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馆长看国宝:三绝碑 成都唯一保存完整的唐碑
开栏语: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博物馆日聚焦主题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共同探讨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博物馆面向未来应如何应对多重挑战,及时调整完善自身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
为了彰显传承文化记忆,保护古迹文物,弘扬天府文化,持续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红星新闻网特推出《跟随馆长看国宝》系列报道,邀请到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永陵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等博物馆馆长晒出自家宝贝,并为大家讲述这些见证成都悠久灿烂文化的“天府国宝”故事。
唐碑碑文
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慧颖)5月18日报道 说到三国,最为人熟知的便是集忠贞、智慧于一身的诸葛亮,游客到成都一定会选择到成都武侯祠领略一代名相遗迹的风采。在成都武侯祠,有一块三绝碑更是让游客们争相来一睹真容。今天,红星新闻网邀请到成都武侯祠研究员梅铮铮为大家讲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三绝碑为何与众不同。
梅铮铮
“唐碑”全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屹立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大门内右侧。碑身连同云纹碑帽通高367厘米,宽95厘米,厚25厘米,碑身嵌入碑座,覆盖于碑亭之中。唐代宪宗元和四年,即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到武侯祠拜谒诸葛亮,事毕,令人建了石碑,故此碑被称为“唐碑”。
“唐碑”的碑文,由武元衡的僚佐、节度掌书记裴度所撰。碑文分序和铭两部分,正书,共22行,每行约50字,在碑阴,刻有武元衡极其僚佐共27人的职务、爵禄和姓名。
碑铭为骈体文,四言六十四句。碑文一气呵成,辞藻精丽。裴度极其推崇诸葛亮。他在碑文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有不少精到之处,使唐碑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碑文的序一开始用先扬后抑的手法指出,诸葛亮是兼有“事君之节”“开国之才”“立身之道”“治人之术”的全才,“大名盖天地”的哲人。然后说,有汉末群雄纷争,士人纷纷择主而动之际,诸葛亮却高卧隐居,以待明主;一当受刘备三顾之情,便以《隆中对》“一言而定其机势”,见解不同凡响。他出山辅佐刘备后,“结吴抗魏,拥蜀称汉”,施行教化,经诸葛亮的苦心治理,蜀地政令划一,道德风行,一跃成为殷富的强国,有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裴度因此感叹:“则知地无常形,人无常性”,什么都可以通过人的努力改变。
文章写好以后,由柳公绰书丹。柳公绰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哥哥,柳氏两兄弟书法造诣旗鼓相当,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曾说“公绰乃不俗于兄”,对柳公绰的书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的楷书端肃浑厚,古朴自然,笔力雄健,遒劲端严,其结体、用笔和趣韵代表了唐代书法的最高成就,是唐代楷书中的典范。他以端正的字体结构和凝重的笔意变化,恰当地表现出对诸葛亮崇敬仰慕的精神境界。
唐碑自刻建后,不断有人在碑正面和碑阴的空隙处及碑两侧题记赋诗,如锦上添花。在唐碑最右下角有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四川巡按荣华的题跋:“人因文而显,文因字而显,然则武侯之功德,裴、柳之文字,其相与垂宇不朽也。”故因诸葛亮的功绩、裴度的文章、柳公绰的书法,唐碑被称为“三绝碑”。
“唐碑的珍贵之处还在于其也是我们目前西南地区发掘最大的唐代碑刻。文章的精美、刻字的精准,其书法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都达到了一个极高顶点。所以堪称成都武侯祠的镇馆之宝。”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邓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