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金融业强势增长 金融活水“资”润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都日报 2021-05-10 07:36
本报制图 赵蕴如
今年一季度,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2.84亿元,同比增长17.3%,较2019年同期增长13.8%,两年平均增长6.7%。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经济运行良好开局的背后,有成都金融业活水源源不断畅通实体经济血脉。
数据显示,1-3月,成都金融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67.9%、58.3%、71.3%,持续29个月位于扩张区间,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2.5%、7.7%。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月成都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4.58万亿元、4.34万亿元,分别增长12.6%、13.7%。一组组数据表明,一季度成都金融业实现“开门红”,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有效支持了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排名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大幅提升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而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首先需要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成都金融运行保持稳中有进态势。1-3月,全市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815亿元,同比多增296亿元。截至3月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4.58万亿元,同比增长12.6%(较2019年同期增长15.9%),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贷款余额4.34万亿元,同比增长13.7%(较2019年同期增长26.5%),增幅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截至2月末,保费收入284.94亿元,同比增长1.89%(较2019年同期增长0.22%);证券交易额2.1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4%(较2019年同期增长57.14%)。
随着金融业自身的持续发展,成都企业也得到及时、充分“供血”:统计数据显示,成都金融机构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基建领域贷款余额增长20.2%,制造业贷款增长17.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贷款增长24.1%,远超各项贷款增速。针对薄弱环节,金融机构贷款增量扩面。普惠小微和民营经济贷款余额分别增长53.5%、14%,增速和增量均稳定在全省首位,贷款户数增长超40%,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以来开展各类产融对接活动30场,达成意向协议金额8860.74亿元。同时,企业融资成本稳步下降。3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75%。普惠小微贷款利率5.1%,同比大幅下降61个基点。
今年3月,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成都位列全球第35位,相比2017年首次入榜提升44位。排名的不断攀升,是成都金融业稳步发展的最佳概括。在今年一季度,成都金融运行保持稳中有进态势,加快构建成都金融业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增强西部金融中心影响力和辐射力,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有效支持了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动能
今年成都境内外新增上市公司6家
近年来,成都大力推进企业上市,相继出台《“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成都市企业科创板上市扶持政策》《关于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今年一季度,成都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5家(其中A股4家、纳斯达克1家),创季度新高。4月8日,随着智明达在科创板上市,今年成都境内外新增上市公司总数达到6家,境内外上市及过会企业共125家。截至4月30日,成都上市公司总市值已经达1.08万亿元。相比1.77万亿元的2020年GDP数据,资产证券化率已经达到61%。
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资本市场核心功能显著提升。最新出炉的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94家成都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402.72亿元,较2019年的282.78亿元增长42.41%;实现营业收入3957.53亿元。今年一季度,成都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5.79亿元,实现净利润115亿元。94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占GDP比重达20%,上市公司作为经济“压舱石”的地位进一步显现。
成都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各行业领军企业不断涌现。作为全球光伏产业龙头,通威股份2020年实现公司营收442亿元,实现净利润36.08亿元,公司市值一度突破2500亿元。2020年,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近60亿元,其中部分资金将投向位于金堂县的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智能互联工厂项目。该项目一期将于今年内正式投产。待项目全面达产后,通威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产能将达60GW,进一步稳固全球最大太阳能电池出货商的地位。成都新经济借力资本市场,有力推动了自身发展。科创板创立一年多来,为一大批科创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资金,6家成都新经济企业陆续在科创板上市。截至目前,在蓉新经济企业已超过45万家,新经济总量城市排名居全国第二。
未来,资本市场“成都军团”规模还将不断扩大。今年4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提出力争“十四五”期间,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00家,市值超3000亿元上市公司1-2家,1000亿元以上公司3-5家。成都将结合自身产业特色持续优化上市后备企业库,共同推动形成“发行一批、在审一批、辅导一批、准备一批”的良好局面,支持上市公司做强做优做大。
新场景
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各个新场景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获悉,一季度在蓉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上下功夫,稳步开展“访店、访企、访园区”,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各个新场景。截至3月末,累计向4962户重点对接企业发放贷款801亿元,对接成功率达77%。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金融普惠,成都市在一季度大力推进政策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倍增工程、企业信用评级提升工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共同分担工程三大工程,通过加大对普惠金融“基础工程”的建设,进一步优化金融综合服务,强化信贷要素供给,持续改善金融营商环境建设。4月28日,成都市“蓉易贷”工作推进会举行,记者获悉,“蓉易贷”自去年10月正式上线以来,已累计实现普惠信贷规模80亿元,服务中小微企业超过12000户。今年,“蓉易贷”将推动入库白名单企业10000家,信贷规模力争200亿元,让“蓉易贷”为成都更多中小微企业提供全面的融资支持。“‘蓉易贷’就是要让企业更加容易地获得信贷支持,让企业更好地实现发展。”成都屹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今年初该企业看到“蓉易贷”的消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联系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立即获得服务中心专人上门服务,制定融资方案。几个工作日后,公司便获得“蓉易贷”保证贷款1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在成都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面向在蓉市民发放20余万个数字人民币红包。随着试点开展,成都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金融消费有了更多的场景。“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执行院长赵静梅教授认为,伴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成都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对刺激消费,以及助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刘泰山
编辑:杨燕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