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将推超200个生活美学新场景

成都日报 2021-07-08 07:22

建设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实施历史建筑修缮利用10处,新增认定历史建筑40处,新开工打造特色街区21条;打造核心文化旅游IP,持续推出12大类“新旅游·潮成都”周末精品旅游目的地(活动)……如何在“中优”区域弘扬天府文化,展现世界文化名城人文魅力?《成都市中优“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中优规划》)给出了答案。

新建特色街区21条

推进城区、片区、街区、社区四级文化空间建设

《中优规划》提出,深度挖掘巴蜀文明根脉、成都记忆载体、城市发展源点的文化内涵,提炼天府文化精神标识、时代价值。实施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整体保护历史城区的三城格局、历史水系、城市轴线和里坊肌理,建设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实施历史建筑修缮利用10处,新增认定历史建筑40处,新开工打造特色街区21条,塑造和管控历史景观风貌,再现“两江环抱、三城相重”历史空间格局,传承历史文脉,延续城市记忆。以清水河-南河-摸底河、府河-南河-锦江、沙河、东风渠、江安河、毗河等水系推动水文化复兴。

成都将再现“两江环抱、三城相重”历史空间格局 本报资料图片

宣传推广10条“非遗之旅”线路和40个非遗体验基地,深化“体验匠心”非遗旅游示范项目,打造漆艺文创基地等非遗特色小镇;推动博物馆文物精品展陈和文创产品开发,积极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途径。建设东华门遗址公园,打造天府文化中心、天府艺术公园、文殊坊等文化地标,建设成都市文化馆新馆、成都图书馆新馆、天府美术馆、成都当代艺术中心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构建可阅读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的文化生态。

实施天府文化弘扬发展计划,适时成立“天府文化促进会”,开展《天府文化简史》编制,规划建设“成都历史名人馆”,塑造“天府文化名人像”,持续创作《努力餐》等一批天府文化精品和门户作品,推动天府文化研究、创新和开发利用。

全面推进城区、片区、街区、社区四级文化空间建设,加快文物与博物馆体系、书店体系、演艺体系、赛事体系、美术空间体系、创意设计空间体系等建设,推出“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200个以上,培育文化街区和天府绿道“沉浸式文化空间”50个以上,在绿道、景区、景点和公共场所以艺术审美形式展示“天府文化”,推动天府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公园城市建设。

加快夜间网红打卡地打造

持续推出12大类周末精品旅游目的地

《中优规划》提出,建设世界文创名城,大力发展现代时尚、传媒影视、动漫游戏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文创园区、文创特色街区、城市美学生活空间,推进成都音乐坊、成都影视硅谷、完美世界文创产业园二期等音乐影视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创产业功能区。

招引文创和艺术投资出品机构,培育动漫游戏、电影电视、音乐艺术等爆款IP,大力发展以版权IP为枢纽的数字消费和流量经济,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品牌标识度。建设世界旅游名城,积极创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升级打造宽窄巷子、太古里、文殊坊、铁像寺水街等文商旅体融合特色街区,推动新兴传媒功能区、三国创意园等产业功能区协同建设,加快339时尚夜消费聚集区、奎星楼街、五岔子大桥等夜间网红打卡地打造。

针对春夏秋冬四季,围绕古镇、绿道、春游、消夏等主题和话题,以及古蜀文明、大熊猫、休闲、美食、绿道等核心文化旅游IP,持续推出12大类“新旅游·潮成都”周末精品旅游目的地(活动)。以大熊猫为核心元素,创意塑造成都旅游形象,拍摄制作成都旅游宣传片,依托“云游文博智慧大运”“智游天府”公共平台等做好成都旅游对外宣传。

建设全球美食产业高地

重点培育国际知名节会品牌100个

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围绕“谋赛、营城、兴业、惠民”,推动赛事名城建设同全民健身、改善民生、塑造城市品牌、优化城市功能、发展赛事经济等有机结合,建设“运动成都”。借办赛之机,统筹做好赛事筹备和城市建设工作,将5G、AI、VR、8K等高新技术与场馆后续运营结合,以智慧化、数字化带动体育产业发展。

建设国际美食之都,突出“品牌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培育国际美食品牌。建设国际美食品牌聚集商圈,打造美食消费场景。持续举办成都国际美食旅游节,形成中外美食荟萃、多元饮食文化交流、多层次美味碰撞的发展新格局,弘扬成都美食文化。

打造全球美食供应链枢纽和全球食材采购平台,发展绿色美食产业,打造全球美食产业高地。建设国际音乐之都,大力发展数字音乐和音乐演艺,培育知名音乐企业和一流院团,加速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演艺载体和音乐社区、园区、街区,打造“蓉城之秋”等国际音乐节品牌。

建设国际会展之都,高质量举办成都创意设计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成都国际书店论坛、成都国际音乐(演艺)设施设备博览会。

扩大国际友城深度合作,2025年前,成都市将重点培育产业集群品牌20个,培育赛事品牌20个、国际知名节会品牌100个、旅游品牌100个、餐饮品牌100个。、

本报记者 袁弘 制图 江蕊松

编辑: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