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产业链 共绘同心圆 成德眉资加快打造协同分工的产业生态圈
成都日报 2021-04-20 07:32
去年
成德眉资合作推进464个项目,完成投资约1088亿元。成立电子信息、先进材料、医药健康等产业生态圈联盟,达成101个跨区域布局产业合作协议,确定57个企业合作项目。
今年
成德眉资组建“三区三带”招商联盟,建立同城化产业协同发展基金,争取将更多“三区三带”产业化项目纳入省级重大项目库,年内实施重大项目400个以上,完成投资1000亿元。
未来
成德眉资将大力推动全球供应链建设,探索建设综保区“两场一体”共享虚拟货站,推动成都国际班列基地功能四市全覆盖,搭建“通道+物流+产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让都市圈成为集聚全球先进要素的引力场。
计划总投资30.202亿元,共有25个签约项目,涉及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在本月14日举行的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动作牵动了投资者的目光。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签约项目涉及的航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绿色食品业、轻工业、新材料产业等产业,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既有区域联动,又有明确分工的“三区三带”产业协作带正在加速聚集。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产业协同是“重头戏”。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中,实现现代产业协作共兴,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强有力的动力源。基于资源禀赋不同和产业定位差异,四地已初步形成主导产业错位、全产业互补发展的基础,明确提出要共同搭建高能级产业空间载体,合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显著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成德眉资“三区三带”建设示意图
一个园区
精准对接错位协同的产业生态圈
统计调度、打包装载……走进青白江国际木材交易中心,木材商家一如既往地忙碌。这样的场景,同样出现在紧邻成都青白江区40公里外的德阳黄许镇的“姊妹”园区建设现场。一个年进口木材量达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德阳蓉欧国际木材产业园即将拔地而起。
“项目建成后,两地将打造成为集铁路到达、物流配送、商品仓储、批发交易、木材鉴定等功能于一体的西南地区最大的木材及木制品经销企业总部基地、商务中心。”成德物流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投资运营部负责人张义华告诉记者,作为中国特级木材市场、中国十强木材木制品交易市场,青白江国际木材交易中心目前已入驻来自全国19个省份的商家共计350多户,其业务范围辐射全国20余个省份。
“总部基地在成都,加工仓储在德阳,德阳蓉欧国际木材产业园建设不仅缓解了青白江国际木材交易中心的运营压力,也精准填补了产业承载余白。”在张义华看来,项目的建设正是作为适铁、适欧的产业项目,践行两市优势产业互补,错位配套协作配套发展的一个生动实例,是成德“两市主导产业错位、全产业互补发展”的基本思路的具体体现。“伴随着成德眉资同城化的推进,我们不仅共同招商、共同宣传,还共同探索跨行政区域的口岸提升,共创国家开放口岸。”
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一体化,加快推进“三区三带”建设正是成德眉资构建产业生态圈的重要抓手。加快“三区三带”产业协作带建设,去年,四地合作推进464个项目,完成投资约1088亿元。成立电子信息、先进材料、医药健康、绿色智能汽车和现代商贸等产业生态圈联盟,达成101个跨区域布局产业合作协议,确定57个企业合作项目。其中,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顺利通过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公示,成立电子信息、先进材料、医药健康、绿色智能汽车和现代商贸等产业生态圈联盟,联合发布城市机会清单释放需求信息1525条。
一座机场
带动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协作带建设
在成都平原都市圈的另一侧,伴随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亮相,紧邻这个四川“超级工程”的简阳市和资阳市,也早已紧锣密鼓地布局起错位协同的产业构成,积极融入临空产业生态圈。
距离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约3公里,简阳市临空经济产业园管委会瞄准增值服务,主要发展三大产业——国际物流、航空快递、跨境电商、智慧仓储等临空物流业;总部经济、贸易结算、商务会展等现代综合服务业;特色农产品、临空科技研发航空食品等绿色食品产业。
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东南方向12公里外,资阳也在大手笔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该片区布局三大功能区——临空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临空综合服务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商务服务、都市消费等;临空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农旅融合产业。
事实上,早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开工之初,四川省规划了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分为成都片区和资阳片区。围绕“临空”这个关键词,为承接新机场的溢出效益,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资阳临空经济区应运而生。
两地齐抓机遇,产业布局既着眼于协同发展又坚持错位互补,求的正是共赢。
在品质生活构建上,两地更长远的谋划是“筑新城”。资阳临空经济区的定位之一是“高品质生活宜居城”,简阳则是“临空生态新城”。
对于“新城”,资阳临空经济区项目工地的工人陈川还有更多期待:“沟通交流带来的必然是新的合作,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日子也会越过越有盼头!”
加快推进“三区三带”建设,突出抓好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要政策。今年,成德眉资还将编印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协作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协作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协作带建设方案,明确“十四五”时期工作思路、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四地将启动建设成德产业协同示范区园区、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协作带起步区,加快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协作带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生态圈同构、投资招商信息共享、供应链建设一体。组建“三区三带”招商联盟,建立同城化产业协同发展基金,争取将更多“三区三带”产业化项目纳入省级重大项目库,年内实施重大项目400个以上,完成投资1000亿元。编制龙泉山东侧现代产业带规划,共创承接国际和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引领四市发展相向互动。
“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德阳-成都-钦州港)驶出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黄许货站 本报资料图片
一条铁路
搭建“通道+物流+产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搭上始发于成都青白江国际班列这趟列车,去年,越来越多四川洪雅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德恩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品的元明粉、三聚氰胺等“眉山造”化工原料等产品,正通过这条国际物流大动脉走出国门。
“这个市场正是南向班列开通后,逐渐开拓出来的。”四川洪雅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外贸经理漆威说,东南亚许多国家对元明粉的需求比较大,但此前主要在其他区域采购。
面对23亿人口的东盟大市场,漆威所在的公司早就想参与开发。但在南向班列开行前,由于物流的时效性原因,导致四川的元明粉竞争力并不强。漆威表示,有了南向通道后,他的货物可以通过铁路直达广西钦州港,再通过铁海联运的方式抵达东盟各国,大大缩短了和其他区域产品竞争时在物流时间上的差距。慢慢的,有客户开始尝试,并渐渐加大采购量。
同样在德阳,依托成德同城化大背景,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与成都国际铁路物流港共开国际班列。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党工委委员、服务中心副主任彭亮介绍,从2020年9月以来,针对德阳地区固定和批量出口货源,每周1至2列南向国际班列开行已成为常态。
“当前我们正积极与成都国际铁路物流港沟通两港一体化运营协议,主要从通道构建与班列开行、口岸建设与保税功能、基础实施与技术装备、运营管理与标准规范、招商政策与产业项目5个一体化全面落实省委两港一体化战略。”彭亮介绍。
一条铁路,一个港口,让成都市青白江区跃升为陆海联运枢纽城市。它像一个巨大的磁石,深深地吸引着周边的城市。德阳、眉山和资阳纷纷靠近,再通过它,走向全球市场。
自2017年起,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关于发起成立《“蓉欧+”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的合作协议》等方式大力推动成德眉资区域化协同合作,积极推进省内有关城市间的区域合作。从零起步,4年时间,始发于成都市青白江的国际班列协同德阳、眉山和资阳,已打开了一个上亿元的市场。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争取政策共享,推进深度合作。在建立政府、企业两级合作机制的指导下,力争形成与德阳、眉山、资阳等市在班列组织上与成都对等的扶持政策,并就合作方式进行探索并逐渐形成规范,实现城市间的政策共享、班列资源共享,形成共同扩大成都国际班列建设规模的格局。
共建经济圈,拥抱新机遇。今年,天府国际机场将正式投运,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也将上升为国家级,这是都市圈四市的共同优势,将极大地拓展联通世界带动腹地的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和资源整合力。成德眉资将以全球视野谋划航空经济、陆港经济,大力推动全球供应链建设,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型产业,探索建设综保区“两场一体”共享虚拟货站,推动成都国际班列基地功能四市全覆盖,搭建“通道+物流+产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和国际产业协作网络,让都市圈成为集聚全球先进要素的引力场。
本报记者 李萌 制图 赵蕴如
原标题:成德眉资加快打造协同分工的产业生态圈
编辑:张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