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新一轮发掘 是中国考古界里程碑

成都日报 2021-05-15 07:50

3月出土的残缺金面具 新华社发

卜工 记者 魏麟潇 摄

4月,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4月,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三个“jing”

精彩纷呈,震古烁今

精致发掘,前无古人

经典理论,彪炳史册

三个突破

突破了古代文献的束缚

突破了史学的窠臼

突破了狭义考古学的限制

卜工

广东省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暨南大学客座教授。著有《文明起源的中国模式》、《历史选择中国模式》、《中国模式解读早期中国》、《中国DNA——早期中国古礼天下》系列专著,对红山文明、良渚文明、古蜀文明有独到的认识和精彩解读。

昨日下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前副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暨南大学客座教授卜工做客金沙遗址博物馆,为广大考古爱好者带来了一场题为《王权世界新象万千——牛河梁中心大墓初探》的讲座。卜工妙语连珠的解说,给现场听众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考古公开课。对卜工而言,悠久璀璨的古蜀文明同样是他研究的重要领域。他向记者感慨道,三星堆遗址新一轮的考古发掘可以说是中国考古界的里程碑。三星堆祭祀坑里反映出的古蜀礼制,深刻证明了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篇章。

在三星堆遗址感受3个“jing”

“每次来成都,我都会去看三星堆遗址,每次都有新收获、新感受。”昨日,刚结束了对三星堆遗址考察的卜工对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成果连连赞叹。他说,这次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让他感受到3个“jing”:精彩纷呈,震古烁今;精致发掘,前无古人;经典理论,彪炳史册。

他告诉记者,他对古蜀文明充满了兴趣,对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一直很关注。细心的他会将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中的重点数据和图片都做成卡片,一一对比。此次三星堆遗址新一轮发掘让他对古蜀文明有了更深一层认识。

卜工说,站在三星堆遗址的祭祀坑旁,他的感受很深。可以用3个“jing”来概括。第一就是精彩纷呈,震古烁今。三星堆遗址从最初的2个祭祀坑到现在的8个祭祀坑,出土的器物太有震撼力了。由于古蜀文明没有文字记载,所以很多第一次面世的器物很有冲击力。可以想象,这些器物在当时也一定如当今一般有影响力。

第二个“jing”是精致发掘,前无古人。此次三星堆遗址新一轮发掘过程,科技含量很高,规模大。实验、保护、发掘都在一起,创造了中国考古新高度。

第三个“jing”是经典理论,彪炳史册。他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三星堆遗址新一轮发掘突破了古代文献的束缚,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突破了史学的窠臼;突破了狭义考古学的限制。”卜工感慨道。

成都是考古界的“天府之国”

“古蜀文明原本没有文字记录,通过宝墩遗址、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展现了灿烂的文明。很多原本是神话的内容,也都通过考古出土文物得到了一一印证。”卜工提出,三星堆遗址新一轮的考古发掘,可以说是中国考古界的里程碑。三星堆祭祀坑里反映出的古蜀礼制,深刻证明了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篇章。

从宝墩文化到三星堆、金沙文化,天府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器物能够证明古蜀历来富庶,是一个包容多元的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卜工相信这里能够带给人们连连不断的惊喜。“对于成都人来说,成都是天府之国;对于考古人来说,成都也是考古界的天府之国。

社会制度或成为揭开三星堆之谜的钥匙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立人的身份是什么?青铜面具是古蜀人的祖先崇拜,还是另有他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从三星堆遗址新一轮发掘可以看出,三星堆王国当时有着祭祀和军队两套人马。”卜工在讲座现场谈及了对三星堆、对古蜀文明的新认知和新感受,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猜测,“怎么讲到三星堆了呢,三星堆太有吸引力了。”结合当日的主题牛河梁遗址,卜工也将三星堆、金沙遗址与牛河梁遗址的出土器物做了对比讲解。“满天星斗话起源,结合部处最耀眼。制度创造奠基业,王者霸气书凯旋。”卜工认为,牛河梁遗址“前朝后寝”的布局是宗庙朝拜的仪式;三星堆祭祀“前歌后舞”的方阵是巡游展示的仪式。

卜工向记者道出了他的最新猜想: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大小小23个青铜面具很有可能是礼器,是身份级别的象征。铜人像则是祭祀队伍。他认为,三星堆遗址展现了古蜀人一手抓祭祀一手抓军队的制度。这样的制度解读有可能是揭开三星堆遗址之谜的一把钥匙。

三星堆遗址2个老祭祀坑与6个新祭祀坑的相继出土,让三星堆的整个祭祀场所更加丰满,为专家研究提供了更翔实的材料。卜工告诉记者,三星堆遗址8个祭祀坑活化了古蜀祭祀场景。他解释道,根据现场布局可以看出,三星堆遗址1号4号坑可能在一排;2、3号在一排; 7、8号在一排; 5、6号在一排。这些祭祀坑俩俩成对,形成有着先后顺序。“一个文明的中期,文明程度往往是最高最厉害的。2号坑在中间,它规模最大的可能性最大。”

“要将器物回归到活化场景中去,看到当时的制度,举一反三,通过制度找到揭开三星堆之谜的钥匙。”卜工告诉记者,三星堆遗址2号祭祀坑中,埋在祭祀坑最下层的是青铜神坛、神殿等祭祀对象,埋在祭祀坑中层的是铜立人、铜人头像等祭祀主体,埋在最上层的是祭祀舞队,由67根象牙组成。一层层剥离,器物有了意义。“如果将67根象牙中的3根作为领队居前,余下64根按八纵八横的队形排列,就会猛然发现,每根象牙的后面,仿佛都站立着身着靓装的舞者,或体格健硕,或婀娜多姿,正翘首以待鼓乐号令。”卜工神采飞扬地向记者描绘这一场景,这种阵势与先秦文献的“八佾舞”毫无二致。此舞是中国古代顶级的祭祀舞蹈,因《论语》“八佾舞于庭”而广为流传。

卜工说,2号坑出土的青铜面具由小而大的序列,可能与佩戴面具人物的级别相对应,因此,是当时兵制或军功制度的见证。青铜大立人应该是掌管祀与戎的王者。在良渚时期,就有将玉琮作为礼器,象征着等级。古蜀人则将面具作为礼器,象征等级。青铜人像是祭祀队伍。祭祀与军队两套队伍正是三星堆王国的制度体现。

“如果留意你会发现,三星堆的青铜面具都很大,而且上面都有方窟窿,应该是悬挂用的。”卜工还提道,青铜面具应该是穿着木方子,架在一个地方。有可能像编钟一样,挂在某个地方。

延伸阅读

数次来成都

痴迷古蜀文明

近两年来,卜工多次来蓉,为成都的考古迷带来精彩讲座,探寻神秘的古蜀文明。

2020年10月29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组委会(WCCF)主办,成都传媒集团承办,以“从文化空间到城市认同”为主题的2020第三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在成都举行,卜工作为嘉宾参会。“把目光仅仅停留在精美绝伦的出土器物上,是远远不够充分的,揭开器物背后的古蜀礼制,才是领略古蜀文明大千世界的钥匙,”在卜工看来,礼制的发生发展、成熟完善,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经历,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基本脉络,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特色。而三星堆祭祀坑里反映出的古蜀礼制,深刻证明了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篇章。

2019年3月2日,卜工亮相成都博物馆,在《古蜀文明与早期中国的关系》讲座中为市民揭秘古蜀文明之谜,带领大家深度了解古蜀文明与早期中国的重要关系。

新闻多一点

卜工金沙开讲牛河梁遗址

昨日下午,著名考古专家卜工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为广大考古爱好者带来了一场题为《王权世界新象万千——牛河梁中心大墓初探》的讲座。卜工妙语连珠的解说,给现场听众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考古公开课。卜工认为,牛河梁不是普通的遗址,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王陵所在地。

具有传奇色彩的牛河梁遗址,在早期中国文明进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个由若干山头连接组成,有设计有规划,有层次有规律分布的山地遗址,是高踞于遗址等级链顶端的超级工程。牛河梁遗址集中了早期中国多种古礼制度。其中,用彩制度、用玉制度、享堂制度、盟誓制度最引人关注。

卜工肯定了牛河梁遗址发现与发掘的重要意义。它改变了学术界以往对中国古代文明定义的标准,尤其是苏秉琦先生的文明理论对中国考古学产生深远的影响——1986年,苏秉琦先生正式提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满天星斗说”,明确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多样性,颠覆了传统的黄河文明中心论,开创了文明探源的新格局,拓宽了关于文明起源的研究事业,推进了中国学派的健康发展。牛河梁遗址的发现对考古学科发展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刚刚结束了对三星堆遗址的考察,卜工在讲座现场谈及对三星堆、对古蜀文明的新认知和新感受,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猜测,“怎么讲到三星堆了呢,三星堆太有吸引力了。”结合当日的主题牛河梁遗址,卜工也将三星堆、金沙遗址与牛河梁遗址的出土器物做了对比讲解。“满天星斗话起源,结合部处最耀眼。制度创造奠基业,王者霸气书凯旋。”卜工认为,牛河梁遗址“前朝后寝”的布局是宗庙朝拜的仪式;三星堆祭祀“前歌后舞”的方阵是巡游展示的仪式。

记者 王嘉 段祯

编辑:杨燕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