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环保盛会 深入探讨助力实现“双碳”

成都日报 2021-07-08 08:20

记者昨日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第三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成都)基地项目开工仪式暨2021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将于7月8日至10日在成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

据了解,展会将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点热点问题,举办第三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成都)基地项目开工仪式、成都生态环境与健康大会、2021中日(成都)环境国际研讨会5个主要活动。

“从2019年开始,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会同成都市博览局积极对接并成功引进全球最大生态环境产业展商之一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落户成都,并决定每年在成都举办中国环博会成都展,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市生态环境局环保产业与科技信息化处处长张弓介绍。

本届展会有何亮点?

展会主题紧跟国家战略

展会规模稳步上升

成都市博览局副局长马泽林介绍,慕尼黑国际环境博览会是全球最大环保展,上海环博会是目前亚洲最大环保展,而中国环博会成都展是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于2019年首次在西部地区开辟的新展,今年是第三次在成都举办,来之不易。本届环博会的举办符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战略部署,既带动了金堂县和环保产业园区的发展,又推动构建了“会展+产业+功能区+投资促进”融合发展平台和“大会展”格局。

“本次展会整体规模稳步上升,目前统计参展商401家,同比上年增长26%,有来自日本、德国、美国等11个国家近30家境外企业参展,外资背景的企业占参展企业的10%以上。同时,展出规模超过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充分反映了成都乃至西部地区巨大的内需潜力对环保企业充满了吸引力。”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楠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展会紧跟国家战略,丰富了展会主题。原来5—6号连接厅是成都馆,现升级为成渝馆,紧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步伐,促进成渝环保企业交流;同时新增低碳馆,阐释“碳达峰”“碳中和”基本概念,在展现成都实现碳中和举措之外,还有三家行业龙头企业分别从工业气体减排、能源体系建设研究、环境卫生整体解决的角度展示如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此外,成都今年3月1日起施行垃圾分类,本届环博会成都展也集结了有机废弃物资源化专家维尔利、万宸环境、西原环保、德隆博德尔等20余家专业从事垃圾分类的企业,分享最新环卫技术和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先进手段。

成都办展优势何在?

将探索打造“碳中和”场景体系

力争到2025年

碳中和产业产值达1200亿元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无疑将引领城市未来的发展转型。本次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正是以“链接与重置:碳中和愿景下产业新势力”为主题,会聚政商学界精英,凝聚社会各界智慧,搭建起政、产、学、研和全社会之间的沟通合作平台,探讨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新动向。

在“双碳”战略机遇下,成都已迈开步伐,正致力于构建碳中和产业生态圈。

“我们目前基本摸清了成都碳中和产业的基本情况,初步谋划了以绿色氢都、成都低碳环保产业功能区、成都科学城等10个产业功能区为依托的产业生态圈总体布局,将重点发展新能源、储能、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固碳、‘碳中和+’、碳中和延伸服务等产业,加快建设碳中和产业体系。”张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同时,谋划在消费端以零碳产业功能区项目为示范,逐步拓展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消费、低碳生活等应用场景,探索打造“碳中和”场景体系。力争到2025年,碳中和产业产值达1200亿元,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碳中和产业综合发展“引领区”、技术创新“策源地”、市场应用“标杆区”,建成以绿色为新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先行区,为成都市建设“碳中和”先锋城市奠定扎实基础。

本报记者 缪梦羽 孟浩

图片据中国环博会成都展官网

新闻资料

去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会聚了来自12个国家的317家知名企业参展,展出规模同比增长11%,是去年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8个全球系列展中唯一一个规模呈现正增长的展会。

在235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集中呈现市政、工业、农村的水、固废、大气、土壤污染治理先进解决方案。为期三天的展会吸引了17855名国内外专业观众到场参观。无论是从展会规模、展商品质、观众数量还是展会效果来看,中国环博会成都展都已一举成为成都乃至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品质最高的专业环保展。

编辑: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