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座超大城市的幸福密码
红星新闻 2021-04-24 08:07
这几天,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首批市民观察员很忙。
先是到成都轨道交通学院,考察这里如何一年能培训15000人次的轨道人才;之后,又去了趟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龙潭院区,家门口的医疗保障,总能填满人们心里最大的安全感。
从市民观察员的视角可以发现,城市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
过去,人民过得幸不幸福全靠城市的发展,而今天,只有让人幸福的城市才会被选择,从而才有发展的动能。吸引什么样的人、由什么样的人参与建设,关系到城市未来的社会结构、人力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及文化结构。
“十四五”开局,一座超大城市如何开启新征程?成都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回应期待。“幸福”“美好”“生活”三组关键词,是有机的结合、系统的耦合、深度的融合,道出了城市最深刻的幸福密码,共同定义了城市发展的时代方向。
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示范区”,成都用人本逻辑和全球视野,打造人民城市的幸福样板,创构理想城市的形态,探索未来美好生活的城市梦想。
站在“人”的视野里,这是一座超大城市的幸福密码。
01、幸福
成都的幸福,就是人的幸福
成都有个名叫“幸福办”的机构,聘用的人都有一个特别的称呼——“市民观察员”。今年2月,40位市民接过聘书,“上岗”成为成都的“幸福观察员”、体验员。
作为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一帆成了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观察小组的观察员。自“上岗”以后,他平日里更加关注老年人、残障人士的生活情况,跟踪研究和观察他们的生活,甚至也成了杨一帆自己生活的常态。
市民观察员也是“工程监督员”。最近,几位观察员“组团”去考察了几所学校、医院,作为中立客观的第三方角色,深入十大工程一线考察工作进展,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为不断改进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市民观察员最终倾听的声音、了解的需求,以及收集的意见,都指向了城市里每一个个体价值的自我实现。
比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就是主动回应市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之问”——它可以是“大事”,如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要将地震监测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65%以上 ;也可以是“小事”,事关居民收入、生活成本竞争力、公共服务、城市通勤等等,让扎根在此的自然人和法人都能切实感受到政府的善意和帮助。
▲成都快速公交在高架上行驶
这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的研究不谋而合。他谈到,2020年,成都有3类指标上涨幅度较快,其中包括“老百姓对城市形象的看法”,因为,城市近年来发展的种种改变,都是符合人们所需求的。
比如,今年,成都还计划启动50个老旧片区有机更新,并全面启动313个老旧小区的分类改造工作。而这些老旧小区的改造,都将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让他们共同参与方案的制定和修改完善,改造完毕之后,要请居民一起验收。
▲老旧小区外立面改造
又比如,成都提出“提收入稳房价控物价安民生”“建设社区服务圈、打造市井生活圈,创造全龄友好、全民共享的高品质公共服务”,这些都是文关怀落实到衣食住行、娱教医养每个细微处,让每一个生活旅行在成都的人在包容友善中情有所寄、心有所归。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包含许多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涉及收入、住房、教育、医疗等等,但从根本上讲,它并不只是一个“民生工程”。
一笔笔民生支出的转化,力透纸背,最终变为城市的幸福。而成都的幸福,就是人的幸福。
02、美好
民之所愿,引领城市拔节生长
4月8号,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选择在成都举行。
三联人文城市奖是由《三联生活周刊》首次发起的城市/建筑评奖,之所以来到成都,正是基于成都浓厚而热烈的文化气息。
▲“三联人文城市奖”将“公共空间奖”颁给了成都西村大院。
事实再次证明,千年天府之国,滋润出成都人的恣意生活,孕育沉淀出这座城市优雅时尚、生动活力的文创气质。
美好,是一种内在尺度的感性显现。人们用脚投票、加速涌入成都,证明了成都的吸引力。对今天的成都而言,更广泛的认同,意味着向上生长更强劲的支撑。
比如,一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加快成形。在这座全国唯一能看见5000米以上雪山的千万级人口城市中,不仅能推窗见山,还推门见绿。天府绿道就是成都的幸福“绿轴”,它串联城乡社区、贯通川西林盘、链接大地景观,让城市之美宜游宜憩。
今年春节,来蓉创业的熊璐在成都就过了一次“打卡公园过大年”。激发这一创意和灵感的,是成都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新闻,“这座城市每天都在前进,在改变,如今究竟有多幸福,我们其实很需要停下来用心体验”。目前,成都已建成开放绿道4000多公里,多元场景和全新的生活方式在绿道上诞生,这份幸福,显然是可感可及的。
▲天府绿道
共享红利、增强认同,背后既是营城理念和发展战略的重要转变,也是兑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承诺的具体体现。
成都还有很多事要做——比如,全力办好大运会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让市民涵养热爱运动、崇尚竞进的健康生活方式;打造世界最长的天府绿道体系,让市民自由漫步骑行、感受“翡翠诗行”的律动;推进轨道公交绿道融合的交通路网建设,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更舒适更绿色;规划建设科创空间,让市民成就创新创业创造的人生梦想;建设世界最大的城市公园体系,让“身在公园、春暖花开”成为理想生活的现实写照……
这些情感连接,激发人们对成都生活厚度、精神高度、城市温度的憧憬向往,这也将是成都让民之所愿、城之所向成为引领城市拔节生长的昂扬力量。
03、生活
生活城市里的独特印记
成都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也引发了关注——有专家把此视为成都对“生活城市”特质进一步加码,是拉长“长板”的重要策略。
比如“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目的就是聚焦衣食住行,完善供给体系、稳定价格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房价收入比保持在全国主要城市中的较低水平,打造“中国最具生活成本竞争力”的超大城市。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是一项全新探索。“新”既意味着成都有在细分赛道上领先的机遇,尤其在“生活”领域,也说明无先例可循、无标准参照,更考验城市的治理能力。
生活,是人们在一定价值观自我确认下对生存状态的感知实践,重在城市特质的凝炼彰显。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以市场化逻辑推动共建共享为最根本支撑,特别是打造各类场景,展示了未来城市塑造“人”“城”关系的具体路径。
成都“场景营城”已推进多年。“场景”理论提出者丹尼尔·西尔曾指出,场景强调的正是城市的各项功能在空间和个体生命互相交叠中的重新定位。新场景的构建,不仅将提升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更能激发其在城市中的创造力。
“十大工程”实质上能带来消费升级的新场景。一方面,包括生活美学、通勤生活、智慧化个性生活等具体场景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成都还将定期发布幸福美好生活应用场景和机会清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十大工程”投建管运。通过政府主导、市场主体,运用商业化逻辑,调动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
▲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首批机会清单发布会
最近,成都又把生活变成了“清单”的场景——首批幸福美好生活应用场景和投资机会清单,共包含152个细分场景和422条供需信息。
透过这张清单,有人看到了对市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回应,有人看到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力,还有人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广阔市场潜力。
而无论如何,“生活场景”的机会,最终将形成鲜明内核、稳定肌理和独特印记,让每一个生活旅行在成都的人在包容友善中情有所寄、心有所归。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原标题:成都:一座超大城市的幸福密码
编辑: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