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国牌”到“中国制造”,创新驱动引擎引领国防工业快速发展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2021-07-12 23:33
展开我国国防工业发展的历史卷轴,两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
1949年开国大典,我军参阅装备为“万国牌”,几乎都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武器,17架参阅飞机不够用,周恩来总理说,不够就飞两遍。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天安门广场成为展示中国军工实力的“T型台”:歼-20、直-10等新型战机划破云霄,99A主战坦克、两栖突击车列阵以待,东风-17、东风-41导弹剑指苍穹……此次受阅装备均为“中国制造”,其中40%为首次亮相。
曾几何时,人民军队靠着“小米加步枪”消灭敌人,但“器不如人”深深刺痛着国人的心。老一辈军工人在一穷二白的艰苦条件下,自力更生、发奋图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武器装备体系建设实现整体跨越。一大批新型武器装备列装部队的背后,是我国国防工业的快速发展,让世人感受到我国科技创新的澎湃力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创新驱动的强大引擎正引领国防工业快速发展。乘着国防工业改革的春风,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老牌军工企业加速产业转型,新兴军工企业引领前沿技术,科技创新的“一池春水”持续激荡。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
自立自强 加速追赶
永定路位于北京西郊,全长不到4公里,因东北方向是永定河而得名。“当年,我就是从这条路走进二院,开启了导弹研制人生。”走在永定路上,航天科工集团二院钟山院士讲述了那段艰苦创业的往事。
1957年,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前身国防部五院组建,肩负起导弹研制、创立我国航天工业的重任。当时,生产设备不足30台,生产工人不足百名,仅有的生产设备还是从苏联购买的……然而,这一切都没有阻挡“二院人”奋力攻关的脚步。
1967年,一篇报道震惊世界:我军地空导弹部队运用“红旗-2”防空导弹,一举击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U-2高空侦察机。作为当时国内最先进的防空导弹,“红旗-2”正是二院的“经典之作”。
倘若把二院的故事浓缩成一个词,那就是“自立自强”。从我国第一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首次试射成功开始,他们用20多年时间,完成了我国导弹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跨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二院拥有一大批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自主研制的多型导弹武器在国庆阅兵中亮相,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军工企业的科技实力。
加速追赶,只争朝夕。“导弹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只听轰的一声,弹响靶落。”每次导弹发射成功后,钟山都会在自己风衣的衣襟上,画上一颗五角星留作纪念。
那一排排五角星,代表着中国导弹的种类越来越多。随着一型型导弹顺利升空,我国导弹事业从“零”突破,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从大漠戈壁到深山丛林,科研人员跋涉攻关,只为助推部队战斗力提质增效。
在二院院史馆内,一张老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一位老工匠兴奋地站在机床前,小心地打磨设备,制作出的产品精度误差控制在1厘米。
1厘米——这是老一辈军工人的加工精度。对那个年代的工匠来讲,能达到这种精度实属不易。加工设备自主设计、设备图纸要靠手绘、产品检验完全凭经验判断……有人说,那个年代,我国导弹是“连滚带爬”造出来的。
1微米——这是新时代“二院人”创造的“中国精度”。这一精度已成为业界打磨器具的新标准。一次次创新突破,一次次精益求精,他们只为守住产品的质量底线。
为了打造国产防空利剑,一批批科技人才汇聚于此——
“60后”首席技师王保森,通过改进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探索出一套专用的刀具修磨技术。经测量,他加工的成品精度竟高于设计精度;
“70后”特级技师何海龙,被誉为“导弹神医”,他加工出的产品精度仅为头发丝的四十分之一;
“80后”数控微雕技师常晓飞,能在直径堪比头发丝的金属上刻字,刻出的字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
这支充满生机活力的人才队伍,不仅带动了二院科研能力整体跃升,还催生出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新动能。
兵器装备集团成都陵川特种工业公司——
强军报国 使命如山
走进兵器装备集团成都陵川特种工业公司展馆,一枚锈迹斑斑的迫击炮置于展厅中央。穿过历史硝烟,这门“功勋炮”像一位老兵,见证着中国迫击炮的发展。
展馆内,50余种型号迫击炮依次排开,大到122毫米自行榴弹炮,小到60毫米便携式迫击炮……这里几乎囊括了我军历史上所有型号的迫击炮。
作为我国迫击炮科研生产企业,“陵川造”的身影屡屡亮相阅兵场——
国庆60周年大阅兵,120毫米自行迫榴炮威风凛凛地从天安门前缓缓驶过;
朱日和沙场大阅兵,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整齐列阵,接受检阅……
“强军报国,使命如山。”该公司党群部部长雷瑾指着墙上的一幅变迁图说,“我们是从‘三山’走出来的兵工厂,历经太行山的战火洗礼,在华蓥山艰苦创业,于龙泉山发展壮大。”
抗战时期,“陵川人”在太行山一手拿枪参加战斗,一手拿工具制造火炮。1965年,企业整体搬迁到华蓥山,开启了一段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世纪之交,企业向国家申请搬迁的项目得到批复后,又搬迁至交通便利的四川成都。一次次迁徙,“陵川人”的肩头扛着的是山一样的使命。
雷瑾至今记得,来到厂区,他们跋涉在荒芜的土地上,挖开了厂区建设的第一锹土。后来,这里发生的事情快得让她觉得不可思议:一座座试验厂房,仿佛一夜间拔地而起,一批批青年工匠汇聚于此。为了使武器尽快实现升级换代,科研人员常年奔波于工厂与部队之间……
无论怎样发展,根植在“陵川人”内心深处的强军报国情怀始终未曾改变。
“炎炎夏日,外场气温接近40℃,一群工人顶着烈日为获得某型产品的试验参数而忙碌着。那一年,他们几乎没休过一天假,未回过一次家……”厂史中记录了“陵川人”的峥嵘往事。
不同任务现场,活跃着同样的身影——
碧波深处,高级技师贾平在军舰上检修舰载发射设备,详细记录相关参数;雪域高原,高级工程师陈红兵克服高原反应,全程伴随保障……
“部队演训场,是军工人的科研战场。”高级工程师翟建川说,这些年,深入部队一线伴随保障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
该公司某部办公室副主任黄璜一家三代都是军工人。当年,他的外祖父从南京来到四川山区,虽然在这里生活多年,但还是习惯说南京方言。厂区的“方言”,是一种南京口音夹杂四川口音的腔调。很多从南京迁来的老职工们聊起自己是哪里人时,他们回答既不是四川人,也不是南京人,而是“陵川人”。
穿行于各个车间,记者看到,每个工位前方都挂着五星红旗,每名党员胸前都佩戴党员徽章,强军报国情怀深深嵌入“陵川人”的内心深处。
“强军报国是我们的天职,强企富民是我们的使命……”7月1日,“陵川人”用一场歌咏比赛为党庆祝百年华诞。那一刻,舞台的灯光染红了他们的脸颊,激昂的旋律抒发着他们心中的豪情。
航空工业成飞——
筑梦蓝天 换羽高飞
在航空工业成飞展厅,老专家方锦星作为特邀嘉宾,给新员工们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看着一张张青春面孔,方锦星激动地讲述着一件件创业往事。
40多年前,时任主任设计师屠基达在接到歼-7改进型的任务后,跑遍航空兵部队进行调研,记录了满满两本的改进资料;定型试验关键阶段,他患上肺炎,仍坚持带病参加战机试飞任务……
屠基达只是成千上万中国航空人的缩影,他们孕育了“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
几十年风雨兼程,成飞交出了一份闪亮的成绩单——
第二代战机歼-7E研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机歼-10,如今已衍生出多种型号;
我国新一代隐身战机歼-20首飞成功,开启了中国空军的“20时代”……
忆往昔,开国大典,仅有的17架飞机,不得不两次绕飞天安门上空,且无一是“中国造”。
看今朝,建党百年盛典,歼-20等71架“国字号”战机振翅长空,其中大部分歼击机为成飞生产。
翻开新中国航空工业70年发展史,成飞是一个生动的注脚:歼-5甲、歼-7、歼-10、歼-20、枭龙和翼龙等型号战机,让中国空军换羽高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要传承老一辈军工人的工匠精神,造出更先进的战机。”展厅前,新员工陈子豪站在模型前满怀豪情。
新使命催生新战力,新战鹰飞出新航迹。歼-10参与高原常态化训练,歼-20开展超视距空战等课目训练,翼龙无人机参加抗震救灾演习……从北国云天到南海疆域,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祖国天空一次次留下国产战机的精彩瞬间。
站在时代坐标系上,透视成飞与中国空军的两条发展轨迹:一条是成飞跨越发展的跃升轨迹,随着一项项重点科研项目的推进、一架架新型战机的首飞成功而稳步上升;另一条是中国空军发展壮大的轨迹,随着各型战机的列装不断向上延伸。
两条轨迹同步跃升,见证着中国航空人的光荣梦想和中国空军的换羽腾飞。
(本版稿件由特约记者邢哲、通讯员唐幼珣、冯文星、袁亚洲、李乔、常庆星、夏文静综合采写)
编辑: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