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九个必须”重要要求指引城市前行

成都日报 2021-07-14 07:41

谱写成都城市崛起的时代新篇

李仁彬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开辟了亘古未有的宏图伟业。“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成都定将不负时代,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奋力谱写民族复兴成都城市崛起的时代新篇!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近代史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都要坚定不移在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抓住重要战略机遇,锚定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定位,全面推进城市能级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质全方位提高,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成都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为成都实现城市崛起提供坚强保证。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的百年历程,就是一部不忘初心,为人民谋幸福不懈奋斗的历史。成都要按照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通过的《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实施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更好满足市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持续创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优势,把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发展成果转化为人人可感可及、普遍受益的社会认同。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成都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聚共识、指导实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成都城市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成都建设成面向世界的中华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成都力量。

(作者: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城市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冯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怀着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再次重申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成都市委要求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坚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到城市发展中,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原则。

尊重人民,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当下的城市建设,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充分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广泛凝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团结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成都坚持“城市的核心是人”的价值取向,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积极保障人民在城市发展中的主人翁地位;同时,致力于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努力建设全国基层治理标杆城市。

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都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全面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针对衣食住行,就业、教育、医疗等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域,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际的各项工作举措中,创新性提出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以商业化逻辑创新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推进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在分配合理有序、收入稳步提升的幸福中,在各类优质普惠公共产品的共享可及中,在最具生活成本竞争力的较量中,在稳定公平的营商环境建设中,在确保平台、成就梦想的机会中,在全龄友好、和谐包容的温暖中,处处彰显着为人民服务的真心、诚心、耐心和细心。

代表人民,满足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的根本遵循。城市发展建设中,成都要站稳人民立场,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改革发展中,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解决发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与时俱进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成都发展

李好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成都谱写民族复兴引领城市崛起的时代新篇提供了根本遵循。新的征程上,成都必须坚定贯彻落实总书记有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履行巩固战略大后方的使命担当。

牢固树立大格局观大历史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成都要充分发挥好南向、西向开放门户的枢纽优势,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通道、川渝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与“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战略互动,将战略后方腹地优势转化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而形成经略周边的综合优势,不断提升我国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切实担负起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使命和责任。

牢固树立大科技观大时代观。成渝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和战略纵深所在,以1.9%的国土面积承载了6.9%的常住人口,创造了6.3%的经济总量,承载空间潜力巨大,对保障构建产业、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有重要作用。当前发达国家仍主导全球创新格局,但创新策源地多极化的趋势明显,为新兴市场国家在部分关键领域率先突破提供了契机。尤其在中美战略竞争常态化的背景下,成都要坚持以创新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以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建设引领新科技创新,加大科技资源集聚转化赋能,激发创新策源,激活创新主体,加速抢占新科技革命制高点,打造国家经济安全新支点。

牢固树立大生态观大发展观。成渝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都地处成都平原的核心地带,有岷江、沱江等12条干流,保护长江母亲河、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成都要积极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吸收生态功能区人口,为形成优势区域重点发展、生态功能区重点保护的新格局,保护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作者: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高质量建设发展公园城市示范区

张羽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围绕“国之大者”这一重大时代主题,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生态文明发展,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成都在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过程中,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断,坚定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生态优先,找出具有成都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立足“中国美丽”理念,擘画“成都美丽”。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国之大者”是立足人类历史的纵深与国之上下的全域空间,以通览全局的高度和广度,站高谋远地思虑生态之重,自然之要,深刻揭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首提公园城市以来,成都着力构筑“大生态”格局,整合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原有绿道规划,在全市区县全面规划建设总长16920公里的天府绿道,努力实现市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生态目标,形成与“青山绿道蓝网”相呼应的公园城市空间形态。

道法自然,人城和谐。解决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关键、提升成都宜居宜业品质的重要途径,就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当前,成都着力实现人城和谐,从社区空间营造角度,按照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的理念构建绿色社区,优化公园布局,在新区以及公园社区内形成城绿交融的嵌套式组群化布局;从产业生产角度,鼓励全市各行各业积极参与“碳中和”工程,力争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碳中和产业综合发展“引领区”;从宜居生活角度,全市正打造数十个成都生态惠民新场景,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产品供给。

赓续文脉,凸显特色。当前,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着力实现满足新时代人居环境需求的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以文化人的人文价值,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中实现城市有机更新,规划建设天府锦城、锦江公园项目,精心整合和体系化呈现“八街九坊十景”“锦江夜游”等对标国际、再现蜀风雅韵的城市意象,以大美公园城市建设为载体实现天府文化多重价值升华。从长计议、事事生态优先、处处敬畏自然,就是心系“国之大者”。成都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协调推进“五位一体”发展布局,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高质量建设发展公园城市示范区,打造公园城市国家级“样本”。

(作者: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历史与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原标题:以“九个必须”重要要求指引城市前行

编辑:张烁