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激战三汇

川观新闻 2021-07-12 07:40

“呜、呜、呜……”“水位还要上涨,沿江人员不要再睡觉,紧急撤离,紧急撤离!”7月11日凌晨2时许,达州渠县三汇镇,架设在城镇中心的警报骤然响起,警报间隙,同时传出急促的喊话。

暴雨如注、雷声阵阵、警报刺耳,街面上灯火通明,撤离人群的呼喊、车辆的鸣笛交织,刹时间,子夜时分的三汇镇一片沸腾。

巴河、州河、渠江三江交汇于三汇镇,从巴河与州河汹涌而来的洪水,在三汇镇迎头相撞。三汇镇防汛,无疑是本轮渠江流域汛情的关键之役。

11日下午,渠江洪峰过境三汇镇。(袁敏/摄)

火线救援

今年入汛以来,达州市已出现4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平均降雨量493.9毫米。

从9日夜间开始的本轮强降雨过程,达州各流域水量急剧增长,全市99个站点累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2个站点累计雨量超过250毫米。

Ⅳ响应、Ⅱ级响应、Ⅰ级响应,从7月10日下午6时到11日凌晨2时,短短8个小时内,达州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直线提升。

11日下午,渠江洪峰过境三汇镇。(袁敏/摄)

“昨天的水来得实在太快,水位看着往上窜。”三汇镇党委书记张利波介绍,受上游来水影响,巴河已浑浊多日,到10日下午7点多钟,水位已上涨到临江的三汇农贸市场。”

人员撤离是摆在眼前的头等大事。乡镇、村(社区)党员干部、应急、公安、消防、民兵等多路力量紧急动员,进入人员撤离一线战场。

“社区的地势较低,还没等洪峰来就遭淹了。”从10日下午开始,三汇镇环城社区副主任米政权便与社区党员干部分组进入民居楼栋,挨家挨户敲门通知转移紧急转移。

城区放空警报拉响,村里喇叭响亮,村社干部的“干喇叭”再逐户走访,全镇受灾村(社区)群众被逐一喊醒。

“还有很多群众被水困了,快来救人。”11日早上8点时许,一通急促的求救电话从巴河对岸的三汇北坝社区打来。

接到电话,三汇镇镇长王建锋立即带着两条冲锋舟横渡巴河赶往已大面积进水的北坝社区。“洪水已过二楼,快淹到了老人的胸口。”架船靠近一栋二层楼房,王建锋发现了被困水中的两位老人。

经过1个多小时的连续作业,北坝社区100余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被安全转移到高处安全地带。

从10日下午到11日上午,三汇全镇1.5万余受灾群众紧急有序转移。

7月11日上午,三汇镇受灾群众安全转移现场。(三汇镇供图)

妥善安置

炖土豆、炒肉丝……7月11日中午1点,热腾腾的饭菜被提进了三汇镇第四小学安置点内。在经过一夜的惊慌和忙乱后,三汇镇的百余名受灾群众在此安置点内吃到了热饭。

应对洪灾,三汇镇采取了分散灵活安置受灾群众的策略,除投亲靠友外,全镇共计设置了40个分散安置点,8684名受灾群众进入集中安置点得以妥善安置。

位于城镇高点的三汇镇第四小学,是三汇镇规模最大的安置点,可安置受灾群众150人。

记者在安置点看到,矿泉水、干粮、被褥等物资已筹集到位,安置点内还配备了医疗急救车和现场值守的医务人员。

7月11日上午,三汇镇受灾群众安全转移现场。(三汇镇供图)

同时,疫情防控仍不放松,口罩、消毒液也在安置点充足配备,并进行了全面的消杀作业。

傍晚,后勤工作人员又将统一采购来的物质送进安置点,“每人都可以领到面包和牛奶,另外还有矿泉水,中午将继续发放盒饭热菜。”负责安置点工作的三汇镇财政所所长唐艳介绍。

“洪水还没有完全消退,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唐艳表示,目前各安置点物资储备充足,均配备了管理人员。“在保证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安置点将重点做好防疫工作,维持现场秩序,让大家安心生活。”

持续上涨的洪水进入三汇场镇。(袁敏/摄影)

连夜清淤

7月11下午4点30分,渠江洪峰奔抵三汇镇,洪峰流量2.37万立方米/秒,平稳过境。

水退人进,随着水位的持续下降,从11日下午开始,三汇场镇所在地水淹区的清淤、消杀工作随即展开。

三汇,又迎来一个灯火通亮的不眠之夜。

“两名党政干部负责一个社区,镇机关和社区党员干部全部上场。”张利波介绍,清淤工作重点围绕场镇沿江的环城、向阳、兴民等3个社区展开,“时间等不得,连夜作战。”

铲淤泥、水枪打水冲洗……11日晚10时,三汇镇环城社区滨河路,由党员干部、民兵等力量组成的清淤队伍协作并进,街面覆盖的淤泥被逐步清理。

“要是等到天亮泥巴硬了再来搞,那就麻烦了,所以今晚是必须打赢的攻坚战。”在三汇镇人武部副部长周涛的带动下,10余名民兵分组推进,清理覆盖在街面上厚厚的泥沙。

退水后的临街商铺内,城镇群众也干得热火朝天,亲朋好友齐上阵,努力恢复家园原本的容貌。

灾后消杀作业也同步推进。手持喷雾器,全身包裹防护服,专业消杀人员紧随清淤人员进入现场,将清理出来的公共区域全面消杀。

洪水持续消退,清淤和消杀工作将是明天三汇紧盯的重点,力求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杨迎  川观新闻记者 袁敏 袁城霖

编辑:杨燕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