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成都这两个“网红公园”给你答案

成都日报 2021-05-19 07:26

杨溪湖湿地公园 图片由成都环境投资集团提供

作为长江上游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抓好沱江流域水生态治理是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一环,对于保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生态系统也至关重要。

那么,这座长江上游的公园城市如何助推一江清水浩荡东流?如何让“青山绿道蓝网”相呼应?如何创新实现生态价值转化?近日,记者解锁了成都两个“网红公园”,从它们的孵化路径中,找到了答案——主打“生态文明牌”,“绿色发展”入园来。

九道堰河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示范段:

生态场景与商业形态相结合 让绿色空间“活起来”“火起来”

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飞不久在飞机上俯瞰蓉城大地,一处宛如碧玉的清澈水域跃入眼帘,那里是九道堰河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示范段项目,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公园的先行项目之一。

“作为沱江流域成都段治理模式的范例,去年,九道堰河流域区域被确定为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公园,旨在促进生态环境、社区治理、人文尺度、城市宽度的多维结合,对于在老城区植入全新的公园城市理念、塑造旧城更新典范,以及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望着清清河水,成都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环境集团”)所属成都市沱江流域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沱江流域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起了这座长江上游“网红公园”的孵化进程。

沱江流域公司统筹实施河道整治、截污治污、生态修复、景观提升、智慧管理5大工程,建设大尺度的生态廊道,打造成都首个跨区域的小流域单元治理示范段。“我们通过创新全域蓝绿融合模式、构建全域循环生态系统、营造生物多样融合环境、搭建全域海绵河湖体系4大措施,同步串联周边供排水、再生水等环境基础设施,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源头治理、长效治理,全面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打造领跑全国的治理典范。”该负责人说。

要打造“网红公园”自然要有网红打卡地。“我们坚持生态场景与商业形态相结合,营建水城共融的空间形态。”该负责人表示,成都市将打造以河湖水系为基础、岸线绿地为关键、滨水空间为核心的天府蓝网,水岸城一体化统筹推动自然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改善、多元业态融合,而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公园正是一个生动缩影。

“占地485亩的重点项目悦动之心、水之心预计于6月底建成投运,其余工程预计今年底前全部建设完成。”该负责人重点介绍了水无界展馆。该展馆以水为脉络,展示川蜀文明的治水成果、“天府蓝网”和“供排净治”的沱江治理实践、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水表达,打造兼顾教育与消费功能的网红打卡地,让绿色空间进一步“活起来”“火起来”。

淮州新城杨溪湖湿地公园:

尽量保留原有植被、顺应原有地貌 打造“川东浅丘梯田湿地典范”

成都以东,无人机从低空掠过,飞行的身影与晴空中的白云,湖畔的玻璃花房,设计感十足的廊桥,一起倒映在了淮州新城杨溪湖湿地公园清澈的湖面上。在这里,山、水、林、田、湖、草相映成趣,行走其中,一步一换景。未来,成都国际职教城、通用航空机场、综合医院、商业配套等都将沿湖布局,而该项目正是国际热门的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的生动范例。

据沱江流域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正在孵化的“网红公园”,杨溪湖湿地公园项目是成都以EOD为导向的沱江发展轴片区综合开发的重要项目之一,该项目作为成都平原东北生态带的第一门户,充分利用所在地势地貌,打造出了最具“川东浅丘梯田湿地典范”,将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更多生态活力。

杨溪湖湿地公园项目充分利用所在地原有生态本底,尽量保留原有生态植被,顺应原有地貌,通过对原有农田、鱼塘的梳理和生态修复,形成水面、湿地、缓冲区、山林、梯田共同构建山水低陇的生态通廊。同时,项目通过雨洪利用、北补南排,水旱从人、清水归湖构建永不洪涝的海绵城市,建设湿地消落区9万平方米,常年库容34.54万立方米。通过三水贯园、截污控源、管控雨洪、生态修复的措施,实现湖区湿地的海绵构建方式。

据了解,杨溪湖湿地公园即将正式开园,值得打卡的网红景点更是数不胜数:特色花房、枫林小院、溪水层叠、芦苇湿地、东篱竹道、池杉芦海……“目前,我们在成都国际职教城片区围绕杨溪湖湿地公园划定6平方公里起步区,在该起步区内已基本完成主要景观打造与主干路网建设。”该负责人还透露,在该片区已引进国际知名酒店集团共同打造杨溪湖精品酒店,未来将进一步依托淮州湾高品质科创空间提升区域发展品质。

本报记者 缪梦羽

原标题:如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成都这两个“网红公园”给你答案

编辑: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