到2010年成为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都不仅在这里找到了城市历史的根源,更因为古蜀人卓有远见的规划打造出一个追溯城市基因的文化空间、生活空间和一个大同共享的公共空间,并借此为成都提供了一个与世界对话沟通交流的平台。

深度的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回望金沙20年,朱章义认为是成都文化遗产保护、成都考古事业、成都文旅融合发展的20年。金沙的20年,是金沙遗址博物馆创新创造发展的20年。今后的20年以及更长的时间,朱章义希望金沙遗址博物馆和成都这座城市一样,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时代坐标上,能够贯穿古今、连接中外、大放异彩地在世界城市格局进程中占有炫彩的一席之地。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曾琦

编辑:邓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