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社区美空间(二):社区里诞生的“音乐微博物馆”
红星新闻网(记者 宋雅婷 王玲)3月31日报道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在望江街道的古琴教室里,伴随着余音悠扬的古琴之音,孩童们轻轻地吟唱着曹操的《短歌行二首》。在教室的第一排左边,8岁的郭昱岑认真地跟着老师弹琴吟唱,记者了解到,郭昱岑学习古琴快6个月了,从第一次在学校接触到古琴后,她就喜欢上了这个乐器,最终选择来到了十二乐微博物馆学习古琴。“我很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学习古琴让我感受到了很多快乐。”
2019年9月,由12个以音乐文化为载体的微博物馆组成的望江·音乐家十二乐微博物馆(以下简称“十二乐微博物馆”)正式对市民开放;2021年3月,成都市委社治委和市宣传部联合召开的成都市社区美空间建设行动新闻通气会上,十二乐微博物馆入选首批10个社区美空间。传播音乐知识和音乐文化,是十二乐微博物馆成立的初心,如今,通过采取“展陈推广+互动体验”的模式,对店面进行空间微改造,让市民更直观地感受音乐之美,是十二乐微博物馆当选首批社区美空间的原因之一。
乐器店“变身”音乐微博物馆
十二乐微博物馆创始人林慧敏介绍,发起建立十二乐微博物馆,源自于她小时候的梦想。“小时候,我就在川音这里读书,每次走过这片街区,看到乐器店,我都会驻足停留。”林慧敏说,看着橱窗里美丽精致的乐器,她想进店里看看,却又害怕进店里看,她“怕”老板问她,要买什么乐器。“我从小学习跳舞,对乐器也有浓厚的兴趣,工作后也从事的艺术相关行业,每当回想起小时候在乐器店徘徊的自己,我总想会有小朋友和我一样,因为害怕乐器高昂的价格,因为尴尬,不敢走进店里。”林慧敏说。
2017年,由林慧敏发起,望江街道办和川音夏罡教授共同建立了第一家手风琴微博物馆。“手风琴乐器店是夏罡教授回国后开启的,我和夏罡教授商议后,想把这里打造成一个传播音乐知识的平台,让普通人可以随时走进来了解音乐和乐器。在街道的支持下,手风琴微博物馆还做了延伸服务——为市民开设公益音乐课堂,跟随专业老师学习演奏技巧。”从2017年开始,以四川音乐学院这片区域为中心,林慧敏在当时147个乐器商家中选择,最终连接了12个有故事、有特色的商家,打造出了12个微博物馆。
12个微博物馆分别是:现代键盘艺术微博物馆、施坦威钢琴微博物馆、徐宝吉他微博物馆、飞乐提琴微博物馆、伯牙民族乐器微博物馆、新天海伦钢琴旗舰店微博物馆、古月胡微博物馆、七色风提琴微博物馆、罗兰琴行微博物馆、声威乐器微博物馆、丝桐琴舍微博物馆、雅韵琴筝微博物馆。
三代人的坚守传承
在林慧敏看来,社区美空间的打造不仅仅是空间的营造,更重要的还有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古月胡微博物馆是一家传承了三代的乐器店,这里的传统乐器,很多都快失传了,但是他们依然坚持着这样一份情怀。”
“‘乌木管子’是我们国家的一种古老的乐器,目前,能够演奏这个乐器的人已经不多了;还有如‘金钱板’这样的乐器,可能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了。”走进古月胡微博物馆,小小的空间里放满了乐器,进门的右手边,还有许多乐器的配件。古月胡微博物馆第三代馆长艾莺告诉记者,第一代馆长是她的外公,第二代馆长是她的姨妈。“家里的长辈从事着音乐方面的工作,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我们不继续传承下去,这些乐器可能未来真的没有人知道了,比如这些乐器的配件,许多只要几元钱,但是只要是演奏这个乐器的人,他肯定就会有需求。”艾莺说。
用音乐焕发社区活力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音乐的历史文化,感受音乐氛围,12个微博物馆均开设有公益课堂。“只要你有兴趣,想来学习,可以通过关注望江音乐家微博物馆的公众号,选择你喜欢的乐器种类,填写报名,我们会有工作人员来进行联系。”林慧敏说。记者了解到,十二乐微博物馆开放运行后,已经开展了上百场公益音乐课,上千名市民参加相关公益音乐活动。
“我去上过钢琴的公益课,下一次还想去尝试其他乐器。”李先生的家并不住在望江街道,一次陪朋友来买东西的机会,他走进了斯坦威钢琴微博物馆,进行了参观。“本来我就对钢琴有兴趣,小时候学习过一点电子琴,参观的时候听说有公益课,我就报名了。”李先生说,来上课的老师是川音的老师,能够得到他们的指导非常开心。“这里的氛围特别好,让我感受到音乐距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就在我们的身边。”
林慧敏告诉记者,十二乐微博物馆将持续开放音乐公益课,同时,今年还将举办公益音乐会。“我们来自社区,成长在社区,与社区息息相关,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走进来,在这样的空间里,感受音乐之美。”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