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区司法系统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时段贯通全天候响应

成都日报 2021-05-17 07:10

新津区司法局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回应群众关切

今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新津区司法局坚持知行合一,积极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效能,将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始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三个结合”

确保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法治为民和法治服务高质量发展,立足新津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方案》,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落地落实。

结合“大学习、大走访、大调研”,主动下沉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回应群众关切,有针对性地安排部署相关工作。结合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大力发掘、宣传先进典型,努力实现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与社会性相统一。

服务群众

公共法律服务全时段全天候

全区积极推行村(社区)法律顾问数字化法律服务。社区法律顾问开展“线上远程服务”,入驻村(社区)微信群81个。每月定期实地到各村(社区),普及宅基地使用、农民权益分配等群众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共治共享法治成果。“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村(社区)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847人次,开展“津法新治·法治与你同行”讲座41场,参与调解纠纷11件,提供审查合同法律服务18件,推送法律资讯720条,架起了政府和群众间的连心桥。

司法行政系统对全区88个村(社区)组织机构、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社区和谐、村规民约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提出整改建议清单,督促其及时整改。启动全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评比工作,联合民政、社治等部门深度挖掘各村(社区)在法治建设、基层民主、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特色,推动法治建设与社区营造一体推进、同频共振,共创新津“法治小区”品牌。

司法局严格选拔责任心强、业务能力突出的律师值班,让12348法律热线以及“智慧法律服务”平台前后台服务保障有机结合,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时段贯通、全天候响应。同时探索通过“法治新津”微博微信开展“关爱妇女儿童”“助老爱老”“农民工讨薪”等法治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

此外,打破了地域管辖限制,有效解决群众因居住地、劳动场所不固定,申请法律援助多次跑、来回跑的现象,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向“最多跑一地”转变。对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的采取书面承诺方式,不再要求提供证明经济困难的材料,有效解决困难群众因经济状况证明“跑路多”“办证难”的问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接待法律咨询1129人次,办结法律援助案件143件。

筑牢平安基础

法律服务和基层治理有机融合

司法局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组建农民工维权律师团,集中力量办理化解农民工讨薪、工伤赔偿等劳动争议案件。

进一步深化“一村(社区)一律师”作用发挥,不断健全机制,创新形式,强化督导,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依法保障乡村振兴。

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纵深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优质营商环境营造提供高效法律服务保障。

与此同时,司法局优化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衔接联动机制,实现治安纠纷及时调处、高效化解。在教育、公益活动、心理辅导、走访、帮扶板块持续不断扩大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力度,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矫正工作模式。按需开展“法律七进”巡回讲堂、法治宣传进万家等活动。建立执法、司法、法律服务典型案例库,通过媒体公益普法,将群众身边的典型执法案例、热点法律问题落实到“以案说法基层行”活动。统筹“司法所、社区法律之家、法治文化设施”一体化打造,实现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和基层治理有机融合。

罗霞 本报记者 晨迪 文/图

原标题:新津区司法系统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时段贯通全天候响应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