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长征
成都日报 2021-05-10 07:24
潭头村新风貌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习近平在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时的讲话
——跟着党走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十送红军》歌声,穿越时光。
江西赣州,于都河畔。
渡江大桥横跨600多米宽的河面连接两岸,如今乘车过桥只需5分钟时间,但在87年前,8.6万余人面对没有一座桥的于都河,争分夺秒,整整3天,渡河远征。
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早已铭刻在后人心中——1934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南渡于都河,踏上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路。
往哪里去?该怎么走?当时无论是红军战士还是老百姓,绝大多数人并不知情,但内心都有一个信念:跟着党走。
——怀揣信仰出发
87年前的于都河畔,天色阴沉,寒意逼人,人山人海。
为尽快搭设浮桥,于都当地群众把门板、床板甚至寿板都拿了出来。老乡们一面跟着红军走,一面将鸡蛋、糯米团等往战士口袋里塞,久久不愿离去。
依依惜别,远行踏上征程。
回首眺望对岸打着灯笼、火把为红军送行的群众,出征的红军战士心里涌起阵阵暖意。限于当年的艰难条件,并没有任何影像资料能再现此场景,但站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看到馆内复原当年场景的展示,依然能够让人内心澎湃。
当年出发前夕,于都人民母送子、妻送郎当红军,仅仅一地便补充兵员2万多人;于都人省下自己的口粮,仅1934年5月至8月便帮红军筹粮79390担……据史料记载,当时万名于都子弟报名参军,万名民夫参加运输队、担架队随军出发,很多人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家乡,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崇高的革命事业。
在此后的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牺牲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
爬雪山过草地,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等了87年,他也没回来,但他参加红军,是我们一家的光荣。”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有一面用草鞋编制的中国地图,102岁的段桂秀老人站在草鞋墙前,失声痛哭。
87年过去,这段“长征爱情故事”始终铭刻在老人心中,心上人离开的时候意气风发,如今留给她的只有纪念碑上“王金长”3个大字。
如此感人的红色故事,在于都这片土地上比比皆是。
透过纪念馆陈列的物品,一段段遥远的红色故事变得生动起来。
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讲解员,钟敏的生活与红色自然联系紧密,“这些红色故事滋养了每一位于都人的成长。”
2019年是钟敏人生中最为难忘的一年,她非常荣幸以讲解员的身份为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了那段红色故事,“我们感受到总书记深厚的红色情怀。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讲好长征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以长征精神育人,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每一次讲解,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钟敏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当年红军的故事,纪念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启了微信公众号,以“长征源头话初心”等栏目把于都的红色故事讲给大家听。
“我们还打造数字景区,用AR、VR技术,在疫情期间,让更多人身临其境,感受红色故事的魅力。”钟敏和同事除了承担日常的讲解工作外,还经常前往于都各地,挖掘红色故事,并将其制作成视频,在各大网络视频平台播放。
如今的于都河碧波荡漾,似乎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岸边树木苍翠,百花争艳,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巍峨壮观。
600米宽的于都河上,早已建起多座大桥,其中有3座分别被命名为红军大桥、长征大桥、渡江大桥,这是苏区人民用自己的方式,来纪念那段特别的历史!
历史选择了于都,于都也永远刻上骄傲的红色印记!
红色村落
书写新时代火红故事
革命老区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
这是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赣南小村落,也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潭头村看望慰问老区人民,察看村容村貌,询问旧房改造、村落环境整治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还嘱咐,要把乡村振兴起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
近两年时间过去,在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下,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这个有着红色传承的村落变化如涓涓细流,书写出了新时代火红的乡村振兴故事。
白墙黛瓦、亭台水榭、绿树成荫、干净整洁,如今的潭头村村民铆足干劲,在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打响富硒品牌等方面全面发力。
73岁的孙观发老人是红军后代,在他家客厅中间,悬挂着两张习近平总书记到他家做客时一同拉家常的照片。现在的他,被乡亲们称为“最幸福的人”。
如今孙观发的家里,不仅开了特产超市,还和几兄弟一起开起了餐馆和民宿,家庭收入大幅增长。“感恩总书记!2019年我家的收入达到了19万多元,2020年更是突破了20万元。”孙观发动情地说。
为拓宽发展视野,潭头村组织村民赴全南雅溪古村、大余丫山等地取经,学习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做法;162户农户入股32.4万元,组建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并与智恒研学公司合作,打造了集餐饮、民宿、特色农产品、红色研学、休闲采摘、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特色旅游示范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如今,潭头村有富硒产业、民宿、红色研学和土特产超市4个经济支柱,村里面151户人家自愿入股村办合作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潭头村党支部书记刘连云欣喜地介绍,潭头村借着“红色研学”东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真正做到了大家一起富起来,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曾经的潭头村有着“梓山潭头,吃苦两头;晴三天,挑拦肩头;雨三天,水进灶头”的说法,村容村貌差,基础设施差。
如今,潭头村沐浴着政策东风,修路、造房、环境整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成一个环境优美、治理有序、生态宜居的新农村。潭头村四周树木繁盛,村道干净整洁,配上3口莲花池,极富江南村落韵味。
近年来,为了整治乡村人居环境,村里还建起了生活污水处理池、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等设施,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并通过召开户主会、群众大会和建立微信群等途径,发动大家共建优美环境。
“村民富起来了,村落越来越漂亮,要感谢总书记的关怀,感谢党的好政策。”刘连云的话道出了潭头村群众共同的心声。
“四合一”模式下的
荷桥村蝶变
虽相隔千里,目标却相同。
虽身处两地,步伐却一致。
于都潭头村和简阳荷桥村,千里之外同奋进,新长征路上再出发,向着乡村振兴的共同目标。
——绿水绕青山,荷桥展新颜
距离邓勇离开荷桥村的时间越来越近,他对这里的留恋就越来越深。
3年前,他受单位成都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的指派,到距离成都市区约80公里的荷桥村担任第一书记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的好政策下,荷桥村真的振兴了。”走在景观大道上,邓勇看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动情地说。
诗情画意的山水林盘,欣欣向荣的产业发展,屋舍碧瓦朱甍,乡风文明盛行……目及之处,很难和邓勇描述刚来时的荷桥村旧貌联系起来。
近年来,荷桥村着力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引领的“五位一体”治理体系,创新实施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集体经营管理公司+土地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的“四合一”改革,在集体经济发展上探索出新模式,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由高质量脱贫攻坚迈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荷桥之路”。
——“四合一”模式,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
一个月务工收入超过2000元,荷桥村村民李碧荣以前从未想过,但如今变成了现实。
“我在蓝剑集团建设的农业项目里打工。”现在家里的土地已全部流转,每年的租金收入十分可观,腰包越来越鼓了。
和李碧荣一样,荷桥村众多村民都在书写着致富故事。
在党委政府带领下,荷桥村创新“四合一”模式,搭建荷桥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荷园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梦栖土地股份合作社、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等集体经济发展平台,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适度规模化经营和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发展方式质变。
“在推动乡村振兴实践中,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统’的功能,通过荷桥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清资核产、量化股权、落实到户,全面统筹负责村级集体资产资源的经营和管理,促进闲散集体资产的集中统一和高效利用,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邓勇介绍说,荷桥村通过梦栖土地股份合作社则有效整合盘活闲散土地资源,统一实施土地流转,实现传统“单干”生产模式转变为适度规模化经营,彻底消除家庭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率低等影响农村产业经济发展障碍,增强了农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通过“四合一”模式创新驱动,荷桥村实现了土地经营由“零散耕种”到“规模集聚”的转变。“全村共计流转土地4884亩,农村规模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额大幅增长。荷桥村的努力得到了肯定,村委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说起3年的驻村工作,邓勇滔滔不绝。
村里先后引入清华同方、蓝剑集团、中安富海、知音元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建设智慧农场、蓝剑·欧标农场、循环农业、特色民宿和餐饮娱乐等项目,创新营造多元消费场景,产业链得以进一步拓展、价值链得以进一步提升。
目前,全年平均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创造旅游综合收入约470万元,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场景、新业态、新经济正在该村加快形成。
依托“四合一”集体经济发展平台,荷桥村的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这种转变正驱动着荷桥村由高质量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序迈进,实现脱贫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成都日报锦观迎接建党百年报道组记者 沈山 张婷婷 俸奎 成欣芸 郝燕萍 于谭阳
摄影 于谭阳
视觉设计 陈杰 江蕊松
编辑:杨燕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